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电图与临床应用

脑电图与临床应用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的应用
• 于在同一实验室复查的病人,应与上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作出是否好转、恶化或无变化的结论
• 除脑电图书面报告外,应附图(包括EEG的背景及主要异 常所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病人活动受到限制
脑电图基本知识
10-20国际电极安装法
颅顶
20%
Pz
20%
Oz
10% Inion
枕外粗隆
20%
五个点
20%
Cz
Fz
20%
Fpz
10% 鼻根
耳前
A2
Nasion Pg2
C3
20%
T3
10%
A1
20%
Cz
C4
Pz
20%
Oz
T4
10%
A2
Fp---额极 F ---额 C ---中央 P ---顶 O ---枕 T ---颞 Z ---正中 A ---耳 单---左 双---右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的应用
脑电图异常对于癫痫的发作分类诊断很有意义,可以作出提 示供临床医生参考 举例:
中度异常脑电图 (可见双侧对称同步高波幅3Hz棘慢波综合节律长程阵发,
提示全面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可能)
中度异常脑电图
左前颞见频繁癫痫样波发放和较多δ慢波活动,提示左前 颞区局限性脑功能异常,可能存在有潜在致痫性病灶
脑电图的判读和解释
包括三个层次 – 对脑电图记录的客观描述 – 作出正常或异常程度的判定 – 对脑电图结果的解释(对临床诊断的提示意义 )
脑电图的规范化操作是正确判读脑电图的基础 癫痫专科医师应对脑电图有基本的掌握
成人脑电图判断标准
• 正常范围:与相应年龄段健康人特征相一致的脑电图 • 边缘状态:正常背景活动的轻度量变。如两侧的波率
• 根据是否伴有临床发作分为 – 发作期放电 – 发作间期放电
• 根据起源部位分为 – 局灶性放电 – 全面性放电 – 局部继发全面性放电
背景活动异常 不是癫痫诊断 必须或特异性的指标
癫痫样放电的特点
• 发作间期 – 出现方式:明显突出于背景活动,散发或短阵节 律性发放,反复、一过性出现 – 波型:多数为比较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尖波、棘 波、尖慢复合波、棘慢复合波等),多数为负相 – 出现范围:局灶性、一侧性、广泛性
呼吸伪差
F1
心电干扰
F2
ECG
Fp1
眼动
Fp2
F3
F4
病人伪差
动脉搏动
F2 ECG
电极 artery
Fp1
Sweat
出汗
Fp2
电极干扰
电极移动 头皮连接不当 电极没有连接好 输入端口没有 连接好
癫痫样放电
• 癫痫样放电的定义:脑神经元群的异常超同步化放电
• 癫痫样放电的识别:明显区别背景活动的阵发性或爆发 性脑电活动
避免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小儿脑电图! 儿童EEG不再区分轻、中、重度异常,但需指明具体异常表现,如: 广泛性3Hz棘慢复合波节律暴发(伴临床失神发作)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的应用
• 由于脑电图主要反映脑功能状态而缺乏病因特异性,在
脑电图报告中不能够下临床疾病的诊断。
举例:高度异常脑电图 (双侧弥漫性慢的棘-慢波综合,可诊断Lennox-Gastaut 综合征)(错误!)
双极导联原理图
只有在双极导联出现
频率波段
快波
Beta Alpha
标准
Alpha
Theta 慢波
Delta
1秒.
