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探究
摘要:分析了电气工程专业在大学中的课程安排与设计、教学方法、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发展突破与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可用的方法和手段措施。
对于电气工程这一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潜质做出来了一些探究和评价。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实习基地发展方向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步降低。
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却成了很多企业招聘时的香饽饽。
这是因为电气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大学中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计都有别于其他的传统专业而更加注重创新与实践。
对于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的投入也往往很大。
但凡事要注重实质,教学与实验当中一定还有存在的些许问题。
1 电气工程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缺乏参与性
1.1.1 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和创新。
学生往往在临到学期末才会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
且课堂上面往往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较少,只是按照书本和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难以有创新性的想法出现。
1.1.2 课程设计不够重视应用性。
课程设计上基础理论课程是最基本的课程,因此比例也最重。
由于学校在安排教学方面,往往忽
视了应用性课程的数量,使得课程设计上面创新性、实践性不足。
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际操作。
1.2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对学生开放不足
在校期间除了在教室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实际操作了。
许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先进和专业的实验室,但却对学生开放不足,让学生在遇到一些操作上的疑虑与困惑时不能第一时间来到实验室通过实际操作得到答案。
且实验室的专业化很高,学生接触到的操作品都是以整套为单位摆好的,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拼凑,因此使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后在工作岗位中若是遇到了专业、完善的设备就无从下手,因而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实习基地同样也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地点。
很多学校与一些单位进行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很多实习机会。
但是这些实习基地除了和实验室里的情况一样缺少让学生的参与之外,由于指导人员的不够负责任也是导致了学生不能在实践期间真正学到东西的原因。
如果这样下去。
本来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就只有成为摆设。
学生不能从中受益,便不能得到实践的经验。
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展示和突破。
2 解决方法
2.1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
构建多样化、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理论知识的环节由学生自己预习看书,然后在课堂上互相讲解。
老师再
进行补充修改。
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枯燥的理论知识也更能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老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启发学生实践及创新方面。
课程设计上面将实践部分的量加大,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接触到书本上面学习的东西的实体。
从而开发思维,加强立体式的认识。
将教学模型引入课堂,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加强理解。
2.2 完善实验室教学以及实习基地
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使学生能在课余的时间也能带着问题来到实验室解决。
完善实验室的设备,多引进一些能够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实验设备。
而非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型和成套的试验台。
在实验室教学中,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增加一些具有实用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的可以反映出当前科技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实验。
给学生更多自己选择实验内容的机会。
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目需要所提出的实验要求得到老师许可后,方可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实验。
这样更有针对性,也可以开拓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争取加大投入,实现校内实验基地的形成。
以专业指导老师及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实际的工作操作。
或是实现批量化的输送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校派人监督有关负责单位的指导人员,使学生能够在集体的氛围内实现对岗位的认识与熟悉。
3 电气工程专业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有着很大发展空间的注重实践的专业,要想
使这一专业在今后得到很好的发展,离不开教职人员的更多探究与思考。
解决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可以使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便可以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能够胜任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尤其一些电子厂、电力局等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并且由于此专业对于经验的重视。
工作后越多的经验意味着越好的待遇与发展空间。
可以说一个具有真正实力的电气专业学生有着极为可观的就业前景。
雄厚的基础知识以及娴熟的实践能力完全符合社会上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艳蓉,罗增勇.云南区域性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08).
[2]刘会利.电气工程专业定位及学生培养的教学分析[j].职业,2012(36).
[3]刘会利.浅析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j].职业,2012(35). 作者简介:武毅(1986-),男,河北曲阳人,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