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透过实验研究发现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的人是【)A.社会学家B.人类学家C..心理学家D.语言学家2.认为“工作时儿童沉浸在顺应活动中,紧皱双眉,躯体紧张;而当儿童面露微笑,有轻松的表情和件展自如的躯体时,游戏就开始了”的人是《)A。
哈洛B陈鹤琴C,维果茨基D.皮亚杰2。
“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A.席勒B扎鲁斯C,霍尔D.康德4. 20世纪70年代,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是【】A.布鲁纳B.加维C.皮亚杰D.维果茨基5.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的对象”的人是( 】A.艾里康宁B.艾利斯C.赫特D.舒尔茨6.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人是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皮亚杰D.维果茨基?,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的学派是【】A.社会文化历史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游戏的元交际理论8.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幼儿园的游戏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其中”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属于【】A.操作性游戏B.建造性游戏C.想象性游戏D.创造性游戏9.法国心理学家马塞尔。
吕福认为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10.儿童在不同的游戏角落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游戏,常常出现在积木区域和娃娃家的是【】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 C.团体游戏D.自由游戏11.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场地的是()A.娃娃家 B.沙区 C.秋千D.水区12.我国最早的一本关于儿童游戏的专著是刘焱著的【】冬《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B.《幼儿园游戏教学论)C.《儿童游戏论》D.《儿童游戏通论>12。
从教师所用指导语言的类型看,“你什么时候给你的病人开刀?”属于()A.建议式语言B.询问式语言C.澄清式语言D.指令式语言14.游戏空间是指同一时间内进行游戏活动的【】A.儿童人数B.区域C.种类D.材料15.根据阿西莫瑞等提出的游戏与场地规划的指标,30人以下的托儿所,每人大约要需要的游戏空间是【】A.9平方米B.12 平方米C. 14 平方米D.16平方米16.“动物园”的动物,“理发店”的工具、“娃娃家”的餐具等属于【】A.智力游戏玩具B.表演游戏玩具C.结构游戏玩具主题游戏玩具17.把玩具分为成型玩具和末成型玩具,其分类是依据玩具的A内部结构B.材料C形状 D.功能18.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反映细节特征的玩具及丰富多彩的半成品及废旧物品,促进其创造及合作意识的增强,这考虑的是哪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A.小班中班C.大班D。
婴班19.在常用的观察游戏的方法中,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的方法是A.扫描法B定点法C.追踪法D.综合图示法20.就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来看,哪个年龄班的观察重点在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冲突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21.儿童游戏的特质包括A.游戏是儿童的需要B.游戏是儿童的工作C.游戏是儿童的生活D游戏是儿童的权利F.游戏是儿童的专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韵,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A.强调游戏的社会本质,反对本能论B,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c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D.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E.主张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停滞不前23.布瑞恩,萨顿,史密斯根据游戏的内容,将游戏分为A.扮演游戏B.探索游戏C.尝试游戏D.造型游戏E.模仿游戏24.我国幼儿园实用的游戏分类中,主动性游戏包括A.操作性游戏B.音乐游戏C,建造性游戏D.想象性游戏 E.创作性游戏25.幼儿园根据各种材料辅助进行的表演分为A.桌面表演B.木偶表演C.影子戏表演D.小舞台区表演E.讲故事表演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翅上“V”错误的划上“X”,并改正错误。
26.我国学者刘焱认为,驱使儿童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及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7.从出生到2岁,儿童的游戏以亲子游戏及孤独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平行游戏,并逐渐结成稳固的游戏伙伴关系。
28.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儿童看到周围成人的活动,就把他模仿迁移到游戏中,强调游戏的社会情感诱因。
29.托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看慢节奏的儿童电视节目比看快节奏的儿童节目会引起更多的幻想游戏、专注品质和社会交往。
31.结构游戏在幼儿园中主要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包括故事表演、童话剧、歌舞剧等,幼儿在游戏中自己扮演角色,自娱自乐,不在乎有无观众。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32.简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33.简述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3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一般要求35.如何对玩具进行有效管理。
五.论述题20分36.结合实际分析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
37.说说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特点,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C 2. D 3. B 4 56. B 7. D 8. C 9A10C11. D 12. A 13.B 14 A15C16. D 17.C 18.C 19B20.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22. 23. 24.25.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26. (√)(4分)27.(√)(4分)28. (√)(4分)29. (√)(4分)30.(X)(2分)将“结构游戏”改成“表演游戏”(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1.5分)(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1.5分)(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1.5分)(4)游戏机会的均等性(1.5分)32. (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空间环境的创设药体现游戏性。
(2分)(2)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人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
(2分)(3)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八幼儿园教育,游戏不应该是孤立的、分割的,它应该以反映幼儿园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
(2分)33. (1)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2分)(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分)(3)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2分)34. (1)给游戏环境以清晰的边界和路线标注(1.5分)(2)规划通道和空置空间(1分)(3)划分不同的区域(1分)(4)扩大空间利用率。
(5)给儿童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1。
5分)35.(1)建立玩具的管理和使用常规(1.5分)(2)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1:5分)(3)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的玩具制度(1.5分)(4)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1.5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36. (1)情景讲述法(2.5分)教师将游戏中观察到的典型事例,以情景描述的形式提出来,供幼儿讨论,以便帮助幼儿将游戏中的错误经验及违反常规的行为纠正过来。
(2)绘画法(2.5分)指导教师在讲评游戏时,以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来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等。
(3)角色反串法(2.5分)教师在讲评游戏的时候,不妨大胆尝试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作为游戏讲评的主持人。
(4)点面结合法(2.5分)教师在讲评游戏的时候,根据部分幼儿对游戏情况的讲述,大概了解幼儿游戏的过程,然后对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纠正错误、分享成功的经验,以幼儿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注:各点有阐述才给全分)37. 特点(1)结构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持久性增强(1分)(2)能合作选取丰富多样的材料(1分)(3)建构技能日趋成熟V1分)(4)根据游戏情景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建构主题(1分?2.指导(1)培养独立建构的能力,并按要求机会、有序地进行构造(1分)(2)让儿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时,学习表现物体的细节和特征,会使用结构材料和辅助材料。
(1.5分)(3)在欣赏自己及同伴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
<1分)(4),鼓励儿童集体进行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确定规则,分工合作,开展大型结构游戏(1.5分)(5)提供适合大班幼儿特点的结构材料(1分)《学前游戏论》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一节游戏的定义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不论是何种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
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
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
他们主要从“游戏”与“工作”的根本差别来认识游戏的本质。
他们认为:游戏与工作是对立的。
社会学研究还认为,游戏的魅力在于它处于人生的像与不像之间。
像使游戏存在,而不像则使游戏超越于现实。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汉语中的游戏有随心所欲的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不同语言表达游戏的含义上存在着差别。
但是他们却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都同意游戏是与运动、动作相关的;游戏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游戏是无价值、不认真、不严肃的。
四、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人类学家着重研究人类生活的本质,认为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成大人的。
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儿童人类学家朗格威尔认为: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