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3 语言表达得体
1.(2014河南双语中学摸底)安一帆同学在全国新课程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所在的学校召开了表彰大会以示鼓励。
会上主持人与他有一番交流,请你补齐相关空缺的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主持人:(1)
安一帆:谢谢你的祝贺。
主持人:你的成功让大家备受鼓舞。
请你谈谈,你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安一帆:(2)
主持人:其实,你自身的天赋与勤奋也很重要。
同学们也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安一帆:(3)
主持人:安一帆同学说得真好!作文的素材来源于书本,更来源于生活,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谢谢你的介绍,也祝愿你在今后取得更多
佳绩!
安一帆: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
详细分析:这类情境对话题设置了主持人与安一帆的一番对话。
需要补出的空缺部分要从语境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同时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问题。
答案:(1)首先祝贺安一帆同学获得此次全国征文比赛大奖!
(2)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是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3)首先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多读多想;其次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
2.在“世界读书日”里,某中学学生会为了提倡阅读国学经典,举办了国学经典《论语》读书报告会,请你为报告会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为主持人写一段报告会开场白。
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有文采;不必写称呼语、问候语。
报告会主题10个字以内,报告会开场白60字左右。
详细分析:拟主题时应扣住“经典”或“《论语》”这一中心,还应体现报告会的目的。
写开场白时,注意围绕主题“经典”或“《论语》”来阐述报告会的举办目的,表达要得体,还要运用一定修辞,如排比、比喻等,使其有文采。
答案:(示例)(1)主题:品味经典,完善自我(或“品读《论语》,修身
育德”)
(2)开场白:诵读经典,“学而时习之”,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单薄,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在和《论语》的对话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让我们品评传统文化,弘扬华夏国学。
3.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
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
因为贵刊今年第Ⅰ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详细分析:本题考查内容涉及用词错误、衔接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语言不得体等。
①“一位”含有尊敬之意,一般用于称呼别人,不用于自己。
②“先生”一般不用来称呼自己。
③“也”应改为“还”,才能与前面的“除了……之外”呼应。
④“因为”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转折关系,应把“因为”改为“不过”。
⑤“况且”与前面的“不仅”不搭配,应把“况且”改为“而且”。
答案:①“一位”改为“一名”;②“先生”改为“职工”;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4.(2015石室中学摸底)近日,一条事关文物保护的微博引起围观,有批评者认为微博语言有些“暴力”。
请你重写一条。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得体、简明,40字左右。
一名游客在北京游故宫时,竟然在故宫大铁缸上刻下“梁齐齐到此一游”的字迹。
有位姓颜的故宫工作人员在巡视时发现后,一气之下便将照片发到微博上,并写道:“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
详细分析:原材料中故宫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写的那句话过于生硬,存
在着明显的语言暴力倾向。
重写时的微博语言既要具有警示作用,又要在语言上委婉得体。
答案:(示例)留在文物上的名字,有些叫作不朽,有些叫作遗臭,有些
叫作玷污。
请尊重文物,也尊重自己。
5.(2015眉山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信。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
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眉山。
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
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
假设你是新宇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
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劝说新宇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详细分析:编写短信,要求“精短”;同时劝说短信要语气委婉、恳切。
抓住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既是孝道又是法定义务这一点即可。
答案:小宇,老年节快到了,我想回眉山看看父母,一起吧?父母老了,
特别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关爱。
咱们离家都不远,过年过节还是应该回家看看老人,再说探望父母也是咱们法定的义务哦。
6.(2015安徽省级示范高中2月联考)光明中学腾飞文学社想邀请著名作家、某大学教授给文学社成员讲课。
李华社长周六上午去赵教授家送请柬,恰好赵教授外出,只有赵夫人在家。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片段,
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阿姨,您好!我是光明中学腾飞文学社的社长李华,今天是给
赵教授送请柬来的。
赵夫人:①
李华:②
赵夫人:好的。
除了讲座的具体时间、地点,还有别的需要我转告吗? 李华:没有了,谢谢您!那我先回去了。
赵夫人:那我送送你。
李华:③
详细分析:本题侧重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简明的能力。
答题时,上下文语境最重要,要结合两人对话内容,推出说话人的意思并准确
地加以表达。
还要特别注意得体,注意礼貌。
如第①处可从李华的话中推断出赵夫人的回答。
第②处要紧扣谈话中的“讲座”这一内容,要涉及讲座的时间、地点等方面。
第③处所填内容要特别注意有礼貌。
答案:(示例)①真不凑巧,老赵不在家。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②那就麻烦您把请柬转交给赵教授吧!讲座的具体时间、地点都已经写在请柬上面了。
③不用了,已经给您添麻烦了,还请您留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