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引水渠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工程引水渠施工组织设计

水电站引水渠、尾水渠跨公路桥涵施工组织设计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目录第1章工程基本资料 (1)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 (1)1.2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枢纽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施工计划 . (3)2.1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3)2.2施工安全 (3)2.3施工进度计划 (4)第3章施工管理 (4)3.1 项目管理 (4)3.2 施工队伍 (5)3.3机械设备 (5)3.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第4章施工工艺 (7)4.1施工准备 (7)4.2施工放样,基坑开挖 (8)4.3软基处理 (9)4.4基础钢筋 (9)4.5浇筑基础砼 (11)4.6涵墙身、涵盖施工 (12)4.7箱涵实测项目 (13)4.8砼的养护 (14)4.9回填土 (15)第5章质量保证措施 (15)第6章安全保证措施 (16)6.1交流电工安全操作 (16)6.2电焊安全操作 (16)6.3轮式装载机安全操作 (17)6.4木工手电刨安全操作 (17)第7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8)水电站引水渠、尾水渠跨公路桥涵施工组织设计第1章工程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1.1.1流域概况洮河小族坪水电站工程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为引水式电站。

是洮河流域古城以上河段规划的33座水电站的第23座,电站位于甘南州卓尼县纳浪乡郑旗村,电站的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尾水渠均布置在洮河右岸,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8MW(3×6MW)。

小族坪水电站由引水枢纽、引水系统(隧洞、明渠)、发电厂房、尾水渠等组成。

电站的引水明渠起始段、尾水渠两处分别与S306二级公路交叉。

引水枢纽位于羊化桥村“V”字型河曲折转处,交叉于S306二级公路K293+500米处,尾水渠交叉于S306二级公路K290+400米处。

1.1.2枢纽任务小族坪水电站工程施工范围内有两座跨S306道二级公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小桥需打通,具体位置在温旗村下游处,其中枢纽(动力水渠)位于K293+500处一座,尾水位于K290+400处一座,此处路段现为岷合公路项目办完成路段。

1.2设计要求1.2.1尾水渠桥涵设计桥跨布置为3-8.0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桥,为小族坪水电站尾水渠下穿S306线而设置。

桥梁轴线在平面上与S306线K290+400处相交,交度为55度,桥梁沿水渠方向长度29.54m,沿S306线长度35.89m。

主要构造如下:1.框架中心线长度29.54m,净高6.0m,进出口标高由尾水渠控制。

框架顶底板厚度110cm,端侧墙厚120cm,中间墩厚150cm。

顶板与侧墙倒角为150×100cm,底板与侧墙倒角为50×50cm;2.框架桥伸缩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圏裹两道;3.框架外侧防水措施可在框架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度1.5mm;4.框架桥与水渠接口处设沉降缝,并设置防水层;5.框架桥底板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基础以中风化板岩为持力层。

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施工时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须对地基进行处理;6.框架桥出水口处改移施工便道260.0m,便道路基宽度8.5m,并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1.2.2动力引水渠桥涵设计桥跨布置为3-8.0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桥,为小族坪水电站尾水渠下穿S306线而设置。

桥梁轴线在平面上与S306线K293+500处相交,交角为55度,桥梁沿水渠方向长度11.39m,沿S306线长度35.89m。

主要设计要点如下:1.框架中心线长度11.39m,净高7.0m-8.0m,进出口标高由尾水渠控制。

框架顶底板厚度110cm,端侧墙厚度120cm,中间墩厚150cm。

顶板与侧墙倒角为150×100cm,底板与侧墙倒角为50×50cm;2.框架桥伸缩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圏裹两道;3.框架外侧防水措施可在框架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度1.5mm;4.框架桥与水渠接口处设沉降缝,并设置防水层;5.框架桥底板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基础以中风化板岩为持力层。

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施工时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须对地基进行处理。

6.框架桥出水口处改移280.0m,便道路基宽度8.5m,并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1.3枢纽设计基本资料1.3.1地形、地貌拟建桥梁桥位于卓尼县纳浪乡附近洮河河谷阶地地貌区,地势较平缓,桥址处两岸高差约3m。

