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泰科技及非晶带材分析

安泰科技及非晶带材分析

安泰科技:非晶带材大规模生产指日可待[2008-3-19 15:28:00 来源:顶点财经]通过对公司最近几年非晶带材进度的跟踪,我们认为公司非晶带材生产取得了质的突破,大规模生产指日可待。

投资要点:公司业务主要在合金新材料领域,经过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科研试验环境到产业化的升级,从上市初的11项业务逐渐形成目前的8项主要业务,未来几年公司将重点突出三项业务,非晶带材、超硬材料制品、难溶材料。

公司大股东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新材料研究院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依托大股东合金材料领域的雄厚实力,公司科研及技术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进程到了关键的收获阶段,大股东增持及股权激励显示了公司对未来的成长充满信心。

在节能的政策纳入政府企业考核指标的大环境下,非晶带材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产品需求旺盛,特别是配电变压器领域取代硅钢材料只是时间问题,公司已经完成10吨到1000吨产业化过程,万吨线及更大规模的生产指日可待,自主设备、熟练工艺及纳米晶技术保证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材率、产品质量。

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应用广泛,与德国太阳能研究所下属企业Odersun的参股合作,在材料及工艺方面填补国家空白,目前Odersun已进入装机容量20M瓦的生产阶段,预计2009年公司将通过引进合作国内建设生产。

非晶带材预测2008、2009、2010年产量为2000吨、2万吨、4万吨,毛利率参照武钢取向硅钢的毛利率,非晶铁芯比较日港置信,其他业务保持常规增长,未来三年业绩分别为0.40元,1.05元,1.63元结合日立金属的估值,我们给予09年每股收益35倍PE,合理价值37.5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公司非晶带材项目建设进度、投产时间、调试周期是个关键,有待进一步跟踪。

1、合金新材料领域领军人物公司大股东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新材料研究院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由原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原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共同组建,2006年资产总额66亿元。

是国家首批103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之一,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

拥有5000余项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级奖励29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35项,授权专利783项。

拥有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中心,拥有安泰科技、金自天正两家上市公司和新冶集团、高纳公司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

公司业务主要在新材料领域,包括金刚石产品制品、硬质合金制品、难熔合金制品及其他粉末冶金制品为主的超硬及难熔材料、以非晶微晶合金、烧结稀土永磁、粘结稀土永磁、软磁合金及其制品为主的金属功能材料、以治疗器件为主的生物医学材料等五大类产品,业务前身是中国钢铁研究院下属各个科室的技术产业化工作,从上市初的11项业务逐渐形成目前的8项主要业务,未来几年公司将重点突出三项业务,非晶带材、难溶材料、超硬材料制品。

产品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信息通讯、电力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

与德国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引进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入了太阳能电池领域。

公司拥有雄厚技术实力,正式员工198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及博士后36人,硕士225人,本科467人,本科以上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6.6%。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主要业务是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200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三个项目将在2008年正式投产,年产4万吨非晶带材及制品项目,高品级聚晶金刚石材料及高档专业金刚石工具产业化项目,高性能难熔材料及制品产业化项目。

从公司调研及市场进展情况,我们重点看好非晶带材及制品项目和与德国合作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业务,认为能给公司带来超预期的发展。

2、非晶带材产业化脚步近了非晶合金材料是7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采用国际先进的超急冷技术将液态金属以1X106℃/S冷却速度直接冷却形成厚度0.02-0.04mm的固体薄带,得到原子排列组合上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特点的非晶合金组织,喷出形成带材,根据带材的宽度可分为窄带非晶带材(100mm以下),宽带非晶带材(140mm以上)。

性能方面具有最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导磁率、低矫顽力、低损耗、低激磁电流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

带材均匀、稳定性高、柔韧性好,不易断,具有较高的填充系数。

主要应用是替代变压器铁芯材料(硅钢、铁氧体),属于新一代变压器铁芯。

变压器按频率可分为频率工频(50Hz或60Hz),中频(60Hz至20kHz),高频(20kHz 以上),对应的应用主要有开关电源变压器(大中小功率的主变压器、控制变压器、滤波电感、储能电感、电抗器、磁放大器和饱和电抗器铁芯、电感铁芯、ISDN微型隔离变压器铁芯、互感器铁芯)、航空变压器、铁路控制系统变压器、机械零件淬火设备变压器、激光电源变压器。

窄带非晶带材(有国标101标准,日本的2605TCA(S2),带宽50MM,价格在6万/吨)主要应用在中频和高频电源变压器等产品上,这部分市场空间有限,保持常规增长。

