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知识整合
知识点一:重庆谈判
一、目的: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争和平,揭阴谋。

美国:帮助国民党消灭共产党。

二、时间:1945年8月28日
三、地点:重庆
四、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五、结果:国共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在重庆签订《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六、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向中国人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3、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知识点二:内战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1、时间:1946年6月
2、标志:国民党军队公然进军中原解放区
二、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1、战术:运动战即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2、战果:经过8个月,歼敌70多万
3、意义: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三、谁谁敌人的重点进攻:1、时间:1947年3月
2、国民党将领:胡宗南
3、国民党军队:25万
4、中共将领:彭德怀
5、战术:蘑菇战
6、进军地区:陕甘宁边区
7、主要战役:青化砭、蟠龙镇、羊马河、沙家店。

8、中共态度:主动撤离
9、进军陕甘宁边区的目的:消灭中共首脑机关和陕甘宁边区人民解放军
10、国民党失败的原因:1)人民解放军运用蘑菇战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2)国民党占领延安等地反而使国民党背上了沉重包袱,兵力分散
四、战略反攻:1、事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时间:1947年6月底
3、指挥:刘伯承、邓小平
4、军队:晋冀鲁豫野战军
5、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五、渡江作战:1、开始标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军队:第二、第三野战军
3、指挥:刘伯承邓小平(2)陈毅粟裕(3)
4、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5、战果: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5月15日武汉三镇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
六、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正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2、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人心所向;
3、人民解放军将士的英勇奋战;3、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七、国民党失败的原因: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2、经济崩溃,物价暴涨;3、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4、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5、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八、三大战役

称时间
作战
地区
参战
部队
指挥战术
歼敌、
改编
人数
歼灭和俘
虏敌指挥

意义备注

沈战役1948.9.12
1948.11.2
锦州
沈阳
长春
东北
野战

林彪
罗荣桓
关门打狗
(先打锦州
后克沈阳)
47万
余人
范汉杰
廖耀湘
解放东北
全境
国民
党主
力基
本被
消灭,
大大
加速
了人
民解
放战
争在
全国
的胜





1948.11.6
1949.1.10 徐州
碾庄
双堆

陈官

华东
野战

中原
野战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中间突破
各个歼灭
(徐州为中
心,向四周进
攻)
55.5
万余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
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
中原广大
地区基本
解放;
为解放长
江以南各
省奠定了
基础
1、是三大战役
中规模最大的一
次战役(以徐州
为中心,东起海
州,西讫商丘,
北接临城,南达
淮河)
2、陈毅说:“淮海
战役的胜利是人
民群众用小车推
出来的”




1948.11.29
1949.1.31 北平
天津
新保

石家

华东
野战

华北
军区
两个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围而不打
隔而不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52万
余人
陈长捷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中国民
党将领傅作义,
率军和平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
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