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导论
说 明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文学史的简介,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通过作品选读教学,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英文原著,并能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写出读书报告。

通过课外学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为更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1、《英美文学导论》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对英美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史为纲、文史结合;讲授宜简不宜繁,深入浅出,切忌支离破碎、博而寡要。

3、讲解作品时,除解决文字疑难问题外,还应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修辞手段等作简要介绍、分析与评论。

四、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第一、二册)(吴伟仁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8月)。

参考《新编英美文学概论》(庞好农、陈许等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吴翔林编注,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1985年6月)、《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史为纲、文史结合;所选作品力求题材广泛、难易适度、形式多样。

五、作业布置及考核形式
每个单元学习后,要求学生整理出读书笔记,回答相关问题,并作讨论。

第五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写一篇书评,第六学期为闭卷考试。

大纲内容
第五学期 (总计34课时)
第一章 中世纪英国文学 (2课时)
贝奥武甫
英国民谣
乔叟及《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 (4课时)
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英国文艺复兴、莫尔、马洛
莎士比亚及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威尼斯商人》
第三章 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文学 (4课时)
启蒙运动及相关背景
斯威夫特及《格列佛游记》
笛福及《鲁滨逊漂流记》
第四章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8课时)
托马斯·格雷及《墓园挽歌》
布莱克及《伦敦》、《我听见天使在歌唱》
彭斯及《一朵红红的玫瑰》
华滋华斯及《孤独的割麦女》
简·奥斯汀及《傲慢与偏见》
雪莱及《致英国人民之歌》、《西风颂》
第五章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8课时)
狄更斯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萨克雷及《名利场》
爱米莉·布朗特及《呼啸山庄》
第六章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8课时)
哈代及《德伯家的苔丝》(节选)
高尔斯华绥及《福尔赛世家》(节选)
肖伯纳及《卖花姑娘》
艾略特及《窗边的清晨》
第六学期 (32课时)
第一章 早期美国文学 (2课时)
布莱德斯吉特及《致我亲爱的丈夫》
本杰明·富兰克林及《自传》
第二章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6课时)
欧文及《睡谷传奇》
朗菲罗《生之礼赞》
爱伦·坡及《爱纳贝尔·李》、《致爱伦》
爱默生及《美国的学者》、《论自然》
霍桑及《红字》
第三章 现实主义文学 (8课时)
惠特曼及《我听见美洲在歌唱》
艾米莉·狄金森及《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成功的滋味》
马克·吐温及《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西奥多·德莱塞及《嘉丽妹妹》
第四章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 (8课时)
弗洛斯特及《未选择的路》、《雪夜林边停》
庞德及《地铁站一瞥》
奥尼尔及《鲸油》
福克纳及《献给爱米莉的玫瑰》
海明威及《永别了,武器》
第五章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文学 (8课时)
塞林格及《麦田里的守望者》
谭恩美及 《两张车票》
莫里森及《苏拉》
学时分配建议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英美文学导论》在第五、六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共66课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吴伟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8月
2. 桂扬清、吴翔林编注《英美文学选读》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1985年6月
3.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5. 庞好农、陈许等《新编英美文学概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6. 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7.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8. 李正栓 李翠婷《英国文学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8.李正栓 李翠婷《美国文学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