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本组成员:滕云江、吴乾铿、王浩宇、任晓辉一、物流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配置与选择物流设备应遵循设备应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作业上安全适用、无污染的原则。
1、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企业的配置需求,确定物流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流程如下:(1)了解企业设备规划的要求;(2)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比较,包括经济资料、技术资料和自然条件资料等;(3)拟定物流机械设备配置的初步方案;(4)物流机械设备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与方案的确定。
物流机械设备配置方案确定后,接下来全面衡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选择合适的机型,选型的步骤如下:(1)预选在广泛收集物流机械设备市场货源情报的基础上进行。
货源情报的来源主要包括:产品样本、产品购销指南、产品目录、广告、展销会以及销售人员收集到的情报等,并进行分类汇编,筛选出可供选择的机型和厂家。
(2)细选对预选出来的机型和厂家进行调查、联系和询问,详细了解物流机械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参数、质量指标、作业能力和效率;生产厂商的服务质量和信誉,使用单位对其售后服务等情况。
将调查结果填写在“设备货源调查表”上,并经分析比较,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三个厂家作为联系目标。
(3)选定对选出的厂家进行联系,必要时派专人做专题调查和深入了解,针对有关问题:如机械性能情况、价格及优惠条件、交货期及售后服务条件、附件、图纸资料、配件的供应等,同厂家进行协商谈判,并做出详细记录。
然后由企业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选出最优的机型和厂家作为第一方案,同时准备第二、第三方案以应付订货情况变化的需要,经主管领导及部门批准后定案。
二、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一)基本要求保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进行合理的生产组织,充分发挥物流设备的效能,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所负担的作业任务,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物流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物流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包括技术合理和经济合理两个方面。
技术合理是按照有关文件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操作机械设备;经济合理是在设备性能允许范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高效、低耗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正确使用的衡量指标(1)高效率,在物流作业流水线或综合机械化组合中,保证设备的作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2)经济性,要求物流设备在完成一定工作量的作业时所需的运行成本最低,包括日常消耗品费用、养护费、人工操作费等,同时不同的机械设备以及不同的作业性质,应有相应的使用经济指标;(3)故障率,制定合理的设备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保持设备技术状态完好和延长使用寿命。
2、保证设备正确使用的措施(1)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设备(2)实行使用设备的各级技术经济责任制(3)严格使用程序管理(4)实行设备养护的奖励制度3、物流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1)健全组织保障体系(2)合理安排设备的工作量负荷(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做到正确使用设备、(4)完善设备使用的技术保障工作三、运输车辆的使用管理车辆管理总体要求是:为运输和配送活动提供性能优良、高效低耗的运输车辆,不断保持和提高运输车辆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车辆管理包括两大方面: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分别是对车辆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和对车辆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
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对车辆档案管理,建立科学的使用维护制度,合理组织车辆装载和拖挂,注意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正确使用。
主要包括:(一)车辆的正确使用1、车辆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在该种条件系,企业应按照车辆生产厂家规定的额定载重量或监理部门核定的装载量载重,按“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安全可靠”的原则拖带挂车2、在走合期的使用,车辆应按额定载重量减裁20%—25%,严禁拖挂;车速控制在40—50 km/h以下。
同时做好日常维护,行驶约500 km后进行一次养护,更换润滑油,走合期满,参照二级维护作业项目进行走和维护3、车辆在低温条件下使用,进入低温季节,应及时进行换季维护,配置保温、防冻、防滑等措施。
4、车辆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进入高温季节,应进行一次季节性检查与调整,换用夏季润滑油与制动液,检查轮胎的温度与气压,选用适宜的轮胎等。
5、车辆在无路或坏路条件下使用时,需适当调整制动系和点火系,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适宜花纹、气压及结构参数的轮胎,必要时安装防滑链;此时车辆应减少载重,缩短维护周期。
(二)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车辆技术档案记录是了解车辆性能和技术状况,全面分析掌握车辆性能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是车辆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车辆基本情况和技术性能记录:主要记载车辆名称、厂牌、型号、出厂日期、接受日期等基本情况,车辆技术性能参数,车辆装备,总成改装和变动情况等。
2、车辆运行记录:记载车辆运行过程中燃料消耗,轮胎使用,技术故障,行使里程,完成的运输周转等。
3、车辆检测维修记录:主要记载历次车辆检测的内容,结果、原因及解决对策,车辆每次维修的时间间隔里程,维修级别,占用行车日数及维修竣工后技术状况等。
4、车辆肇事记录:主要记载每次,车辆肇事的经过,原因,损坏情况,及处理结果等内容,以便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车辆技术鉴定与技术等级为了及时掌握技术状况,掌握车辆运行与维修的主动权,必须定期车辆进行技术鉴定,并核定技术状况的等级。
