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15
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研究
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 一次或 小时内多次给予 •动物 动物 •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 •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 •判断安全范围 判断安全范围
2010-11-4
17
急性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研究
最大无反应剂量
未见反应剂量( 未见反应剂量(NOEL)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 未见不良反应剂量( 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 Effect Level
2010-11-4 22
局部用药特殊毒性研究
刺激性 给药部位的可逆性炎症改变 过敏性(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过敏性(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异常或病理性的
Ⅰ型,快发或速发过敏型,IgE介导 快发或速发过敏型, 介导 Ⅱ型,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IgG介导 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 介导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gG、IgM介导 、 介导 迟发型或结核菌素型, 淋巴细胞介导 Ⅳ型,迟发型或结核菌素型,T淋巴细胞介导 光敏性 光毒性(光刺激性) 光毒性(光刺激性) 光过敏性(光变态反应) 光过敏性(光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溶血性
8
一般药理学( Pharmacology) 一般药理学(General Pharmacology)研究
对主要药效学( 对主要药效学(Primary Pharmacodynamic) ) 作用以外的广泛的药理学研究 次要药效学( 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 ) 安全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 ) 安全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间、性质、程度及其可逆性 性质、
2. 确定临床监测的安全性参数 3. 推算人体使用的安全起始剂量以及随后的剂
量递增方案
2010-11-4
4
一般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品种特点 品种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大限度暴露毒性( 最大限度暴露毒性(如果临床上存在某些方面的安全 性担忧时则应进行该方面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性担忧时则应进行该方面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执行GLP 执行 毒性暴露结果向临床过渡,利弊权衡 重在“ 毒性暴露结果向临床过渡,利弊权衡——重在“评价” 重在 评价” 药理毒理研究的整体性、综合性、 药理毒理研究的整体性、综合性、阶段性 说明书: 严进” 说明书:“严进”、“宽进” 宽进”
2010-11-4
26
免疫毒性研究
评价潜在的免疫原性
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免疫复合物形成 间接引起生物活性分子释放
病理毒性(结合在长毒中观察) 病理毒性(结合在长毒中观察)
淋巴器官称重 血液学,血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学, 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
2010-11-4
27
免疫毒性研究
2010-11-4 5
何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何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ASE(要素) CASE(要素)
产品的设计思路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活性特点 安全性担忧 相关动物 免疫原性 临床适应症、 临床适应症、用药人群 临床用药周期 已有相关安全性信息 技术、 技术、经济可行性等等
2010-11-4
相关动物 给药途径 剂量 毒代动力学——药代研究在毒理学研究的延伸 药代研究在毒理学研究的延伸 毒代动力学 阶段性——以不同给药期限的长期毒性研究来 以不同给药期限的长期毒性研究来 阶段性 分别支持药物进入Ⅰ 期或Ⅲ 分别支持药物进入Ⅰ 期、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 (生产) 生产)
2010-11-4 20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脾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影响( 对脾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影响(体液免疫功能 HMI) HMI)——溶血空斑试验 溶血空斑试验 对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影响(DTH,细胞免疫功能 对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影响(DTH, CMI) 放免/DNFB CMI)——放免/DNFB二硝基氟苯 放免/DNFB二硝基氟苯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有丝分裂原(PHA,ConA, LPS,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有丝分裂原(PHA,ConA, LPS, PWM) PWM)刺激成淋巴细胞化作用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 细胞活性测定
