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岩浆岩总论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地壳深处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2、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
3、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4、反应边结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与熔浆继续发生反应,当这些反应不彻底时,在早先形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它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些结构称为反应边结构。
5、气孔构造:岩浆喷溢出地表后,在冷去过程中,岩浆中尚未逸出的的气体,上升汇集于熔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
二、填空1、根据岩石中结晶部分(矿物)和非晶质部分(玻璃质)的比例,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三大结构类型。
2、在全晶质岩浆岩中,按矿物晶体外形轮廓的完整程度,可分为自形、半自形、他形三种结构类型。
3、岩浆岩中,按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将结构分为斑状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似斑状结构等四种。
4、按照产状,各类岩浆岩分为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三类。
5、按照形态特点,整合侵入体的产状分为岩床、岩盆、岩盖等,不整合侵入体的产状分为岩脉、岩墙、岩株、岩基。
6、岩浆岩的喷发类型包括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熔透式喷发。
7、以火山喷出物产出形态及岩石特征为依据,可将喷出岩划分为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侵出相、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
三、问答题1、岩浆岩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答:岩浆岩既然是天然岩浆熔融体生成的,因此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等方面有其区别于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独特之处。
其主要鉴别标志如下:a.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结构岩石。
一般来说,凡具有玻璃质的岩石都是岩浆岩。
b.岩浆岩中有特有矿物也有着特有的结构、构造。
C.岩浆岩无层理,与围岩一般都有明显的界限,呈各种形态存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围岩与岩浆岩接触处常见有热变质现象。
d.岩浆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的碎块,即“捕虏体”,这些捕虏体常见有热变质现象。
e.岩浆岩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2、试述岩浆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随SiO2含量升高的变化规律。
答:随着SiO2含量升高,化学成分的变化:(1).MgO、FeO(Fe2O3) 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减少;(2).K2O、Na2O含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由其K2O 的含量增加更为显著;(3).CaO在纯橄榄石岩中较低,但在辉石岩中和基性岩中急剧增加,以后SiO2增加而又急剧降低;(4).Al2O3在超基性岩中含量最少,而在其他岩类中含量均占百分之十几,而且变化幅度最小。
矿物成分的变化:(1).各类矿物成分含量的变化:随SiO2含量的增加浅色矿物逐渐增加,暗色矿物逐渐减少,至霞石正长岩,暗色矿物略有增加的趋势;(2).矿物种类的变化:从超基性到酸性岩,浅色矿物,由基性斜长石变为中性斜长石,最后为酸性斜长石,钾长石、石英。
暗色矿物由富含铁、镁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依次由岛状、链状硅酸盐矿物逐渐递变为含钾和OH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3、什么是鲍温反应原理、鲍温反应系列?答:岩浆在冷却结晶过程中,早期析出的晶体与岩浆反应形成新的晶体,该规律称为鲍文反应原理。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反应系列,及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这两个反应系列称为鲍文反应系列:4、岩浆岩中交生结构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及其特点?答:岩浆岩中常见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矿物相互穿插生长,形成所谓的交生结构。
常见的交生结构有:1.文象结构: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尖棱形、楔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的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镜下同时消光。
2.条纹结构:是钾长石和钠长石交生的结构,常表现为大的钾长石晶体中穿插有很多的钠长石条纹。
3.环带状结构:晶体颗粒表现出明显的环带,正交偏光镜下呈环带状消光,在中性斜长石中尤为常见。
4.蠕虫状结构:弯曲的蠕虫状石英嵌晶穿插生长于和钾长石接触的斜长石中,正交偏光镜下蠕虫状石英同时消光。
5.反应边结构:在岩浆冷却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与熔浆继续发生反应,当这些反应不彻底时,在早先形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它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这些结构称为反应边结构。
6.辉长结构: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为半自形粒状,且粒度近于相等,相互穿插地不规则排列,称为辉长结构。
7.粗玄结构:指在岩石中,在排列不规则的较自形板条状基性斜长微晶间的空隙中,充填有若干细小的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称为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
8.辉绿结构:与粗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是在斜长石组成的架状空隙中充填着大块辉石,有辉石颗粒、磁铁矿充填。
9.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10.煌斑结构:特点是富含铁镁矿物,具有特殊的斑状结构。
铁镁矿物不论在斑晶中还是在基质中都会呈全自形,而且斑晶含量一般很高,这是煌斑岩所特有的结构。
5、岩浆岩的结构按其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及相对大小、矿物颗粒的自形程度可分别分为那些类型?答: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组合方式。
按岩石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三大结构类型。
