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


此式是假定蒸发是不受其它分子的阻碍情况下 导出的,然而某些蒸发出来的分子在到达冷凝表面 以前,难免要与残余气体的分子碰撞,所以上式给 出的G值通常是达不到的,用了一个近似等号。实
际中必需乘以一个因子来加以校正,此因子用符
号α表示。 残余气体的压力愈低,α值愈接近1 在现代的工业装置中其值可达0.9。
l-平均自由程
温度、压力及分子有效直径是影响分子 运动平均自由程的主要因素。当压力一 定时,一定物质的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一定时,平 均自由程λ m 与压力p成反比,压力越小 (真空度越高),λm越大,即分子间碰 撞机会越少、不同物质因其有效直径不 同,因而分子平均自由程不同。
p1 αr = p2
M2 M1
分子蒸馏的适用范围
• 1.分子蒸馏适用于不同物质分子量差别较大 的液体混合物系的分离,特别是同系物的 分离,分子量必须要有一定差别。 • 2.分子蒸馏也可用于分子量接近但性质差别 较大的物质的分离,如沸点差较大、分子 量接近的物系的分离。 • 3.分子蒸馏特别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易 氧化(或易聚合)物质的分离。
• 加热面长度 • 物料粘度 • 表面载荷 • 要求的产量
简单的例子:
每小时60升的物料加到0.75m2 的一个蒸发器内, 假设最大刮膜厚度为0.5mm,那么必然只有0.375升 的物料分布整个蒸发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物料被 “滞留”在蒸发面上的时间仅为
22.5秒
放射同位素测量结果与这些数据一致。 根据各种物料的浓度曲线计算出的名义停留时间为
15秒。
分解几率(对物料的热破坏)
Hickman 和Embree对分解几率给出如下公式:
Z=p·t
Z -分解几率 P -工作压力(与工作温度T成正比) t -停留时间[秒]
相同物料在不同蒸馏过程中的热损伤比较一览表: 相同物料在不同蒸馏过程中的热损伤比较一览表: 热损伤比较一览表
系统类型 间歇蒸馏柱 间歇蒸馏 旋转蒸发器
应用行业 可分离样品名称 分离样品名称 样品 单甘酯、棕榈油、生育酚、鱼油、米糠油、 单甘酯、棕榈油、生育酚、鱼油、米糠油、脂肪酸及其衍生 二烯酸、植物油、双甘酯、谷物、奶油、乳酸、 物、二烯酸、植物油、双甘酯、谷物、奶油、乳酸、亚麻油 酰基氯、氨基酸酯、 酰基氯、氨基酸酯、维生素 E、葡萄糖衍生物、萜烯酯、天然 、葡萄糖衍生物、萜烯酯、 或合成维生素、β-胡萝卜素 姜辣素、 胡萝卜素、 或合成维生素、β-胡萝卜素、姜辣素、辣椒色素 醇、甘油酯、除草剂、卤代烷烃、杀虫剂、硅油、蜡、二元脂 甘油酯、除草剂、卤代烷烃、杀虫剂、硅油、 肪酸 环氧树脂、环氧化油、异氰酸酯、增塑剂、稳定剂 环氧树脂、环氧化油、异氰酸酯、增塑剂、 基础油、光亮油、润滑油、凡士林、冷杉油、 基础油、光亮油、润滑油、凡士林、冷杉油、残余焦油 羊毛脂肪酸、羊毛醇、包括藻类、植物的根、 羊毛脂肪酸、羊毛醇、包括藻类、植物的根、花辣椒属植物的 提取物、高级脂肪酯、姜黄精油、 提取物、高级脂肪酯、姜黄精油、干姜精油 食品工业
分子蒸馏与其它蒸馏方法相比其突出优点 在于: a. 操作温度低 b. 物料受热时间短
(这两点对于高沸点和热敏物料尤为重要)
分子蒸馏的缺点: 1.生产能力方面 2.设备投资方面
四、应用情况简介
• 石油化工方面 • 塑料工业方面 • 食品工业方面 • 医药方面 • 香料工业方面
分子蒸馏的应用范围
分子运动自由程: 一个分子相邻两次碰撞之间所走的路程。 一个分子相邻两次碰撞之间所走的路程。
分子有效直径
分子在碰撞过程中,两分子质心的最短距离(即 发生斥离的质心距离)称为分子有效直径。
分子运动自由程
一个分子在相邻两次分子碰撞之间所经过的路程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任一分子在运动过程中都在不断变化自由程,而在 一定的外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分子其自由程各不 相同。在某时间间隔内自由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自 由程
真空循环蒸发 器 刮膜蒸发器柱
停留时间 (秒) 4,000 3,000 3,000 100 25 20 10
工作压力 (毫托) 760×103 20×103 2×103 20×103 2×103 1 1
分解几率 Z=p.t 3×109 6×107 6×106 2×106 5×104 20 10
稳定性指 数Z1=lgz 9.48 7.78 6.78 6.30 4.70 1.30 1.00
e
这里:
R
υ- ν-
e
=
υ
v
表面载荷[米3·秒-1·米-1] 物料的动力粘度[米2·秒-1]
对机械式刮膜来说,文献中所见到的所有膜厚 都是由经验公式确定的,它们介于0.05~0.5mm 之间。
主要参数是:
* * *
表面载荷(取决于蒸发器的长度) 物料粘度 刮片元件施加于膜上的力
停留时间和热分解
名义停留时间直接取决于:
膜形成
Nasselt对降膜、无机械运动的“垂直”装置中的膜形成,描 述如下: 假设一个层(无扰动)流,其名义膜厚:
σ
式中:
m
=3Βιβλιοθήκη 3ν R g2
e
σ - 名义膜厚[米] ν - 物料动力粘度[米2·秒-1] g - 重力加速度[米·秒-2] R - 雷诺数,无因次 R e > 400时,该方程成立
m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 -技术, 技术,它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 离,而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 程的不同实现分离。 程的不同实现分离。
