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优质课件
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优质课件
趋向平衡
第二阶段
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
第三阶段
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第一个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趋向平衡。
自古以来北方经济的发展都远远超 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重心相一致,都在 北方。从三国时期开始,由于北方战乱不 休,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江南经济得到 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 心南移打下基础.但北方经济的发展仍然 超过南方.
.
什么叫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
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 财政支持的地区。
.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 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 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 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 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 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南
北
北
南
北
南
第一阶段
魏晋南北朝
.
第二阶段
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但到 “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 “安史之乱” 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 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 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 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 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棉 花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
广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 出现了纺车、弹弓等工具;棉布逐 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①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②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③商业的繁荣
.
①、农业的突飞猛进
原因:
农具的改进 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 稻麦轮作的推广 人口增长,耕地的大量开垦
水稻:水稻跃居全国粮食之首 表
茶叶 棉花:种植普遍 现
桑蚕业: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
①、农具的发明和改进
翻车
秧马 牛转翻车
.
② 、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业: 丝织业 官办作坊,“机户” 棉织业 出现较先进的工具
贸易由传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 ③民族贸易频繁;(榷场)
.
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桑蚕、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商业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
第三阶段
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 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宋 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 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 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制瓷业: 景德镇 造船业: 技术世界领先
.
朱克柔的《茶 花图》,缂丝, 这种织品工艺精 致,色彩丰富, 立体感强,织一 件妇女的衣料, 往往需要一年的 时间,有“一寸 缂丝一寸金”的 说法。南宋的缂 丝艺人常常用细 致入微的织法, 临摹名人书画, 使得缂丝作品达 到“胜于原作” 的意境。名家朱 克柔的作品成为 达官贵人争购的 对象,连皇帝也 图1 :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北宋时是,热丝心织的业收的藏产者。 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当时江浙一带“茧薄山立, 缫锦车的之产声量,几达乎甍 占相到闻当”时全(李国觏织. 《锦直产耕量李的先2生0%文。集)·富国策》)。蜀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景德镇瓷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 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 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 了航海史的新时期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
1汉、时宋期,代发海展外于贸三易国发隋朝达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 原 衰落因海于:上明丝清绸时之期路,开是辟已后知,的在最隋为唐古以老前的,海它上只航是线。 陆上丝绸西之夏路兴的一起种,补陆充上形丝式绸。之但到路隋受唐阻时期, 由于西域商战业火的不断繁,荣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 代着于要之我替通而国代道兴 造 了 。经宋造的 船 陆济政船便 、 上重府、是航丝海海绸心 的 航上技之的 重 海丝术路南 视 技绸的,移 和 术之发成鼓 的路展为励 发。,我展国到海对上唐外丝宋交绸代往之,的路伴主终随
.
阿拉伯半岛 东
非
印度
高丽、日本 临安
明州 广州 泉州
.
苏门答腊岛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泉州 明州 广州
日本、高丽
东南亚、马六甲海峡、
印度、波斯,阿拉伯及 至非洲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影响:
使宋政府获得了巨额收入 给通商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
2007年12月21日中国成功打捞充满神秘 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这艘装 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 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原因
.
想一想
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 安定 2.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 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 大量的劳动力 3.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 视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 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 5.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2、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海Ⅰ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 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 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 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 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价值 远远高于经济价值。
.
南海一号
.
小结:两宋经济发展特点: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②商业高度繁荣,海外贸易尤其发达,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