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探索认知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合作自学,感情朗读,想象练说等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自由组合,分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协作精神。
3、巩固总结部分,利用多媒体再次出现的黄山风光课件,让学生再次感受,并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为画面配音,既帮助巩固、深化了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各类教学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中的优势或在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教学中的不足或在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非投影视觉媒体
使用方便,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制作成本低,易于分类、保存、修改和分发。
印刷制作的周期较长,信息不能及时迅速传播。不能表达运动的画面。文字表达,抽象程度较高,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静止图画是平面的,不具有三维性。
5.从能否及时反馈信息来看,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类。
6.从传递信息与现实事物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实物型、模拟型和符号型等三类。
7.从使用者对媒体的可控性来看,可分为可控型、基本可控型和不可控型三类。
8.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辅助媒体和学生自学媒体。自学媒体是指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可进行自学的媒体。
如何选择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的问题
教学媒体的选择过程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教学媒体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如何做到教学媒体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教学媒体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有什么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的运用”。本节课首先通过让学生选择“奇”的解释,理解了它在课题中的含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给奇石配画”将语文学科向其它学科的渗透,用口头和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增强了趣味性,适应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自学检测练习”由于设计了辅助性语言,降低了表达的难度,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该练习。
9.按媒体呈现的形态,罗纳德•安德森(Ronald.H.Anderson)将媒体分为10大类:
听觉媒体、印刷媒体、听觉-印刷媒体、静止图像投影媒体、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活动视觉媒体、有声活动视觉媒体、实物媒体、人类与环境的资源、计算机。
10.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综合媒体等5类。
2、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媒体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教学媒体概念
教学媒体特性
教学媒体的类别
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它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在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点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媒体使用目标;
(2)选择媒体类型;
(3)选择媒体内容。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激的符号。选择媒体内容可通过选编、修改、新制三种途径进行。
教学媒体的特性:
1.表现性。
2.重现性。
3.接触性。
4.参与性。
5.受控性。
1.按照媒体使用时用“电”与否,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2.按照媒体的制作方式,可分为印刷和非印刷两大类。
3.按照媒体的物理性能,可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等4类。
4.从传递信息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有限接触和无限接触等两类。
电影制作费用高。学习者不能在行为上参与教学活动,比较被动、消极。设备可能出现故障。
综合媒体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储存能力能够将学生过去的操作行为记录下来,在计划下一步学习时使用。能够进行个别化教学。更多的信息资源可以很容易地由教师和学生使用和支配。
购置硬件的费用比较贵。使用及保养的困难。缺乏高质量的教学软件。按照计算机所安排的程序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事先接受有关计算机技术的培训。
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包括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化解教学难点)。
(3)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不是所有的媒体都符合任何学科、任何内容的教学。教学媒体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成败和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
投影视觉媒体
价格便宜,重量轻;易于操作、管理和贮藏。便于大量复制、分发。编制简单,易于掌握。
幻灯片易污损。室内光线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一般不用于个别化学习。
听觉媒体
材料很多。录音机便于各种场合的学习。可促进更有效地学习。
听觉材料的表述顺序基本上是固定的。信息是单向传播的。
视听觉媒体
能增加对学生的感染力。演示实验或实验情境节省了学习时间办手抄报的作业,实现了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经过课堂的学习,对此项作业,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办手抄报开阔了眼界,学生了解了许多课文中没有介绍的关于黄山风光的知识。初步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直观感知,学生对基本知识都能掌握。
通过课件的演示,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1、根据教材特点,导入新课部分,请学生欣赏黄山风光的课件:一阵悠扬的古曲引出了一轮朝阳,勾勒出黄山群峰的轮廓,各种姿态的松树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依次出现仙桃石、猴子观海……
课件把多媒体的一系列元素包括视频,音频,动画,文本优化组合成一幅科学、准确、美观、丰富多样的景观画面,使学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同学们情不自禁的惊叹,自然显露的微笑中,反馈出学生的心灵深处,泛起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涟漪,为下面的学习开拓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