一、分子蒸馏原理
有关分子运动理论——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有关分子运动理论 分子运动自由程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分子运动自由程的分布规律
• 4.分子蒸馏适宜于附加值较高或社会效益较 大的物质的分离。 • 5.分子蒸馏不适宜于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二、分子蒸馏有关理论
对于许多物料而言,至今基本上仍未有 可供实际应用的数学公式能对分子蒸馏中的 变量参数进行准确的描述。但在包括生产线 在内的相关设计模型范围内,由经验从各种 规格蒸发器模型中获得的蒸馏条件,可以安 安 全地推广到从实验室用的到生产线上用的分 子蒸馏装置中,尽管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
(4)分离程度及产品收率高
分子蒸馏常常用来分离常规蒸馏难以分离的 物质,而且就两种方法均能分离的物质而言, 分子蒸馏的分离程度更高。从两种方法相同 条件下的挥发度不同可以看出这一点.
分子蒸馏的挥发度一般用下式表示:
M1——轻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M2——重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p1——轻组分饱和蒸气压,Pa; p2——重组分饱和蒸气压,Pa; α r——相对挥发度。 p1 而常规蒸馏的相对挥发度为: α = p 2 由于 M 2 M 1 项中 M 2 > M 1 ,因此 M 2 M1 > 1 即 αr > α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在某时间间隔内,分子自由程的平均值
平均自由程的数字表达式可写为:
l
m
m
=
K T ⋅ 2 p 2πd
d — 分子有效直径(两质心最短距离) 分子有效直径(两质心最短距离)
p-运动分子所处空间的压强; -运动分子所处空间的压强; T-运动分子的环境温度 运动分子的环境温度; T-运动分子的环境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K-波尔兹曼常数
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
由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可知,分子蒸馏 应满足两个条件 : • ①轻、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必须要有差 异,且差异越大越好; • ②蒸发面与冷凝面间距必须小于轻分子 的平均自由程。
分子蒸馏较于常规蒸馏的优势
• • • • 操作温度低 蒸气压强低 受热时间短 分离程度及产品收率高
(1)操作温度低 常规蒸馏是靠不同物质的沸点差进行分离的, 而分子蒸馏是靠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平均自由 程的差别进行分离的,也就是说后者在分离过 程中,蒸气分子一旦由液相中逸出(挥发)就 可实现分离,而并非达到沸腾状态。因此,分 子蒸馏是在远离沸点下进行操作的。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分子受热从液面逸出, 不同种类的分子,其平均自由程不同; 液体混合物为达到分离的目的,首先进行加热, 能量足够的分子逸出液面。 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 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平均 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一冷凝面,使 得轻分子落在冷凝面上被冷凝,从而破坏了轻分子的 动态平衡,使得轻分子继续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 不到冷凝面,很快趋于动态平衡。这样就将混合物分 离了。 由于轻分子只走很短的距离即被冷凝,所以分子蒸 馏亦叫短程蒸馏。(Short—Path Distillation)
降膜蒸发器 分子蒸发器
物料在分子蒸馏中的分解几率和停留时间比 其它类型的蒸发器低了数量级。 因此,用分子蒸馏总是可以保证:
物料少受破坏 重复性 效率
蒸发速度
数学公式仅仅适用于具有自由流动膜的“纯”分子蒸 馏 推广的Langmuir-knudsen方程为:
M G≈ 1500 P T
式中: G-蒸发速度[Kg/m2·h] M-分子量 P-蒸汽压[mbar] T-蒸馏温度[k]
分子碰撞: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
用力。 当两分子离得较远时, 用力 。 当两分子离得较远时 , 分子之间的吸 引力是主要的。 引力是主要的 。 但当两分子相互接近到一定 距离之后, 距离之后 ,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会改变为斥 并且随着其接近程度而迅速增加。 力 , 并且随着其接近程度而迅速增加 。 当接 近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斥力的作用, 近到一定程度时 , 由于斥力的作用 , 两分子 发生斥离。 这种由于接近而至斥离的过程 由于接近而至斥离的过程就 发生斥离 。 这种 由于接近而至斥离的过程 就 是分子的碰撞过程 碰撞过程。 是分子的碰撞过程。
顺便指出:
所说的分子蒸馏的压力为×10-3托级,系指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