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疗法》学后感我选读了《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疗法》这一门课程,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或少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特别是这一类学生更需得到我们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呵护,更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更需要对这类学生多一份爱心,这一类学生更多可望得到老师、家长、亲人、社会的关爱。
在学习《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疗法》课程中,思维受益匪浅!课程中专家讲到了许许多多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案例,经过专家们对案例的分析、班主任的对话,我更觉得这是许多老师遇到过或者将来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读了《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疗法》这一专题后,从学习中更让我有了新思索,对每个孩子来说,也都想和同龄人一样,一样的快乐、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学习;也想受到是家长、老师、社会等一样的心声。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呢,使他们在文化知识、心理健康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得到良好教育呢。
作为现代社会、而并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更要对每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把每位孩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教育,虽然说“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我们不是神,但是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心关心到身边的每个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经过同等的教育确实有许多智障儿童因为平等教育而度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在智力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生活上也得到了良好的照顾。
我们尽力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一种与同伴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
我们老师、学校、社会也如同的帮助,还要让班级里的同学,懂得用更多的爱心和宽容来对待智障儿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这样才能使智障儿童感受到心理的平衡,那么他们也可能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为自己寻找安全的心理环境找到自信心和快乐感。
给孩子一个更加适合自己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班也有这么一个学生,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一类学生,他们除了写不来字之外其它方面都很正常,这样的孩子更希望得到我们的关注,就是给他们一个甜美的微笑他们也会感觉到满足。
我们班主任还有任课教师就需要多付出爱心和精力,帮助这些孩子尽可能的和正常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保证他们不被歧视。
不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吗?那既然我们赶上了这样的孩子,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需要无怨无悔的承担起这份责任,多鼓励多表扬,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个园丁,一位人民教师、一个班主任、一位孩子身边的朋友。
我们不仅要精心培育每一位孩子,还要更关心、呵护、关爱每一位孩子。
在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梦想;同一份关爱。
篇二:自闭症论文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摘要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特殊学校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
研究内容包括: 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之间的互动情况、轻度自闭症与教师互动情况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对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提出几条建议:个别化教育,专业人员训练以及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辅助。
关键字轻度自闭症个别教育支持与训练1 研究对象本个案研究所选对象是就读于上海市某辅读学校的特殊儿童wawey。
wawey,1998年8月2日出生,男,汉族,祖籍江苏,4岁时测智商为55,2004年秋进入上海市某辅读学校学习,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
早期诊断为自闭症倾向,主要表现在反射性语言,口齿不清。
入学前曾服用过“思维源”对语言有效,有了连贯词语;有刻板行为如物归原处。
wawey为核心家庭,父亲吴某是工人,母亲陈某在家。
笔者曾在放学时与wawey父母各接触过一次,觉得其母似乎有些异常,后来得到wawey班主任证实。
2004年6月5日何晓莹曾使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具体版本不祥)对其做过智力测试,但并无测量结果。
其评价是:该儿童的智商无法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该儿童不能与主试进行目光对视,不能理解主试的指令,只能不断机械性重复或模仿主试的指令,故无法配合智力测验的正常进行,因而他没有智力测验的分数。
2 研究目的和内容2.1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国际上大多数的专家会同意,自闭症的发生率保守的说大约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左右。
而以这个标准和我国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我国今天至少有五十万到一百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病患者,其中包括典型意义上或严重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或轻度的自闭症患者。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范围局限、文献内容老旧、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自闭症儿童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有责任为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奉献一份力量。