2010-11-4
9
一般药理研究的特殊情况
追加的 补充的 可免做的
2010-11-4
10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在体内的处置, 药物在体内的处置,ADME的过程及特点 的过程及特点 吸收( 吸收(Absorption) ) 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 ) 代谢( 代谢(Metabolism) ) 排泄( 排泄(Excretion) )
2010-11-4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
动物 剂量 多次给药
药代动力学研究 组织分布研究
生物样本的药物测定方法
色谱法 放射性核素标记法 免疫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
2010-11-4
14
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法学确证
选择性 灵敏度 准确度 精密度 重现性 稳定性 标准曲线——质控样品 标准曲线 质控样品
2010-11-4
18
急性毒性研究试验方法
最大耐受量法 最大耐受量法 最大给药量法 半数致死量(LD50)法 半数致死量(LD50) (LD50 固定剂量法 上下法(阶梯法,序贯法) 上下法(阶梯法,序贯法) 近似致死剂量法 累积剂量设计法(金字塔法) 累积剂量设计法(金字塔法)
2010-11-4 19
长期毒性研究 长期毒性研究
空白、溶剂、阳性对照 空白、溶剂、 S9代谢激活 代谢激活
啮齿动物(小鼠) 啮齿动物(小鼠)微核试验
阴性及阳性对照
2010-11-4 29
生殖毒性研究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Ⅰ段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雌性受孕、分娩、活胎与死胎、外观、 雌性受孕、分娩、活胎与死胎、外观、骨骼与内脏等 雄性生育能力
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 Ⅱ段 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 胚胎毒性和潜在的致畸性 围产期毒性试验 Ⅲ段 围产期毒性试验 子代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不同
生物制品
科学的, case-by-case” 1. 科学的,“case-by-case 的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小分子化合物
大多数品种的研究内容相似 通过代谢来选择相关动物 要求采用啮齿和非啮齿类动 物进行试验 通常没有免疫原性 要求进行遗传毒性研究 要求进行代谢研究 要求进行两年的致癌性试验 有仿制品
2010-11-4
30
致癌性研究
创新药 短期致癌试验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小鼠肿瘤诱发试验
长期致癌试验
2010-11-4
31
药物依赖性研究
具有精神神经作用的药物需要提供 身体依赖性试 镇痛药、 镇痛药、镇静催眠药 催促试验 诱导试验 自然戒断试验或替代试验 精神依赖性试验 自身给药
2010-11-4 32
CASE(评价) CASE(评价) 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阶段性 试验设计 结果评价
6
药理学研究
主要药效学研究
体内和体外两种以上实验方法, 体内和体外两种以上实验方法,其中一种必须 是整体的正常动物或模型动物 空白对照及已知阳性药物对照 作用机制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
2010-11-4
支持临床疗程超过2 周的药物II 期和III 支持临床疗程超过 周的药物 期和 期临床试验所需动 物长期毒性研究的最短给药期限
Hale Waihona Puke 2010-11-421
检测指标
常规指标(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 常规指标(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 血液学指标 :10项 项 血液生化学指标 :12项(非啮齿类 项) 项 非啮齿类16项 尿液分析指标: 项 非啮齿类) 尿液分析指标:9项(非啮齿类) 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及眼科检查( 齿类) 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及眼科检查(非啮 齿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脏器系数: 项 脏器系数:12项 组织病理学检查: 项 非啮齿类33项 组织病理学检查:30项(非啮齿类 项) 恢复期
设计思路 通过药理作用来选择相关动物 可采用一种动物 免疫原性非常重要 遗传毒性通常不要求 代谢研究通常不要求 两年的致癌性试验通常不要求 没有仿制品? 没有仿制品?
2010-11-4
33
2010-11-4
34
经皮给药
豚鼠最大化试验( 豚鼠最大化试验(GPMT) ) Buehler试验(BT) 试验( ) 试验
吸入给药
豚鼠吸入诱导 刺激试验
皮肤光毒性试验 皮肤光过敏性试验 阳性和阴性对照
2010-11-4 25
溶血性
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 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 分光光度法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视情况) 阳性对照(视情况)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 半衰期( 半衰期(t1/2) ) 吸收速率常数( ) 吸收速率常数(Ka) 消除速率常数( ) 消除速率常数(Ke) 峰浓度( 峰浓度(Cmax) ) 达峰时间( 达峰时间(Tmax) ) 表观分布容积( ) 表观分布容积(Vd) 清除率( ) 清除率(CL) 生物利用度( ) 生物利用度(F)
最小毒性反应剂量 最大耐受量( ):Maximal Tolerance Dose 最大耐受量(MTD): ): 最小致死剂量( ):Minimal Lethal Dose 最小致死剂量(MLD): ):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LD5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