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 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 . 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2. (2分)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C . 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3. (2分)(2020·陕西模拟) 如图所示是一款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
关于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B . 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量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 .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声源不需要振动4. (2分)“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过程中,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四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组成了测控网,通过发射和接收一种波,对飞船进行跟踪、测量与控制,这种波是()A . 红外线B . 微波C . 超声波D . γ射线5. (2分)(2017·南宁) 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正常体温是39℃B . 体重大约是50NC . 身高约为170mD . 走路速度约为1.1m/s6.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的高低无关B . 人不可能听到所有振动物体的声音C . 每秒振动12次的声源发出的声音不能引起人的听觉D . 不振动的物体能发出音调最低的声音7. (2分) (2017八上·盐田期末) 王明在参加百米赛跑的时候,准备时间用了5s,开跑2s后摔倒了,从地上爬起来用了1s,之后他继续进行比赛,直至完成比赛用时9s,则他从开跑到完成比赛的平均速度为()A . 20 m/sB . 9.09 m/sC . 8.33 m/sD . 6.67 m/s8. (2分)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 帆船、河岸B . 河岸、帆船C . 青山、太阳D . 青山、划船的人9. (2分) (2017八上·北海期末)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2分)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B . 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C .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 (2分) (2016八下·沂源开学考) 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B .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 .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 . 因为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对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12. (2分) (2016八·酒泉月考) 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 .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 .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 .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二、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13. (2分) (2019八上·长沙期中) 如甲图所示是一只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只温度计的两端没有画完整,请你帮忙读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乙是护士给某位病人测量的体温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
14. (3分) (2017八下·宿迁期末) 一盒装牛奶,标有250mL的体积. 若该牛奶密度是1.2×103kg/m3 ,合________g/cm3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 (3分)(2016·盐都模拟)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在小石块逐渐浸入沉到量筒底部的过程中,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不变/先增大后减小)。
16. (4分)(2017·营口模拟)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形成的.17. (5分) (2019八上·江油月考)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拧松后抽出木芯,用刀片修齐整,就制成了“柳笛”。
“柳笛”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不同的力吹“柳笛”,改变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粗细或长短不同的“柳笛”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
某种蝴蝶的翅膀在4s内振动了24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8. (4分)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______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_______。
19. (2分)(2017·平川模拟) 如图所示是一款家庭常用的数码照相机,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三、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0. (5分)(2019·新疆) 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光线。
四、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21. (4分)如图甲所示,是李辉“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该物质在BC段处于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 .22. (7分) (2016八上·费县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这样测量的时间将会变________,测AB 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4)为了测量小测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五、计算应用题 (共3题;共35分)23. (5分)一列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求:火车通过山洞共需要多长时间?24. (15分) (2019八上·昭平期末)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cm3 .质量是540g.求:(1)请判断这个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2)如果是空心的。
问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变为多少?(已知铝=2.7g/cm3)25. (15分) (2017八下·徐州期中) 有一个质量为100g的玻璃瓶,水装满后总质量为400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则总质量为800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在再加满水,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000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体积?(3)金属颗粒的密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13-1、14-1、15-1、16-1、17-1、18-1、19-1、三、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0-1、四、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21-1、21-2、21-3、22-1、22-2、22-3、22-4、五、计算应用题 (共3题;共35分)23-1、24-1、24-2、24-3、25-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