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
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
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
他最后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
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
年轻的苏格拉底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
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通过他的教诲产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犬儒派等新学派,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
他貌不出众,但言谈话语富有魅力,他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公元前399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是两项:不敬城邦所敬的诸神而引进了新神,并败坏了青年,结果被判刑。
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
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
伯利克里
伯里克利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希腊同盟抗击波斯侵略者的岁月中度过的。
在这场战争中,雅典与盟国戮力同心,凭借海上舰队取得了大败波斯军的辉煌胜利,随后又缔结提洛同盟,一跃而为希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怀着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作为雅典公民的信心与自豪,伯里克利登上了雅典的政治舞台。
他守正不阿,廉洁奉公,有眼光,善演说,坚毅冷静,气宇不凡,具备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品格和气质。
公元前472年,伯里克利初露头角,出资承办埃斯库罗斯所著《波斯人》一剧的演出。
公元前466年后,伯里克利追随埃菲阿尔特斯,成为雅典民主派的代表。
希波战争胜利后,以战神山议事会为大本营的雅典保守势力有所抬头,其代表人物是客蒙。
埃菲阿尔特斯和伯里克利不断揭发控告战神山议事会成员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的行为,并于公元前463年左右弹劾客蒙在培索斯战争中接受马其顿王的贿赂。
客蒙虽被判无罪,但贵族派势力受到了打击。
公元前462年,客蒙不顾民主派的反对,率军援助斯巴达镇压黑劳士起义。
埃菲阿尔特斯和伯里克利趁机掌握政权,进行政治改革。
消息传来,斯巴达人对雅典援军猜疑不已,终于劝他们收兵回国。
客蒙遭到碰壁,败兴而归,民主派与雅典公民更认为客蒙此行使雅典蒙受巨大耻辱。
公元前461年,客蒙被放逐。
不久,埃菲阿尔特斯遭暗杀,伯里克利遂成为雅典的民主派和国家政权的重要领导人。
客蒙于公元前450年去世后,伯里克利进一步控制了政局,从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每年连选连任雅典最重要的官职——首席将军,完全掌握国家政权。
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民主政治、海上霸权和古典文化臻于极盛。
伯里克利是雅典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
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伯里克利倡导的泛希腊事业和建立雅典霸权的活动,是对盟国的勒索和压迫,但也有利于希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趋于政治统一。
然而,当时实现希腊世界政治
统一的历史条件尚未成熟,以雅典一个城邦的力量并保持原来的城邦制度,是难以完成统一的大业的。
伯里克利功败垂成。
他死后雅典失去了坚强的领导,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较量,终败于斯巴达和波斯的联合力量。
温泉关战役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
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
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
在这个战役发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团进入希腊,劝说各个城邦放弃抵抗,臣服波斯帝国。
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无耻地声称“我们只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
希腊城邦都没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进了深坑,而斯巴达则把前来的使者扔进了一口大井,说井里有的是水和土,并且嘲讽地建议井底的波斯使者尝试自力更生,挖条通道解救自己。
此后,薛西斯再次派出外交使节说服其他希腊城邦,但是却不敢派人前往雅典和斯巴达。
而希腊的城邦却在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领导下团结起来,公元前481年所有的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了联盟大会,组成了希腊城邦联盟(Confederate Alliance of Greek city-states),使得在面对强敌之时可以统一分配各城邦军事力量,依照需要派遣到各个战略要点。
希罗多德称这个暂时的军事同盟为“λληνε”,意即“宣誓的希腊人”。
雅典和斯巴达是这个联盟的领袖,但是所有军事行动必须由所有城邦商讨后决定。
而历史上这个同盟的内部机制很少有记载,大约有70个城邦派出了代表参加了这个战时同盟。
希腊人的胜利
温泉关战役公元前480年,在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前449)期间,希波双方在温泉关(塞尔莫皮莱山口,色萨利和中希腊交界处的山口,位于拉米亚城南)进行的一次交战,又称塞尔莫皮莱山口战役。
公元前480年春,数万波斯人的大军和船队在波斯王薛西斯统率下对希腊进行第三次联合远征;一部分军队从陆地进发,另一部分从海上运送。
希腊各城邦成立了以拥有强大步兵的斯巴达(拉栖第梦)为首的防守同盟。
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率盟军(约0.5万人)在塞尔莫皮莱山口挡住了波斯人的去路。
希腊人对企图突破山口的强大的波斯军队进行了两天的英勇抗击。
但波斯人在叛徒的帮助下夜间沿着迂回的山间小道前出到希腊军队的后方。
莱奥尼达获悉这一情况后,命令各盟军队伍向雅典撤退,本人则和300名斯巴达人一起留守山口。
斯巴达人四面受敌,英勇厮杀,在白刃格斗中全部阵亡。
塞尔莫皮莱山口交战中约有2万波斯人丧生,0.4万希腊人牺牲。
点评:此战是希波战争中著名的战役,后来,塞尔莫皮莱山口英雄们的遗骸被合葬在一个墓中。
在一座石狮纪念碑上镌刻着诗人西莫尼达的诗句:“来自异邦的人啊,景仰拉栖第梦人吧!我们在此安息,始终信守法度。
”英勇捐躯的这队斯巴达人成为希腊人备受鼓舞的坚定无畏的榜样。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也称希伯来手稿,是犹太教经书的主要部份,同时也是基督教圣经的前半组成部分。
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全书共三十九卷。
天主教的旧约圣经共四十六卷。
通常分类为律书,历史书,诗歌和先知书。
所有这些书写于拿撒勒的耶稣诞生之前,他是接下来的基督教新约圣经的主体。
旧约可分为以下部份:
分类基督新教名称天主教名称英文名
基督教是建立在历史上的宗教,基督徒坚信其所信仰的既是神的启示,又是在人类历史中真实发生过或将要成就的事实。
然而圣经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它记录的是神救恩的历史。
虽然某些在一般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伟大事迹被省略,但圣经所记述的,却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始终──从起初神创造天地,至最终新天新地
的实现。
耶稣基督的降生将历史分为主前(B.C.)和主后(A.D.),也将圣经划分为旧约和新约。
旧约讲述宇宙和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一个民族──以色列的历史;新约讲述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和初期教会的孕育、成长、扩张,以及在末后天地间要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