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PCA主要分为7型: 1、淀粉样变苔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2、斑状淀粉样变, 3、结节或肿胀(肿瘤)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4、结节萎缩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5、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6、肛门、尾骶部皮肤淀粉样变病, 7、摩擦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二)、中医特色治疗
1、梅花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梅花针叩刺,叩
到局部微微出血,随后围绕皮损用一次性针 灸针围刺皮损,配合穴位:曲池、合谷、血 海、足三里、丰隆、阴陵泉、阳陵泉、三阴 交等穴位,平补平泻。
一周一次,通常一二次后瘙痒感明显减轻,
皮损从外往里逐渐消退,根据病程长短,恢 复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两到三个月疗效显著。
淀粉样变苔藓
淀粉样变苔藓又称苔藓样淀粉样变病,
多见于中年人,两性均受累,皮损多 对称分布在两小腿胫前,其次在上臂 外侧、腰、背和大腿。典型损害为 2mm左右坚实丘疹,半球形,表明粗 糙、褐色。皮疹密集成片,但不融合、 可呈念珠状排列。自觉剧烈瘙痒。慢 性可以适用:
缺点:有疼痛感。梅花针叩刺当日局部不能
碰生水,不能洗澡。
2、火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烧红的火针,迅
速刺入皮损,尤其是比较隆起坚实的皮损, 快进快出,火针刺入皮下约2-3mm,随后 用艾尔碘再次消毒火针后留下的针眼。接着 围绕皮损周围用一次性针灸针围刺皮损,配 合穴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 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平补平泻。
一、定义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 一种淀粉样蛋白沉积于以往正常的 皮肤中而其他器官均无受累的局限 性疾病。
二、发病原因
迄今,PCA的病因仍然未得到充分的诠
释。大多数文献称与长期的摩擦有关, 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过敏性体质、日 光以及女性性别等易感因素仍不能被 忽视。
梅花针和火针针灸治疗疗效差不多,
不过比较肥厚的苔藓样变淀粉样变病 的患者,可以同时运用这两种治疗: 先梅花针放血、再针灸围刺行针28分 钟,取针后,随后以火针针刺结束。
3、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以健脾除痰、软坚散结、活
血化瘀为主。 代表中药方: 全虫方、大黄蛰虫丸等。
四、调护
(一)、西医
1、皮质类固醇:对斑状皮疹或淀粉样苔藓
以皮质类固醇霜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卤米松乳膏等)外涂后封包或者局部皮损内 注射皮质类固醇针剂封闭,能迅速缓解症状, 但易复发。
2、磨皮术:疗效持续时间相当长。副作用
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脱色,部分可有不适感或 疼痛。 3、手术、冷冻均可治疗结节型皮肤淀粉样 变病,但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 4、其它:合成维A酸、水杨酸软膏等。
饮食上忌食鱼虾海鲜羊肉等辛辣刺激发物,
忌酒。 局部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 尽早治疗。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