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4.ppt
第十二章 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4.ppt
更要满足未来新业务模式的发展需要。
2)先进性原则
智慧物流园区的基本理念是把信息平台打造成物流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信息
化技术的应用上要保证其先进性和领先性,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引导、规范、
创新园区的业务发展模式。
3)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要具备可扩展性,要满足未来新系统、新业务的扩展需求,保证系统建设
在智慧物流园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要充分理解“把信息平台打造成物流园区的核心竞争
力”的发展理念,即信息化不仅仅是目的和手段,而是物流园区未来发 展的核心竞争
力和运营模式,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园区发展。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5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3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战略规划图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4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3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3)建设原则
1)前瞻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在理念上要适度超前,在思想上要站的更高,保证智慧园区信息平
台的技术是领先的、模式是领先的,不仅要考虑当前园区的发展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3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 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协同、调度和共享机制,通过 资源整合,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枢纽,形成一个紧密 联系的整体,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 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与日常管理、对内与对外服务。
能。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6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3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功能架构图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7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4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案例
湘中国际物流智慧园区信息化规划整体架构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投入的有效发挥作用,避免重复投资。
4)集成化原则
由于项目的建设时间紧、要求高,因此在系统的建设方面,尽量采用集成化的建设原
则,即充分利用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当市场上成熟、先进的产品时,尽量使用已有的
产品,而不是所有的系统都从头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也保
证了系统的成熟、稳定、先进。
5)信息化引领业务模式创新原则
国家级20十20/二8/五18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3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3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2)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
从战略层面上,相关规划分步骤实施: 基础建设层:提供最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为园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低碳的环
境。
协作平台服务层:建立园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平台,实现“上传下达”和建立 一体化园区门户,以政府投资为主,厂商投资为辅。 云计算服务平台层:建设智慧园区云计算综合服务平台,引入电信运营商(软件服务 提供商等)各类“云态”的移动信息化应用、ERP、CRM等增值应用,通过此平台,为 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租赁服务、平台租赁服务及园区企业常用信息化应用租赁服务。
(4)整体解决方案及功能架构
整体解决方案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公共服务层,以提供对外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为 主,为外界及园区内用户提供一个周到、安全、贴心的信息化服务,充分有效聚集 各类服务信息,展示园区特色,提供横向服务,有效降低园区和企业的运营成本, 全面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层为协作服务层,以建设园区和区内企业间互动沟通、协作、一体化园区应用 为目标,提供一个集协作办公、信息服务、沟通交流、企业通信等在内的一站式综 合信息服务平台,极大降低园区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沟通和协作成本,提 升沟通和协作效率,真正体现园区政府从管家型向保姆型转变,更好地体现服务职
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配套资源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2物流园区规划
(3)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
3)物流园区的选址决策 合理的物流园区选址能够减少货物运输成本,降低园区经营成本,对所在地区的经 济与环境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审慎论证,寻找出最优的备选方案。
4)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型物流管理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 达国家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兴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热潮,随着传 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发展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促进物流 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园区。因而,探讨物 流园区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8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4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案例
湘中国际智慧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化平台的系统总架构从公用服务平台、物 流作业平台、管理中心和基础四个方面具体描述了平台体系结构各个层面 及其与相关系统的关系。 公用服务平台:使平台体系体现联接两端,一端是为企业提供联络相关系统 平台的服务;而另外一端是为平台用户提供与各相关单位业务系统的连接. 同时考虑为国家级、区域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其他园区信息平台提供预 留接口,体现平台的行业服务、政府监管等功能。 物流作业平台:在下层以物流设施、政策、法规等为基础,通过平台网络服 务,为上层的物流行业参与者服务,上端的服务对象包括物流园区的物流企 业、配送企业、工商企业等。 管理中心:是平台核心数据交换及网络设施所支撑的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包 括面向物流作业和中介组织,及面向政府执法监管部门两大类。 基础:物流公共信息流转传递的环境基础,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业务 流程、技术标准,硬环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等。
第十二章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2物流园区规划
(3)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
2)物流园区未来货流量的预测
货流量需求预测是物流园区布局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进行物流系统规划和 设计的前提,是物流系统编制计划的基础,是新建或改建物流系统可行性研究的基 本数据,是进行物流决策的依据。
由于目前物流量预测不能建立在系统的社会物流量基础统计资料上,因此,只 能通 过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物流量需求预测可分3个步骤进行:首先, 预测区域货物运输量,其由国内生产总值与单位产值货运量两个主要相关影响因素 确定;其次,对现状地区产品结构和货物品类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未来货物品种变 化趋势,确定未来物流作业系数(指适合物流的运量在社会总货运量中所占的比 例);最后,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确定物流与测量物流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