宽带非晶带材主要应用在输变电变压器领域,特别是配电变压器的应用。

我们先了解变压器负载参数满载是指用电设备的总功率与变压器额定容量相等轻载是指用电设备的总功率远小于变压器额定容量空载是指变压器不带负荷时的状态。

当轻载、空载时变压器通过电流越少,变压器损耗越低,空载损耗约占额定容量的(0.2-1)%,通常来说,白天用电多,晚上用电少,国家采用了错峰用电来减少电力的途中损耗,但变压器日轻载、空载时间仍然高于40%,对于变压器总使用成本(TOC)来说,按变压器使用寿命20年来计算,5年后非晶变压器的运行成本将低于传统变压器,对于输变电企业来说,变压器的损耗是收不到钱的(只能根据用户实际用电量来收费),因此对于节能的非晶变压器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从上面的TOC计算结果可知,运行5年后,非晶变压器的TOC值已略低于S9常规变压器(相差1,569元)。

也就是说,按1.3倍的价格比,若采用非晶变压器,5年内可回收首次投资增加额,从第6年起,可享受非晶变压器的超低损耗带来的巨大收益。

2.1非晶带材配电变压器应用分析与S9硅钢系列变压器相比,用铁基非晶带材制造的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下降70~80%,空载电流下降50%,所以被称为高节能型的配电变压器。

它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高效节能功能材料。

非晶配电变压器是我国“九五”以后重点推广的新型节能产品,对电力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重大意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晶变压器的市场售价一般为常规变压器的1.3倍,非晶合金片的生产一道工序成材,而硅钢片的生产工序多达二十余道,生产成本有低于硅钢片的可能,对于非晶铁芯而言,随着美国联信公司(已被日立金属收购)生产专利保护期结束,将有更多地变压器厂商进入,使非晶变压器的价格降至常规变压器的1.2倍,1.1倍都是可能的。

公司隶属于中钢集团,在非铁金属原材料供应方面有很好的保障,2006年公司分别与沈阳变压器研究所、东港宏伟硼合金有限公司、辽阳国际硼合金有限公司、铁岭博迈特硼合金有限公司、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扬动电气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西安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阳供电公司等9家单位分别就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方面签署了《非晶配电变压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对下游非晶铁芯的培养及合作将非晶铁芯变压器的大发展。

2.2非晶带材市场分析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要求,为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期削减20%的约束性指标,国家各级部门不断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和支持力度,如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有关部门把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市、县以及重点耗能企业,将能耗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也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时,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部分节能效果、性能等达到要求的产品,实行强制采购。

变压器是电网配电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运行在主干电网的输电变压器和运行在终端的配电变压器两部分。

目前,变压器产品按电压分为高端变压器、220-500千伏变压器、110-200千伏变压器以及小于110千伏的变压器。

发电设备与输变电设备的构成比例大约为1∶12(前两年约1∶8-1:9)。

据此比例估算,国内变压器市场容量超过700亿元。

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变压器厂上千家。

其中能生产500kV变压器的厂家的沈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保定天威变压器有限公司已与公司有合作。

同时我国具有220kV变压器生产能力的厂家现在共有19家,具有110kV 变压器生产能力的厂家有100多家,生产干式变压器的企业有80多家。

我国每年约2.4亿KVA配电变压器产量,作为非晶带材龙头企业日立金属将年产能由22000吨提高到52000吨,将能生产出1294万KVA非晶合金变压器,也就相当于我国变压器产量的5%,全球产量也就3058万KVA,如果我国配电变压器有30%采用非晶带材材料,预计需求非晶合金带材30万吨,现在的全部产能远不能满足需要,非晶合金带材基本不会产生价格竞争,将保持高位运行。

2.3非晶带材生产可能性分析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历史沿革公司研究非晶带材超过20年,技术方面专利在全球范围也是二分之一,工艺方面用了大量时间,从实验室到100吨产能用了十多年,从100吨到1000吨用了4-5年,2005年9月公司花了3300万与日立金属签署了纳米晶专利十年授权协议,在材料质量方面有很大突破,纳米晶材料同时具备了硅钢、薄膜合金、铁氧体的优点,解决了非晶铁芯的噪声问题、脆性问题。

材料一致性跟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的容量有关。

一台500公斤产量的设备和50公斤产量设备比较,同样生产500公斤带材,大容量的产品在成分、磁性能的一致性要好于小容量的。

所以生产规模大、生产设备容量大对一致性有利,所以建设中万吨级的生产线要好于公司已具备的千吨级线。

大股东增持及股权激励大股东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于自2007年11月,增持公司的流通股,于2008年03月发布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显示了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募投项目进展年产4万吨非晶带材及制品项目,已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施工图方案设计和审定、厂房基础设计;主体工艺设备采购合同的签定,预计首期万吨级今年6月可以试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