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内重复出现的次数---赫兹
14
β
+
13
α
8 7
θ
4 3
δ
0
出现方式
• 活动---脑电图的波或波的连续 • 节律---重复连续出现的波构成的脑电图
• 爆发活动---突然开始,急速地达到最高波幅,而又突然 终止的脑电活动
导联方式
• 单极导联
记录电极( PX )―参考电极 ( P0 ) =记录电极( PX )
• 双极导联
记录电极( PX )―记录电极 ( PY ) =两个记录电极之 间的电压差( PX -Y )
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 脑电波
负相 正相
• 位相—极性 负相波(阴性、向上) 正相波(阳性、向下) 同步或同时相 位相倒置(慢波) 针锋相对(尖波)
常规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录像脑电图
多导睡眠图
脑电图记录方法
优点
缺点
方便,快捷
状态下记 录
易混有大量的伪差, 不能观察到临床表现
记录时间长,可同步 病人活动受到限制 观察发作期临床和EEG 变化,容易识别伪差
鉴别睡眠中发作性事 件的性质,研究睡眠 结构变化
10-20国际导联安装法
10%
20%
Nasion Fp1 Fp2
F7
Fz
F8
A1 T3 C3 Cz C4 T4
Left
Pz
T5
T6
O1 O2
20%
A2 Right
20%
Inion
20%
10%
婴儿痉挛 West syndrome
典型的EEG特征为高峰失律
在弥漫性不规则中-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夹杂大量杂乱多灶性棘波、 尖波、左右不对称、不同步,完全失去正常EEG节律。
不佳,波幅一过性不对称,慢波或快波轻度增加,为 非特异性改变 • 轻度异常:背景活动改变较边缘状态明显但仍为非特 异性改变 • 中度异常:背景活动的中等度改变和(或)出现异常 性电活动,提示全面性或者局灶性脑功能异常 • 重度异常:重度背景活动异常,出现异常放电。提示 严重的弥散性脑功能异常
对于癫痫的诊断,指明EEG的具体异常特征
• 背景活动---是以爆发出现的脑电图作对照,把持续出现 的形成脑电图大部分的脑电活动称为背景活动
伪差
伪差---是混入脑电信号中的各种非脑源性信号, 也称为伪迹或干扰
来源多样 波形多样 有时识别困难
伪差种类
• 仪器 • 环境 • 操作 • 配合
心电伪差 脉博伪差 肌电伪差 眼动伪差 出汗伪差
左上图:发作间期,暴发抑制图形
周期性爆发-抑制
右下图:痉挛发作,EEG广泛性慢 波弥漫性电压抑制(最下方可 见痉挛发作的肌电活动特征)
• 儿童失神癫痫:发作期脑电图:可见双侧性高波幅3次/秒的高
波幅棘慢波综合,呈现长程爆发出现,起始的律接近4次/秒。逐 渐变慢,结束时低于3次/秒,并且双侧前部区域波幅最高。
比仅作出异常程度的判断更有意义!
儿童脑电图判断标准
• 正常: 清醒和睡眠期图形与实际年龄相符,各种状态 下没有异常放电
• 正常范围:多数为正常变异,和正常小儿脑电图的临 床意义基本一致
• 界线性:可为正常变异,也可见于轻度脑功能障碍小 儿,临床不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异常:有明确的背景异常和(或)阵发性异常
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电图在癫痫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帮助鉴别发作性质:癫痫性或非癫痫性发作 • 帮助诊断癫痫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 • 了解发作的起源和传播过程 • 有助于判断治疗反应,作为减药、停药的参考
West syndrome
典型的EEG特征为高峰失律
在弥漫性不规则中-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夹杂大量杂乱多
灶性棘波、尖波、左右不对称、不同步,完全失去正常
EEG节律。
Lennox-Gastaut 综合征 (广泛性2Hz左右慢的棘慢复合波)
大田原综合征
爆发波持续1-3秒,包含高波幅(150-300μV)慢波, 抑制阶段持续约3-4秒。
对各种不典型脑电图表现需要仔细甄别 正常或良性变异型图形与癫痫样放电的鉴别 不典型的癫痫样异常的识别
常规EEG发作间期 检出阳性率在30-40%左右
• 提高癫痫EEG阳性率的方法
– 延长记录时间(长程EEG监测) – 增加记录电极数目 – 增加特殊位置的电极(如蝶骨电极等) – 诱发试验
• 睡眠诱发 • 过度换气诱发 • 节律性闪光刺激诱发 • 减停抗癫痫药物诱发(仅用于癫痫外科术前评估)
脑电图诊断的局限性
记录到癫痫样放电不一定都诊断为癫痫 少数正常人也存在癫痫样放电
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痫 放电部位隐蔽,头皮EEG记录不到 异常放电稀少,在有限的记录时间内未能捕捉到
癫痫样放电的频度与临床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 有些发作频繁而间期放电稀少(如某些额叶癫痫) 有些间期大量放电而发作不频繁(如儿童良性癫痫)
• 发作期 – 多数癫痫发作类型的发作期放电与间期放电不同 (肌阵挛、失神等发作类型除外) – 在波形、节律、波幅等方面明显区别于背景活动 – 在发作过程中多数具有动态演变过程
常见的癫痫样放电
尖波、棘波 尖慢波综合、棘慢波综合 爆发性的快活动及慢活动
常见的癫痫样放电
棘波和尖波
棘波
尖波
婴儿痉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