(1)、车辆技术的鉴定企业应成立以技术部门为主的鉴定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车辆鉴定,分析一年中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做出年度鉴定报告,鉴定结果应该记入车辆技术档案,作为编制下年度车辆维修计划的依据。
(2)、车辆技术的等级根据车辆的基本件,主要零配件的技术状及车辆的使用性能等综合考虑,可将车辆状况划分四个等级。
①、一级完好车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配件坚固可靠,发动机稳定,然润消耗等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定额要求,行驶里程处于定额大修里程的三分之二以内,车辆装备完好,能随时投入运行。
②、二级基本完好的车车辆主要技术性能,状况和行驶里程低于完好的要求,能在所以保留条件的前提下随时投入使用;③、三级需要1一是技术状况与性能较差即将送去大修,但仍在行驶的车辆,二是,正在大修的车辆,三是技术状况和性能变坏,预计近期更新但仍在进行驶的车辆;④、四级停驶车车辆严重的损坏或缺件以不能行驶,短期内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但尚未报废的车辆。
(四)车辆技术经济定额评价指标及时掌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技术组织措施,有利于降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指标包括:1、行车燃料消耗定额;2、轮胎行使里程定额;3、车辆维护与小修费用定额;4、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5、发动机大维修间隔里程定额6、车辆大修费用定额7、完好车率 8、小修频率(五)车辆的检测、维护与修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震动和荷载的作用,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机件磨损,外力损坏和机械故障,从而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甚至导致车辆运行中断,因此,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况修理,是保证车辆运行技术状态良好的重要手段。
1、车辆的检测诊断,对车辆进行准确、迅速的检测,能够及时查明故障并组织修理措施;《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车辆维护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2、车辆维护,为了减少零部件磨损和防止车辆早期损伤,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延长使用受寿命,而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维持车辆原有的运行能力;3、车辆修理,为了消除故障,恢复车辆的技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便能继续安全、可靠、低耗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四、动臂式起重机(轮胎式)它是装在专用轮胎盘上的全旋动动臂式起重机,一般采用内燃加驱动,但也有少量简易性轮胎起重机,采用外接电源驱动。
该起重机机动灵活,稳定性好,使用比较方便,生产效率高,所以广泛使用。
动臂起重机性能及主要参数:①工作幅度;②、起重力矩;③、支腿跨距;④、工作速度;⑤、通过性参数;⑥、外形尺寸;⑦轴荷;⑧、自重;⑨、特性曲线。
五、叉车的合理使用(1)、车车司机的培训:1、叉车司机上岗前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2、熟悉有关规章制度荷安全操作规程,并且严格遵守;3、懂得日常保养荷维护工作,并认真份负责,贯彻执行;4、驾驶叉车时必须聚精会神,专心一致;(2)叉车的维修保管1、日常保管:日常保养应由司机每日进行;2、定期保养:一级保养每月进行一次,二级保养时每半年进行一次;3、大修保养:大修保养每两至三年进行一次的;(3)蓄电池的合理使用1、蓄电池应随购随用;2、新蓄电池在使用前要进行“初次冲电”。
3、必须按照额定容量放电,不得超负荷放电;4、不要过放电,放电后的蓄电池应在短时间内及时充电切忌长期搁置不管;5、已经充电但暂时不使用的蓄电池,在存放期内应每月按正常充电方法增加充电一次;6、电解液的相对宽度,温度和容量对蓄电池的冲放电有密切关系,要京常检查控制。
六、物流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一)维护保养的内容良好的设备维护保养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及修理次数,延长使用寿命。
主要工作内容是:清洁:指各种物流机械设备要清洁,做到无灰、无尘、整齐,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安全: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各种装置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保证安全,不出事故。
润滑:对设备各运动摩擦部位要定时、定点、定量加注润滑油,保证运动部位得到正常的润滑,减少摩擦磨损,保证运转正常。
防腐:是要防止设备腐蚀生锈,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检查:其目的是判断和确定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据此做出继续使用、采取预防措施或停机修理的结论。
(二)维护保养可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日常保养:是物流设备全部维护工作的基础,其特点是经常化、制度化,一般包括班前、班后和运行中维护保养,保养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操作工人,保养的内容大部分在设备的外部。
定期保养:是状态维修的基础,具有强制性和具有全面性,其基本内容是:1、对机械进行清洁和擦洗;2、检查、调整、紧固各操纵、传动及连接机构的零部件;3、对各润滑点进行检查、注油或清洗换油;4、调整和检查安全保护装置,保证其灵敏可靠;5、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6、使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和工具,按规范对主要测试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七、物流设备的修理管理设备的修理不同于设备的养护保养,修理的主要目的是修复和更换已经磨损或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恢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保证发挥其正常修理。
1、物流机械设备修理方式(1)、事后修理物流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进行修复,称为事后修复。
(2)、完善修理适用于机械设备某些结构的原设计制造不合理的情况,且的在于提高和改善局部结构或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3)、预防修理预防修理可分为两类:一是定期修理,二是定检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