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怎样将创新和常规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相结合【摘要】新课程下要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特别是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成绩,如何防止分化,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评价。
科学家们发现:智力超著的人在语言学习上并不一定占优势,而学习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动机和付出努力的多少。
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特别是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成绩,如何防止分化,抓好差生的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
和谐师生关系,还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
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你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曾说:“不应当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理解成连续不断地紧张状态,所谓学生的生活并不是指让每一个人单独地去苦思冥想。
是在跟教师、跟同学一起交谈自己的想法,有时是相互争论。
这里面有游戏的成份、有开玩笑,也有笑声……当然,在课堂上的生活,毕竟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要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只要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信赖,此时教育教学才有可能走向自由。
例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困难,老师此时一定要用心去点拨学生启发思维,切不可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坐下,一定要给学生回答正确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出掌握知识后的快乐。
第二要热爱学生。
我们都知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热爱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互为条件。
没有教师的挚爱,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乐学,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思想、情感、知识的综合载体。
第三要了解学生,因为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
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达到在原有的目标。
二、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的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从事了八年英语教学工作之后,对此的体会就更加深刻了。
每个年级优秀学生的比例不足15%,中下游不及格的同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明显偏多。
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特别是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成绩,抓好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注意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点经验。
下面就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
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词而激动,我也为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而兴奋不已。
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
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差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
课堂上将好差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
让差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建立常规管理跟踪督查制度。
督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日常家庭作业,课后作业,错题集等。
其中以错题集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错题集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差生的成绩有着显著的效果,但要做到以
下两点:
(1)老师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的记录在错题处,然后再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整理入错题集中,可要求用红色的笔去写分析的理由。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并记忆。
(2)老师要持之以恒的检查,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不忘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及时帮助,以防为主。
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象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学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
这样他们才能够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
”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
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
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变换教学形式,如编课堂剧,进行值日生报告,分组活动等。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英语。
利用环境因素营造英语氛围。
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名人名言,办英语板报,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晚会、演讲比赛等。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起到增加学习兴趣的效果。
树立学生良好的自我形象,扫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课堂上要使学生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还能使每个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小华.阅读模式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6
[2]李华.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7
[3]张敬涛,李馨.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