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疗案例

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疗案例

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疗案例
篇一:中诊案例
1.韩某,男,56岁。

腰痛浮肿两年,初为面肿,后下肢亦肿,近三个月来,水肿向全身发展,并感到少气懒言,食少腹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无发热,小便少,大便溏烂,五更泄泻,舌质淡白,苔黑腻而滑,脉沉细无力。

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阴水—脾肾阳虚,水湿不化。

分析:脾之运化需靠肾阳的推动。

肾阳不足,命火衰微,则如釜底无薪,脾运失健。

少气懒言,食少腹胀,大便溏烂为脾运失运化之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为肾失温煦之征。

水为阴邪,其本在肾,水唯畏土,春制在脾,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泛滥肌肤,故为尿少水肿,肾阳不振,胃关不固,故为五更泄泻。

脉沉细无力为虚寒之象,苔黑为寒极似水,而舌淡苔滑腻,可判为寒湿而非实热。

2.仇某,女,34岁。

患者于近两周内,自觉右侧胸痛,五日来咳嗽,吐白泡沫痰,并伴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胸闷气短,故来诊。

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右侧胸胁痞闷作痛,咳时加剧,纳谷欠馨,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且有滑象。

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饮证(外感风邪,饮停胸胁)
分析:患者病已两周,初起右侧胸痛,为饮停胸胁,气机阻滞。

五日来,恶寒发热,汗出头痛,系外感风邪之表证。

肺主皮毛,风邪犯表,肺气不宣,又兼饮停胸胁,故见胸闷气短,胸胁痞闷作痛。

邪犯脾胃,故纳谷不馨。

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滑,为水饮内停之象。

3.
张某,男,19岁,学生。

前几天因气候突变,出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症。

昨日起体温上升至39.5℃,咳嗽加剧。

就诊时见高热,咳喘胸闷,气粗,痰多色淡黄而黏,不易咯出,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写出证名,证侯分析。

辨证:痰热蕴肺证
分析:因外感风寒,肺卫失宣而出现恶风寒,发热,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风寒犯肺证的表现。

现寒从热化,邪热炽盛,故见高热;热邪迫肺,炼津为痰,肺失宣降,则咳喘胸闷,气粗,痰多色淡黄而黏,不易咯出;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思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壅肺之征。

4.
王某,男,32岁,农民。

2年前因受寒,出现咽喉疼痛而突然眼睑浮肿,继则全身皆肿,曾住院两次,水肿仍反复发作。

近半月来腰以下肿明显,按之凹陷,面色淡白,四肢不温,畏寒,神疲,腰膝酸冷,久不欲食,食后腹胀,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写出证名,证侯分析。

辨证:脾肾阳虚证
分析:患者2年前因风寒犯肺,风水相搏,从头面开始引起全身性水肿,病情迁延,伤及脾肾。

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湿泛滥,则腰以下肿明显,按之凹陷,小便不利,阳虚失于温煦,则面色淡白,四肢不温,畏寒,神疲;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失于温养,则腰膝酸冷;脾阳虚,失于运化,则久不欲食,食后腹胀;舌淡胖,苔白滑,脉弱,为脾肾阳虚之征。

5.
林某,男,42岁遗精三年余,每周2-3次,并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口燥咽干,经常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此为何证?并作简要病机分析。

辨证:心肾不交证
分析:心肾阴虚,虚火上扰心神,见心烦少寐,惊悸多梦;肾阴不足,骨髓不充,脑髓失养,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火内炽,扰动精室,见遗精;口燥咽干,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6.
朱某,男,36岁,公务员。

右胁下疼痛反复发作4年,前晚与朋友聚会,饮酒过多,右胁下疼痛反复再度发作,剧痛难忍,前来门诊。

现见右胁下灼痛,持续不解,痛剧难忍,厌食腹胀,口苦,泛恶欲呕,便溏不爽,日行2-3次,寒热往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证名,证侯分析。

7.
王,男, 40 岁.该患者三年来胁痛反复发作,前晚过量饮酒后即感胁痛难忍,自服“藿香正气水”未效.来诊时胸胁灼痛,持续不解,痛剧难忍,厌食腹胀,口苦,泛呕,便溏不爽,日行 2 ~ 3 次,寒热往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
①主诉;
②八纲结论;
③证名诊断;
④辩证分析.
主诉: 胁痛反复发作三年,加重一天
八纲结论;里证热,实,阳,
证名诊断:肝胆湿热
辩证分析:肋胁乃肝胆所居,因肝胆失泄失常,气机不利故胁痛反复发作,又因饮酒伤肝,湿热内生,湿热蕴阻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胁肋灼痛不解,湿热郁阻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失司,故厌食腹胀,湿热循经下注,则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8.
高,女, 50 岁.咳喘反复发作五年,经常自服止咳平喘药对症治疗.近一个月来咳喘又发,现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尤甚,咳痰清稀,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弱.
要求写出:
①证名诊断;
②辨证分析.
证名:肺气虚证
辩证分析:本证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所致。

肺气亏虚,宣降失常,气逆于上,且宗气生成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耗气,故动则益甚,肺不布津,聚而为痰,随肺气上逆,则咳痰清稀,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脏腑机能衰退,则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证。

9.
沈,男, 31 岁.三年前始见眼睑、面部浮肿,因未及时治疗,病情迁延,逐渐出现下肢反复水肿.近二月来,常感心悸、心跳而来就诊。

症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心悸,腹部胀满,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腰膝酸冷,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要求写出:
①主诉;
②八纲结论;
③证名诊断;
④ 辨证分析
主诉:反复下肢水肿3年,伴心悸2个月。

辨证:肾虚水泛证。

辨证分析:本证因久病失调,肾阳亏耗所致。

腰为肾府,肾阳不足,温煦失职,故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阳虚气血温运无力,不能鼓舞阳气,故面色苍白,精神委靡;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故下肢水肿;水湿泛溢,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水气凌心,抑遏心阳,则心悸;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