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950-1960年中国城市的规划
1950-1960年中国城市的规划
目前,北京的城市骨架和道路布局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
局部修改
目前,北京的道路结构、铁路枢纽等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布局,都是先后按照两 个方案建设的 。
城外派
梁陈方案
旧城区与新城区分开
城外派
梁陈方案
蝴蝶双中心双翅
现在的紫禁城
淹没在周围高层建筑中
总结:
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史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 过程的一个缩影,在现代难过的而城市规划史上具有要的地位和影响,这一 阶段的北京城市规划,既有有益的探索,也走过一些弯路,特别是在历史文 化保护与新市区的建设发展方面,留下了难以挽回的遗憾。
第十九章
现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期
主要内容
一
1950年—1960年第一 个五年计划
首都改造计划
(一 )
二
1960年—1970年三线建设
(二) 攀枝花的城市划与建设
历史背景
1949年:开国大典 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0年:抗美援朝 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与人民公社化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2年:公审刘青山、张子善
我认为,这一阶段由于当时国情与规划方面知识的欠缺,很大程度上依 赖了苏联专家,采用了苏联的城市规划理念,导致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发 展理念没有得到重视。我们也只能在失败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了。
1960年—1970年代的三线建设-----攀枝花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
谢谢观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
1970年:东方红一号上天
第一个五年计划—首都改造
首都改造的方案
一、城内派
有计划建设工业区,大 力兴建高等院校和科研 机构。适应政治中心需 求,将建设办公楼和使 馆区。成街成片建设住 宅区。建成一批商业、 文体卫设施和旅馆等。 完成了若干市政骨干工 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