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它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
使用iPad作流程图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它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
根据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参与感不强,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设计
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和结构图;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五、课程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资源、网站和相关学习支架
解程序框图.②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和结构图.③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六、教师执教或课堂开展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设计(至少写2-3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此时,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学生大胆参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理解掌握后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学校
布吉中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者
本课程所使用的核心信息技术描述(如iPad教学,Moodle平台等)
使用iPad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所属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环境
一、教材内容分析、选题பைடு நூலகம்因,尤其要讲清楚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原因。
《程序框图》教学设计
说明:请根据所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核心信息技术,选择相应的学科知识单元,设计初步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应用到课程中的核心技术一项或多项,并写清楚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和作用。
所学课程名称
(继续教育课程)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及案例评析
设计选题名称
程序框图
所属年级
高二
学科
数学
设计者
姬鑫鑫
3.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使得教法富有多样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八、教学效果(真实的或预期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三种,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所以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算法的基本结构,无论怎样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结构来表达,因此,使用iPad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引导使用iPad参与教学,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画流程图,操作流程图
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习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七、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情况(过程、活动或相关作品描述)
1.教师使用iPad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2.引导使用iPad参与教学,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画流程图,操作流程图,增强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