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_BICC协议介绍(华为)
第2章_BICC协议介绍(华为)
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 第四节 隧道方式 第五节 CODEC协商 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
R4呼叫流程举例
假定MGW-O的上下文是(C1,T1,T2),MGW-T的上下文是(C2,T3,T4),以
一个UE呼UE的流程描述Iu-CS、Nc、Nb、Mc这几个接口是如何配合的;
移动呼叫移动-delayed forward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or other signalling system)
Incoming procedures
Call Service Function (CSF)
Outgoing procedures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or other signalling system)
ITU Q1902.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IC CALL PROCEDURES
ITU Q.1990 BICC Bearer Control Tunnelling Protocol ITU Q1970 BICC IP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ITU Q1950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关口业务节点(GSN=Gateway Serving Node) 功能实体,位于两个网络主域之间,其包含CSF-G和BIWF
BICC简介
CALL MEDIATION NODE (CMN)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Incoming procedures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二章 消息结构
第三章 基本过程
第四章 数据配置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简介
BICC协议是在骨干网中使用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包括
第三章 基本过程
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
第二节 前向承载建立
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 第四节 隧道方式 第五节 CODEC协商 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
BICC承载建立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向承载建立方式(Forward Bearer Setup) 非隧道方式(No Tunnel case) 快速隧道方式(Fast Tunnel) 延迟隧道方式(Delayed Forward Tunnel)
BICC协议介绍
前言
过去几年,语音业务的飞速增长特别是拨号接入WWW的大规 模应用,使得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对 PSTN/ISDN加大投入,另 一方面,又不希望投入太多到旧的网络中,因为很显然,分
组网络将变成电信的主要收入。
有人提议分离PSTN/ISDN的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对已经存 在SS7的成分ISUP协议进行修改,作为呼叫控制协议。这个 修改的协议,就是BICC协议。
CIC - 呼叫实例码,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属于同一呼叫的消息 Message type code - 消息类型,如: IAM/APM/ACM/ANM 等消息 Mandatory fixed part - 强制固定长度参数部分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强制可变长度参数部分 Optional part - 可选参数部分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二章 消息结构
第三章 基本过程
第四章 数据配置
第二章 消息结构
第一节 BICC消息结构
第二节 BICC主要消息
BICC消息结构
CIC Message type code Mandatory fixed part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Optional part
后向承载建立方式(Backward Bearer Setup) 非隧道方式(No Tunnel Case) 延迟隧道方式(Delayed Backward Tunnel)
前向承载与后向承载建立
前向承载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Setup)是由发起呼叫的同一SN发
起的,在发起承载Setup前,必须获得后继局在后向APM消息中携带的承
Call Service Function (CSF)
Outgoing procedures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IWF BCF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earer
CMN和SN的区别是CMN不控制网关,SN要控制网关
BICC协议由ITU-T Q.1902系列,Q.2150,Q.765等规范描述
BICC简介
业务节点(SN) 呼叫控制信令 (BICC协议) 呼叫业务功能(CSF) 呼叫控制信令 (BICC协议)
BICC规范的 主要范围
承载控制信令 承载控制功能(BCF) 承载控制信令
承载
BICC简介
SERVING NODE (SN)
Pointer to parameter P Pointer to start of optional part 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M Parameter M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P Parameter P Parameter name = X 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X Parameter X Optional part Parameter name = Z 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Z Parameter Z End of optional parameters
在固定网NGN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分层体系结构中的呼叫 控制层,提供了不同SoftSwitch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
第二章 消息结构
第一节 BICC消息结构
第二节 BICC主要消息
BICC主要消息
按照Q.1902.3中定义,BICC协议大约有 40多消息。其中呼叫 过程中最常看到的消息有:
IAM:初始化地址消息 APM:应用传输消息 ACM:地址全参数 ANM:应答参数 REL:释放消息 RLC:释放完成消息
BICC协议应用在Nc接口,也即是 (G)MSCServer之间交互的信令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在NGN中的位置
思考题
为什么 BICC 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务综 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
BICC协议使分组网络可以提供PSTN/ISDN业务。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
掌握BICC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
掌握 BICC 的各种承载建立方式与相关 呼叫流程
了解SoftX3000中BICC的数据配置
参考资料
随机手册--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 ITU Q1902.3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S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7 -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解答
BICC 协议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 协议。它既可以承载在传统的 TDM 网络上, 也可以承载在包括 ATM 网络和 IP 网络在内的 各种数据网络上。它能够在 ATM/IP宽带网络 上承载传统窄带ISDN信令。
本章小结
BICC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 BICC实现了核心网承载与控制的分离 BICC是应用于3G R4中MSCServer间或NGN控制层的软交换 设备间的中继侧协议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在无线3G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3GPP R4电路域核心网的Nc 接口,提供了对(G)MSCServer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参见规 范ITU-T TS 23.205。
BICC简介
BICC协议是在窄带 ISUP协议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以认为是将窄带
ISUP协议去掉具体的电路控制部分改编而成,但它不能与 ISUP对等
兼容。
理论上,BICC协议可部署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传输协议栈之上,提供与
具体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目前比较成熟的可承载BICC协议的传 输协议是:MTP3/M3UA/MTP3B和SCTP等。
载地址及承载标识的信息;
后向承载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Setup)是由后继局的SN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