因此,谨通过此文介绍我在辅导轻度自闭症儿童wawey时,所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对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矫正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2.2 研究内容(1)分析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方面表现及特点(2)了解其在学校里适应情况和教育需要(3)探讨对该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的可能性和方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一例自闭症个案进行研究。
笔者每周去辅读学校一次(每次90分钟),对wawey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最后根据所掌握理论对观察的现象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4 研究过程与分析4.1 认知方面4.1.1 感觉方面在视觉方面,wawey表现出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地方。
他在看东西的时候,目光很游离,让人无法了解他是否在看;另外,他经常要去看远方“不存在”的事物:每次,wawey 都会拉着我去看远处的房子,并指着“东西”,嘴里不停的说着奇怪的话语。
wawey的听觉系统没有问题,并且能很好的理解音乐的乐律。
但是,他对声音常常是“听而不闻”,经常叫了他好几声,他也不理你。
4.1.2 语言方面经过老师两年来的训练, wawey已经能够将字音发准。
但是,他在语言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他的发音节奏还不稳定:忽快忽慢或者字间间隔较长;语调平板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存在严重的语言重复现象,例如:老师问他:“今天星期几?” wawey 会跟着说:“今天星期几?”4.1.3 注意方面他维持注意的能力很差,几乎不能听老师的话,经常要提醒他多次,才能注意一会儿。
例如:语文老师上课,他基本上是在自娱自乐,不断地摇晃自己的身体,老师要叫他时,要叫几次他的名字,他才会极不情愿地将头转向老师。
4.1.4 智力方面据其班主任老师说,wawey刚上学的时候,曾使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测试,但他不配合,因此没有测量结果。
但是,现在他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如果给他施测,应能测出具体的智商。
wawey机械记忆力较高,对已经学过的儿歌或生字几乎全部可以背诵下来,但是,调换顺序就不认得了。
4.2 行为方面4.2.1 刻板行为wawey存在严重的刻板行为。
例如: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经常摇摆身体,甚至发出奇怪的声音,影响老师上课;上体育课时,喜欢边拉门,边说些奇怪的话;喜欢勾食指。
4.2.2 自伤行为据其班主任老师介绍,wawey曾经有过自残行为,他不停的用自己的头撞墙,当时把师很害怕。
4.2.3 同一性行为记得有一次上课,由于未能赶上公交车,因此较其他同学晚去了一会儿,这时,wawey 表现出极不高兴的样子,谁说话他也不理。
后来,当我到教室时,wawey马上就笑了,并和我打招呼。
这次经历,我认为可以为其存在同一性行为提供佐证。
4.3 情绪方面4.3.1 依恋对父母有所依恋,每次家长来接他时,他都很高兴。
如果问他“这是谁?”他会很认真的回答:“爸爸”或者“妈妈”。
但是,从没有看到过他抱住或者搀扶着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有目光的接触,有着“形近神离”的感觉。
一次体育课上,他被篮球打在脸上,应该很痛的。
这时正常的儿童常会寻求大人的安慰,扑在大人身上大声哭泣,可是wawey既不哭也不闹,只是一直眨眼睛,我和他说话也不理睬,还努力躲着我。
4.3.2 表情认知方面一般儿童到两三岁就有了感情的意识。
他们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能懂得他人特别是父母的许多感情。
但是wawey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困难,很少能能领会老师的面部表情。
5 支持与训练5.1 药物治疗自闭症虽无报告药物特效治疗,但药物的辅助治疗是必要和令人鼓舞的,能改善一些患者的症状。
wawey曾有过服药后,语言能力提高的经历,家长可通过医生的帮助,为其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
5.2 教育训练5.1.1 个别化教育在自闭症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说是一对一的教育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其障碍特点,制定一套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
5.1.2 训练方法在对wawey观察的过程中,曾经利用糖果为奖励,使得他完成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因此,我觉得在对wawey进行训练时可采用以离散单元教法训练为主,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的训练模式离散单元教法是训练者通过简明扼要的指令要求孩子完成相应的动作,当其做出正确反应时予以有效的反馈。
但其存在着学得行为的普遍化、自然表现受条件影响等局限性,因此还应酌情选取一至两种辅助训练法。
5.1.3 训练内容训练内容集中在:目光接触能力、行为模仿能力、语言模仿能力,接受指令能力、表达句子和词组的能力、配对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达感情的能力等方面。
5.1.4 有效利用亲子关系:家长作为wawey的主要照顾者,应该耐心地配合教师做好家庭中的陪练调教工作,使得wawey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在家中得以强化,从而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6 结论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进行教育与干预,使他们的障碍程度得以控制,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
7 参考文献(1)黄伟合《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方俊明《特殊教育学》 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3)张福娟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4)庄兴发严亚西刘文照吴丽钦《自闭症的心理治疗与行为介入训练》《引进与咨询》2006年第1期篇三:自闭症教育案例自闭症教育案例程苏霞王海丹,一个第一眼就让人喜爱的男孩儿,第一次见到他,如果没有和他长时间接触,会觉得他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孩子。
但经过与他交流和互动后,就能发现他与普通同龄孩子的不同之处:和他打招呼,他没有目光对视;跟他说一句话,他置若罔闻,没有任何语言;想和他表示亲近,伸手要抱他,他却调转头跑开了。
上课时,坐在座位上不停的左右晃,嘴里还不时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课外游戏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或玩,对同学的游戏不感兴趣,不会参加;饮食固定单调不变,而且吃之前喜欢先闻闻味道,再决定是否要吃,不吃蔬菜,只喜欢薯片等零食;对待一日时刻表也很刻板,比如接近放学时,一定会自己换好鞋子,穿上外衣和背上书包等待放学,若是临时有变化,则会不安,不停的晃手和怪叫;当他的需求没被满足时,便会敲打自己的牙齿和撞头或是推倒身边的同学等自伤和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