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证券投资的风险

个人证券投资的风险

个人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分析个人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两种风险,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主要有:(1)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投资者实际收益率的不确定。

证券市场是企业与投资者直接融资的场所,因而社会货币资金的供给总量成为决定证券市场供求状况和影响证券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当货币资金供应量增长过猛,出现通货膨胀时,证券的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动然而,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一段时期以后,它便会使股票价格走势逆转,并给投资者带来负效益投资者开始抛出股票,转而寻找其他金融资产保值的方式,所有这些都将使股票市场需求萎缩,供大于求,股票价格自然也会显著下降。

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贬值,抛售股票得到的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2)利率风险,这里所说的利率是指银行信用活动中的存贷款利率。

由于利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它会经常发生变动,从而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

一般来说,银行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基本目的,是获取收益,在收益率相同时,他们则乐于选择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股票投资,所以,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上升,资金就会从证券市场流出,从而使证券投资需求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投资收益率因此减少;第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后,信贷市场银根紧缩,企业资金流动不畅,利息成本提高,生产发展与盈利能力都会随之削弱,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3)汇率风险,汇率与证券投资风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这就会引发股票价格的涨落。

本国货币贬值的效应正好相反;二是对于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动也可能引起资本的输出与输入,从而影响国内货币资金和证券市场供求状况。

(4)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给证券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意外收益或损失。

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会给证券市场的运作以及股份制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如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等,莫不如此。

(5)社会、政治风险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保证,对证券投资者来说也不例外。

倘若一国政治局势出现大的变化,如政府更迭、国家首脑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国内出现动乱、对外政治关系发生危机时,都会在证券市场上产生反响。

此外,政界人士参与证券投机活动和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一类的政治、社会丑闻,也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构成很大威胁。

像80年代日本出现的"利库洛特事件",其影响面如此之广、影响时间如此之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6)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

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

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

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

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非系统风险:(1)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

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

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

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

公司的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工资、折旧、材料等所有营业开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是公司的营业收入。

从营业收入中再减去税款和必要的金融支出,例如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利息,剩余部分才是可用于股息支付的收入。

由于这一收入被用于股息支付,并且对于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判断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变程度在决定股东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

如果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本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则它没有利息支出。

而对于任何采用举债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的公司,由于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其营业收入的变动将引起股东净收入的更大变动。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

一种股票在不作出大的价格让步的情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

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风险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

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资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

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资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作出很大牺牲。

当投资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井。

(3)操作性风险,在同一个证券市场上,对待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同投资者投资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盈利丰厚,有的亏损累累,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投资者不同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操作技巧造成的。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差异,称作操作性风险。

操作性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投资决策是人的主观行为,客观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都得由人来评判其是与非,决定是否参与及如何参与股票投资。

如果说基本因素是从"质"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市场因素是从"势"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那么,心理因素可以说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人气"。

我们可以把引起股票投资风险的心理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心理倾向变化;一类是投资者个人心理倾向变化。

所谓市场主导心理倾向,是指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人对行情的看法。

看法有时悲观,有时乐观,但只要一成气候,单个投资者往往会被卷入其中,即便这种"气候"是投机因素或谣言搅和起来的虚假现象也在所难免。

在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素质不高,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大批散户就会捕风捉影,闻风而动,大量抛出或购入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场气氛。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内容比较复杂,比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从众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和赌徒心理等等。

怎样规避风险呢?(1)首先要做好第一步,开源节流做一个储蓄,市场上最强的是风险现在所有投资者去银行买产品首先看风险级别是多少?现在大部分人已经逐渐有这个意识,到底过往去冲投资最前线的价值有多大,经过我过往投资五年下来,是否可以买到一套别墅呢?甚至将投资成为自己下半生的职业。

在投资中首先是要开心,第二是要在投资之前你将理财规划和经济收益分开两部分,尽量不要将两部分放在一起。

1、减少交易次数,降低交易成本。

2、坚持价值投资,看好业绩比较好、分红较大方、盘面比盘大的股票。

3、波段操作。

股票是有周期性的,做好止损与切莫太贪婪。

4、回避波动较大的股票,累似重组、ST、增发类股票风险性也较大。

5、投资政策扶持类、能源、资源、基础类的股票、这类毕竟是有限的。

2、正确认识证券市场的风险证券市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高级组织形态---虚拟经济的表现。

之所以称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是因为证券价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不确定性,这是由证券的本质及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A、证券的本质决定了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

从本质上说,证券是一种价值符号,其价格是市场对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货币折现,受到政局、利率、汇率、通胀、行业背景、公司经营、投资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估计,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以它为交易对象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具有高风险性。

B、证券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证券价格的波动性。

各国证券市场历史表明,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上下的波动过程,实际也是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过程,市场参与者利益不同,内部运作机制各不相同,不同的时间段,带来不同的价格平衡。

C、投机行为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证券市场的运作过程中,投资与投机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并且虚似经济的不确定也允许投资与投机的转化。

资本总是追逐利润的,投机资金的进退加剧了市场价格波动。

当投机行为超过正常界限,变成过度投机,则市场风险突现。

D、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证券市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任何重大政治、经济事件都可能触发危机,对市场中的所有风险因素难以全面把握、控制。

3、证券市场风险的种类投资者向证券市场投入资金,买入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一般的出发点是期待获得高过同期储蓄利息的投资收益回报,然而无论是成熟股市还是新举市场,价格波动总是客观存在的,投资者有可能在盲目投资之下,出现高位买进股票而股价下跌市值受损的局面,收益率未必能如最初所愿。

低买高卖是理想的投资操作,然而在经济形势变化、趋势转向、公司基本面变化之际,投资者信心受挫而出现高买低卖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对市场规则的不了解、对交易制度未尽心,也可能出现证券交易过程中蒙受不白之损失的情况。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现存的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和分类。

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和非市场风险(又称非系统风险)两种。

系统性风险成熟的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政局的变化,汇率的波动,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

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证券保值,这就是系统风险的原因所在。

系统性风险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类:a、政策风险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证券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产业政策的变化、税率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债券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

因此,每一项经济政策、法规出台或调整,对证券市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市场整体的波动。

b、利率风险一方面,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资金也有利率成本,利率变化意味着成本的变化,加息则代表着企业利润的削减,相关证券的价值反映内在价值,必然会伴随着下跌;另一方面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在收益率方面往往有一定的标准和预期,一般而言,资金是有成本的,同期利率往往是参照标的,当利率提升时,在证券市场中寻求回报的资金要求获得高过利率的收益率水平,如果难以达到,资金将会流出市场转向收益率高的领域,这种反向变动的趋势在债券市场上尤为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