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游戏论真题

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 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游戏的觉醒理论12.角色扮演13.形象玩具14.平行游戏策略15.表演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6.试分析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

17.简要分析游戏性体验。

18.试分析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

19.简述室内游戏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20.简述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活动应具有的外部条件特征。

22.在游戏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贯彻教育性的原则?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23.结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式或策略的理论,试分析案例中该教师所采用的指导策略。

案例:某大班角色游戏区,一幼儿正在玩开“出租车”(椅子)游戏。

因为老是做转“方向盘”一个动作,一会儿就有点烦了,东看西望的,没人搭理他。

这时,老师走过来:“唉,出租车师傅,我要到大观园商场,请开车把我送去吧。

”“好的,请坐好。

”孩子来了精神。

“哎,还有大的行李箱,能帮我搬上车吗?”“乘客”(教师)提出了要求,于是“师傅”把“行李箱”搬到了“车”(椅子)后头。

上车后,“乘客”又问:“我不知道怎么走,你知道吗?”“知道,要经过文化东路,历山路……”“师傅”果然很是尽职尽责、热情服务。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A.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关于儿童游戏的动机,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问接动机3.将儿童游戏分为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和操作性游戏等,这是【】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构成游戏的核心是【】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内容5.使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是【】A.场地的安排 B.玩具的提供 C.时间的保证 D.经验的丰富6布置活动区时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问的界限性7.切实实现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是【】A.合理安排游戏场地 B.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C.制定游戏教育计划 D.保证充分的游戏时间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常用的策略是【】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D.指导游戏策略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A.模拟构造 B.命题构造 C.图纸构造 D.自由构造10.在亲子游戏中,母亲倾向于和孩子玩【】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结构游戏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活动游戏理论12.游戏情节13.娱乐玩具14.合作游戏策略15.智力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简述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17.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18.简述在游戏教育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主体性的原则。

19.简述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及其教师的身份。

20.简述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实指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1.结合幼儿园游戏活动实例分析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22.什么是游戏常规?儿童游戏常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23.综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法的理论,试分析案例中该教师所采用的指导方法。

案例:孝师让幼儿做头饰,做好了以后可以戴到头上玩。

这个班里有个小女孩,是全班最小的。

她按照纸带上现成的印子粘好头饰后,戴到头上,发现头饰太大了,一下子滑到脖子上。

这时,她看着别的孩子已戴着头饰玩起来了,显得很着急;她用眼睛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但是老师没有走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对她笑着点点头。

老师的动作和表情使女孩明白老师不会过来帮她做,老师希望她自己解决。

女孩低下头继续摆弄头饰,她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老师,老师每次都报以微笑。

老师的关注使女孩坚持探索。

她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使头饰适合自己,摆弄了许久,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脸憋得通红。

她求助般地看老师。

这时,老师在远处用手对她做了一个“折叠”的动作,姑娘马上明白了,她把头饰的带子折叠了一小段,弄短了,高兴地把它戴在脖子上。

老师在远处朝小女孩笑着点了点头。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儿童的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角色扮演的发生、发展路线是【】A.角色意识一角色行为一角色认知B. 角色行为一角色意识一角色认知C.角色认知一角色行为一角色意识D.角色意识一角色认知一角色扮演5.“小药瓶”是【】A.非专门化玩具 B.主题玩具 C.专门化玩具 D.智力玩具6.幼儿园游戏教育实施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直观性原则 B.生活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7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或扮演同一个角色,但不与儿童交往,这是采取【】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C.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8. 婴儿的游戏种类中,不常开展的是【】A活动性游戏 B.感官游戏 C.智力游戏 D.角色游戏9.角色游戏的支柱是【】A角色扮演 B.游戏主题 C.想象活动 D.游戏材料10.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A.任务 B.玩法 C.结果 D.规则二、名词解释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I5分) 11.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12.专门化玩具13.教育游戏化14. 角色游戏15.亲子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简述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

17.简述幼儿游戏活动应具有的外部条件特征。

18.简述影响儿童游戏的儿童伙伴因素主要有哪些。

19.简述好玩具的一般标准。

20.简述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21.试分析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

22.举例说明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23.结合所学的幼儿角色游戏评价的有关理沧,试评价案例中该幼儿的游戏行为水平。

观察对象:刘睿康男 5周岁观察记录:当老师宣布小朋友可以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后,他跑到玩具柜那儿,伸手从台面上取下一顶军帽戴在自己的头上,并用双手握住帽檐在头上转动了几下。

接着又走到放着一筐胶粒的玩具柜边,用几个两孔的胶粒拼搭成了一个“手枪”形状的物体.并插进了自己的裤子腰带间,用右手拍了拍。

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老师问他:“你今天玩什么游戏?刚才插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他很得意地回答老师:“枪,我玩警察。

我是等察。

”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就开始在场地上走来走去,眼睛还不停地扫视着。

过了一会儿,他走到肯德基柜台前,不说一句话,自己拿起了“土豆泥”盒子,张开嘴假装吃了一下,又放了回去.接着又拿另一盒,做了同样的动作,这样的动作他重复做了五次,然后离开又开始在场地上走来走去,直至游戏。

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