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黔中水利枢纽导截流施工组织设计

黔中水利枢纽导截流施工组织设计

10年一遇
253
1196.3
2012年5月~2012年10月
坝体临时拦洪度汛断面挡水,右岸导流隧洞导流
50年一遇
洪水标准
2140
1242.01
2012年11月~2013年4月
上下游围堰挡水,右岸导流隧洞导流
10年一遇
253
1196.3
2013年5月~2013年10月
坝体挡水,右岸导流隧洞导流
100年一遇
1
上游围堰截流戗堤
1.1
块石料
m3
450
1.2
石渣料填筑
m3
5010
2
下游围堰截流戗堤

6265
2施工总体布置
2.1施工道路布置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道路布置情况,上游围堰部分截流料从左岸3号弃渣场经5号支线路运输,运距约1.5-2km,其余材料从左岸2号堆渣场通过右岸3号干线运输,运距约3.0-3.5km;下游围堰、截流戗堤材料从左岸2号堆渣场经3号干线路运输,运距约2.5-3.0km。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2-1施工导流平面布置示意图。
1.3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主要工程量见表
表量
备注

上游围堰
1
石渣填筑
m3
21255
2
C10盖重混凝土
m3
42
3
上游围堰高压旋喷防渗墙
m2
616

下游围堰
1
石渣填筑
m3
26961
2
C10盖重混凝土
m3
57
3
下游围堰高压旋喷防渗墙
m2
936

截流戗堤
3)2011年10月22日到2011年10月25日,完成上游戗堤填筑,10月26日大坝截流;
4)2011年10月27日到11月25日,上下游围堰填筑及防渗墙施工完成。
5)2011年11月26日到2011年12月5日,完成大坝基坑的初期抽水。
6)2011年11月26日到2011年12月25日,完成大坝基坑1200m-1173.2m段开挖作业施工。
7)2012年1月1日开始大坝填筑;
1.2上、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实际地形地貌,上游围堰处河谷断面呈宽“U”字型,两岸基岩裸露,岩层产状为300~320°∠25~30°,横向坡谷,边坡总体稳定,地形坡度在50°左右。围堰轴线处河谷宽25~35m,水深1~3m,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及少量崩塌块石,厚度4m,透水性极强,必须做防渗处理;下伏基岩为T1yn3灰色薄~中厚层灰岩,强风化深5~8m,河床砂卵砾石层及强风化基岩透水性强,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 K=10-1~10-2cm/s,属于强透水层,强风化基岩吕荣值多大于5Lu。
导截流施工组织设计
1.概述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水源工程由大坝枢纽工程大坝、开敞式溢洪洞、泄洪放空洞、平寨电站、取水系统等永久建筑物组成。大坝枢纽工程位于三岔河中游六枝与织金交界的平寨河段,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3492km2,平寨水库正常蓄水位1331.0m,死水位1305.0m,总库容10.89亿m3,属大⑴型水库,大坝右岸设平寨电站及发电取水系统,电站装机136MW,左岸设取水系统及渠首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62.7m;大坝、开敞式溢洪洞、泄洪放空洞、灌溉及供水取水口、发电取水口为1级建筑物,发电引水系统及厂房、灌溉取水隧洞、渠首电站等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
3.1导流方式、标准
本工程采用的导流方式、各阶段导流标准见表3-1。
3.2导流建筑物布置
导流建筑物包括导流隧洞及上、下游围堰。
图3-1 上下游围堰施工程序示意图
表3-1导流标准及方式表
导流时段
导流方式
洪水标准
流量
(m3/s)
上游水位
(m)
2011年11月~2012年4月
上下游围堰挡水,右岸导流隧洞导流
3截流前后主要项目施工规划
根据总进度计划及大坝枢纽工程施工规划,导流工程截流前后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截流前截流材料及设备人员等资源准备、2011年11月完成上下游围堰截流戗堤合龙、上下游围堰的填筑、围堰防渗墙高压旋喷灌浆施工以及大坝基坑进行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等项目,根据合同文件及工程施工实际,截流前后导流工程主要项目施工程序安排见图3-1所示;导流工程基本完成后即开始河床段大坝坝基土石方开挖、大坝趾板及下游延长段混凝土浇筑以及大坝坝体填筑等项目施工。
洪水标准
2390
1245.8
3.2.1右岸隧洞导流:
导流隧洞布置于右岸,全长894m,城门洞型,净断面尺寸(宽×高)为7.5×10.0m,中心角120°,进口底板高程1188.0m,出口底板高程1185.0m,底坡坡降0.336%。右岸隧洞导流工程目前已经完建。
3.2.2上游围堰:
上游围堰布置于面板坝坝轴线上游约420m,围堰堰型采用土石围堰,堰顶长约41m,顶宽4.0m,迎水坡坡比为1:1.75,背水坡坡比为1:2.0,设计堰顶高程1198.5m,围堰高11.9m,填筑石渣料为21255m3。堰基及堰体均采用高压旋喷灌浆防渗。高压摆喷灌浆防渗施工平台高程为1198.5m。上游围堰型式见附图3-2上游围堰及截流戗堤横断面图所示。
下游围堰处河谷断面呈宽“V”字型,岩层产状为320~330°∠45~55°,为横向坡谷,边坡总体稳定,地形坡度在30~60°左右。围堰轴线处河谷宽25~35m,水深1~4m,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及少量崩塌块石,厚度6.5m左右,透水性极强,必须做防渗处理;下伏基岩为永宁镇第一段第二层灰色中厚层灰岩间夹极少量薄层泥质灰岩,强风化深4~6m,河床砂卵砾石层及强风化基岩透水性强,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 K=10-1~10-2cm/s,属于强透水层,强风化基岩吕荣值多大于等于10Lu。
1.1施工导流主要工程项目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水源工程大坝枢纽工程的施工导流工程项目包括:大坝截流、导流及挡水建筑物(上、下游围堰)填筑、度汛、基坑排水等工作内容,以及主体工程施工期导流工程的运行和维护。
截流前后的形象进度及工作安排:
1)2011年8月31日,左右坝肩开挖至1200m(河床水面)高程;
2)2011年10月17日到10月24日,导流洞进出口围堰拆除。
2.2施工供水
上下游围堰施工用水由A区高位水池供水。
2.3施工供电、照明
上游围堰填筑施工照明、上游围堰高压旋喷施工用电、上游基坑抽水用电主要布置在上游索桥右岸桥头处的由3号供电点承担。高程1247m,电力变压器容量315KVA,电源直接从10kv高压供电线路接入。
下游围堰处施工抽排水施工用电由布置在大坝下游5号支线公路旁溢洪洞和泄洪放空洞出口之间施工平台的7号供电点承担。高程1230m,变压器容量1250KVA,从下游10kv高压供电线路接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