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没有印刷术,人类文明得不到传播与发展,许多人 没有书读,要读书就得抄书,不可能阅读报纸,不可 能出现知识经济时代。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子
子
午
午
线
线
四、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
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 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 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
以百姓疾苦为忧,长期坚持在山区为穷人治病作为 终生事业。反对借医术追求名利的行为,认为医生治 病,应没有贪求财物的观念,对患者要有同情心,不 论贫富、贵贱、亲疏,都有一视同仁。 他提倡生活 要有规律、强调运动锻炼养生、饮食和卫生保健以及 注重育儿的主张,在今天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C.多索斜拉
D.多孔曲拱
2.(2010·宜宾中考)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右图所示文物的史学价值。
参考答案: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年代 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 就有哪些?
建筑: (1)长安布局严整,体现了世界上高超的建筑艺术水 平; (2)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 (1)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是世界上最早的。 (2)《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雕版印 刷品; 天文历法: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子午线长度,首次发现 恒星移动现象; 医学方面: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
再见
水口镇中学 谭华林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一、赵州桥 二、雕版印刷术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四、药王孙思邈
一、赵州桥 1.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2.赵州桥的特点 3.赵州桥地位: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李春
李春纪念币
特点一
为什么赵州桥要 在大拱两肩要在大 拱两肩各配上两个小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
赵州桥
隋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
的 科 学 技
雕版印 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术
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药王孙思邈编成《千金方》
1.(2010·佛山中考)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
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 B )
A.单孔石拱
B.平拱
拱?
可以减少造桥用料,又减轻桥
? 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增强桥梁的 稳固性,更重要的是,在洪水到来 时能增加泄洪能力。
特点二
拱高7.23米 桥大身拱全跨长度5307.8327米 米
赵州桥
1.跨大弧平,便于车马行往 2.采用敞肩式结构,便于洪水排泄
特点三
赵州桥栏板上的兽面花纹
赵州桥栏板上的花纹
赵州桥非常雄伟,唐朝的张嘉贞曾称赞它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也写诗赞 道: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请结合赵州桥图,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书影
药王山魁星楼
陕西耀县药王庙
一针救两命
几个人抬着一口白木棺材,后面跟着一位老妇人,仰面捶胸, 嚎啕大哭。正行走间,碰见一老者,童颜鹤发,身背葫芦,急步 上前问道:“老妇人哭送何人?”老妇人只管嚎天呼地,对老者 看也不看,理也不理。老者看那棺材,发现有血滴,忙安慰老妇 人道:“老妇人不要难过,棺内人尚有救。” 老者来到棺前, 让人打开棺盖一看,说:“好险啊,我若迟来一步,这母子二人 可就真完了。”随即拿出根银针,找准穴位,扎进妇人体内,两 指捻提转动。众人围着棺木,瞪大眼睛,摒住呼吸,盯着棺内妇 人。稍停,棺内便传出婴儿啼哭,产妇呻吟一声,众人才松了一 口气。老妇人连连叩头谢恩人。孙真人一针救两命,刹时消息不 胫而走,轰动京兆,传遍唐土。从此,人们对孙思邈以药王相称。
赵州桥—春 赵州桥—夏
赵州桥—秋 赵州桥—冬
二、雕版印刷术
1.印章与拓碑
2.隋唐雕版印刷的方法 3.晚唐印制的《金刚经》 4.发明雕版印刷的意义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南朝《瘗(yì)鹤铭》拓片
拓碑用的工具
印刷工具
雕版印刷的工作流程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印刷术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 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