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传统教育课《李清照》教学设计

文化传统教育课《李清照》教学设计

文化传统教育课《李清照》教学设计
银山实验学校刘明芝
教材分析
《李清照》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科书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学习本框题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你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思想,品格,你还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种心长的教诲,在本框题会感受到中国人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思感情,
学生分析
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也要备好学生,下面我对本节课的学情进行分析:从知识能力上看,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过,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辨和实践能力,为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从学习心理上看,作为初中学生,他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敢于提出问题,对事物具有新鲜感,同时,他们由于缺乏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
教学目标:
1.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体会李清照词中思想感情。

3.比较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风格。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李清照词中思想感情。

2.比较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

在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人类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孟子》等,这些著作对中华文化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出生在齐鲁大地上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二.走进作者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件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一)教师交流阅读诗词方法
1.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2.品读词作,体会情感。

3.诵读词作,读出真情。

三.进入主题(前期作品介绍)
——赏析《如梦令》
(一)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二)阅读译文,品味词作,体味感情。

1、词寥寥数语,却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委婉的表达作者怜花、惜花之情,以景衬托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
(三)诵读词作,读出真情。

(四)小结: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做,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

四.后期作品(后期作品介绍)
——赏析《声声慢》
(一)、背景
(二)、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三)、阅读译文,品读词作,体味感情。

1、联系词人生活遭遇。

(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2、抓住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向。

4、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5、借“酒”浇愁,用“风”渲染愁情
(四)诵读词作,读出真情。

(五)拓展阅读
李清照堪称“中国第一女词人”。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他的其他作品,《永乐遇》《醉花阴》《一剪梅》体味它的思想,精彩的诵读或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让听众沉浸其中,深受感染。

教学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李清照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我眼中的李清照。

教学总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学生要不断的学习中国文化,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贯穿新课程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主要围绕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这一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片、视频设置读练,激发学生思维,讲清重难点,让学生真实感受并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未来该如何发展,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2018/9/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