按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可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两大类,显晶质结构进一步划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隐晶质可进一步划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和斑状结构。
按矿物的自形程度: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
第九章岩浆岩各论一、填空1、基性、中性、酸性及碱性喷出岩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粗面岩。
2、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中主要矿物有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
3、基性岩的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的代表分别为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4、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浆岩是玄武岩。
二、问答题1、从超基性岩至碱性岩中各种主要造岩矿物的分布规律?答:(1)各类矿物含量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浅色矿物含量逐渐增加。
与此相反,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至碱性岩,暗色矿物略有增多的趋势。
(2)矿物种类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而且从中性岩开始出现钾长石和石英,在酸性岩中两者大量出现,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暗色矿物由富含铁镁的岛状、链状硅酸盐矿物逐渐变为含“OH”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在碱性岩中,矿物中出现霞石,此时石英已经不存在。
2、试述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钙碱系列)各类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
答:超基性岩以橄榄石、辉石为主(90%),角闪石次之,不含或含少量基性斜长石。
基性岩类辉石为主,含橄榄石、角闪石40-70%,基性长石为主。
中性岩类角闪石为主,辉石、黑云母次之(20-40%),中性斜长石为主,可含碱性长石。
酸性岩类黑云母为主,角闪石次之,辉石较少(10%左右),碱性长石为主,含中酸性斜长石。
3、试说出下列岩浆岩的专属性结构:花岗岩、安山岩、辉长岩、辉绿岩,他们各形成在什么环境中?(5分)答:玄武岩:粗玄结构;花岗岩:花岗结构;安山岩:安山结构;辉长石:辉长结构;辉绿岩:辉绿结构。
4、伟晶岩类的一般特征包括哪些?答:伟晶岩是由粗大晶体组成的一类脉岩,与其他类型的岩石相比,有如下特点:(1)矿物晶体粗大由于伟晶岩中晶体颗粒粗,所以一般岩浆岩的矿物颗粒的粒级标准不适合于伟晶岩。
(2)含大量稀有元素矿物伟晶岩中所出现的矿物除母岩所固有的以外,还出现一般岩浆岩所不具备的稀有元素矿物。
(3)具有特殊的结构构造伟晶岩可具有一般岩浆岩所不具备的伟晶结构,其特征是由粗大的矿物晶体构成块状伟晶集合体。
第十章变质岩总论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它是在地壳中早先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再注入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一系列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经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变质而成的岩石。
2、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后所形成的变质岩为正变质岩。
3、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主要由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
4、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主要由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
5、变余构造: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一定程度地保留了原岩的结构特征,形成了变余结构。
6、片麻状构造:是在变质程度较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变质作用。
其特征是在变质岩中大量出现粒状矿物,岩石颜色深浅相间成条带状,数量不多的片状、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相间成带,成断续不相连的定向排列。
7、片状构造:是变质岩中极为常见的构造类型,矿物结晶更粗,具显晶质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颗粒一般肉眼可以分辨,主要有大量片状、柱状、针状等矿物和部分矿物平行排列而成。
二、填空1、影响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2、变质岩的结构类型多样,且变化较大,根据成因可分为四类:即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和交代结构。
三、问答题1、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答:(1)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主要的岩石类型有:泥质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碳酸盐岩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砂岩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2)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和千枚糜棱岩(3)气化水热变变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蛇纹岩、青磐岩、云英岩、黄铁绢英岩、次生石英岩、矽卡岩;(4)区域变质作用,主要的岩石类型有:板岩类、千枚岩、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变粒岩类、角闪石类、麻粒岩类、榴辉岩类、大理石类;(5)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岩石类型有:混合岩类如分枝状混合岩、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类如眼球状混合片麻、条带状混合片麻岩、条痕状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类如斑点状角闪斜长石混合花岗岩;(6)复变质作用2、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答: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质反应和变质结晶作用以及交代作用。
0.1重结晶作用:是变质作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在高温下,矿物在固态条件下重新成长的过程,或是岩石中的化学组分重新分配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一般来说,重结晶作用过程中,没有物质的带入和带出,因此,岩石的总的化学成分不变。
0.2变形和压碎作用:各种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就会出现塑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