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9课 蜻蜓飞飞》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9课 蜻蜓飞飞》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9课蜻蜓飞飞》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蜻蜓飞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
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

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充分发挥
想象和创造,运用线条和色彩的手法表现蜻蜓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和色彩的手法表现蜻蜓的美丽。

三、教学策略
在小学美术课中,创作画占有一定的比重,从造型色彩等方面都跟小学
生的心理紧密联系,明显地表现出活泼、自然、童趣。

创作画的造型、线条、色彩反映学生自身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体现他们自己对生活美的发现和感受。

针对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各种方式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掌握知识。

教师运用直观的演示,学生可
以更清楚地学习创作方法。

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激趣导入──讲解分析──欣赏交流──创设情境——演示方法──欣赏提升——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探究用线用色
创作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乐于用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四、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猜一猜:小飞机,纱翅膀,斗大眼睛照前方,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语抓住了蜻蜓的外形特征,所以我们就能猜出来,这节课就来画一画
蜻蜓。

导出课题:《蜻蜓飞飞》。

激趣导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2. 讲解分析
重点讲解蜻蜓的结构:头部,有上有两只很大的复眼。

胸部,有两对薄薄的
纱翅膀,而且是对称的,有六条腿,每条腿前端有钩子,可以落在任何地方。

腹部,细长呈竹节状。

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以及对称的特点,为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3. 欣赏交流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欣赏美丽的蜻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样是为了后面绘画创作奠定一个基础。

4.创设情境
老师自己变成一只大蜻蜓,飞到了池塘、校园、花园等地方,看到了不
同的情景,重点引导学生加深了解蜻蜓的世界,为后面的绘画创作创设了一
个情景,能够很好地表现蜻蜓的美丽。

5. 演示方法
教师演示用线条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结合前面讲解的知识,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画上背景。

教师演示蜻蜓的画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绘画创作方法。

6.欣赏提升
欣赏课件给出的学生作品和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同学们用丰富的线条表
现了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画的很详细,表现了蜻蜓的动态,用多彩的颜色画
出了飞舞的蜻蜓。

通过欣赏作品,说自己的想法,开阔学生思路,同时激发
学生创作欲望。

7. 联想创作
作业要求:
(1)创作一幅以蜻蜓为题材的作品。

(2)用丰富的线条和多彩的颜色来画出蜻蜓飞飞的画面。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五、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六、课后拓展
课件播放剪纸、泥塑、刺绣、卡纸制作立体的蜻蜓,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后尝试用折、剪等方法,制作半立体或立体造型的蜻蜓,让它“飞”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