1.3.2气候拟建羡慕所在区域属高山地区。

气候高寒阴湿,多雨雪。

冰雹和暴雨时主要灾害性天气。

根据卓尼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4.5℃,平均最高气温12.9℃,平均最低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29.4℃,极端最低气温-23.4℃,年降水量578.1mm,蒸发量1238.3mm,最大风速14m/s,最大冻土深度109cm。

1.3.3地质构造桥址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坡的交接部位,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部,在甘肃省次级构造划分为北秦岭褶皱南带,以三迭系为主题的复向斜展布为其主要特征。

另外因受到康藏歹字型构造和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影响,使该区地址构造更为复杂,褶皱及小型断层发育,断裂多属压扭性。

由于构造作用,区内部分岩层表现为浅变质,岩体破碎。

桥址区所在的洮河河谷区为一复式向斜,总体呈东西走向,延长达数百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略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轴部由寄个小向斜组成,分布于洮河南岸碌竹村——纳浪沟上游一线。

桥址区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缓慢的升降运动,对路基及构造物基本无影响。

第2章施工计划2.1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仔细逐项核对相交里程和高程,与本图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2.主体施工应尽可能避开雨季并做好施工排水,一面浸泡产生不均匀沉陷致使箱体受力不均产生裂缝或使净空受到影响。

3.本框架桥采用先开挖后整体现浇的施工方法,框架共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进行浇筑,浇筑箱身前首先检查预埋件及其他部件是否准确齐全。

4.浇筑箱身混凝土一般可分为两阶段施工既先浇筑框架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为防止边墙裂缝,应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为主要措施,如“低温入模,中温保养”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使气温相差不大等。

如冬季施工则应注意防寒保温。

5.框架桥沉降缝外侧以热沥青浸致麻筋填塞。

深度为5cm,洞身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为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圏裹两道。

6.排水沟边墙与框架底板连接按混凝土接茬处理。

7.框架外侧防水措施可在框架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度 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浆,在框架外层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8.框架桥侧墙和挡土墙基础要求换填水泥稳定砂砾垫层。

要求原地基土承载力容许值不小于200KPa,水泥稳定砂砾换填垫层顶承载力不小于300PAa,施工时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

2.2施工安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以防车祸、防高空坠落、防爆破塌方、防触电、防机械事故、防中毒为要点,围绕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管理,要将施工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以点带面作用。

要通过一系列施工规程和安全预防措施,建立安全的施工环境,减少由于施工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施工区安全事故。

特别注意特殊季节和工序的现场管理工作;(1)夜间施工: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施工场地临近道路时应设围挡,并设置警告及指示路标。

(2)施工机械运行与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每次上路前必须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性能完好,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与施工条件,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遵守现场施工安全规则。

公路工程的施工,点多、线长、面广、涉及人员多,工程复杂,机械种类繁多,外部影响因素多,不仅涉及企业内部人员、机械设备安全,而且涉及公路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只要多方齐抓共管,强化单位内部安全教育,建章立制,强化检查监督,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克服安全生产中的形式主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2.3施工进度计划计划XXXX年XX月XX日开工,XXXX年XX月XX日完工,共计工日48天。

第3章施工管理3.1项目管理3.2施工队伍3.3机械设备3.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第4章施工工艺4.1施工准备(1)施工用电:本合同段所有的涵洞、明渠施工用电采用国家电网工业用电供电;(2)施工便道:在涵洞两侧修建一条施工便道,便于材料、设备运输。

(3)本标段盖板涵的混凝土拌制采用JOS1500集中拌和楼,混凝土运输采用砼灌车,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4)钢筋混凝土箱涵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4.2施工放样,基坑开挖(1)测量放样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放样,用水准仪来控制基础及墙身的高程,应注意核对涵洞纵横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否与设计图相符,应校对涵洞长度,涵底标高的正确性。

涵洞墙身顶部和上、下游构造物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技术要求;(2)基坑开挖前要做好排水沟(基坑顶面1米外),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基底边缘设集水坑以利排水。

(3)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放坡坡比采用1:0.75,坡比可根据开挖后的具体地质作适当的调整;(4)开挖时注意基底标高,避免超挖。

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以至削弱其承载力;经过监理检验后尽快进行基础砼的施工。

4.3软基处理(1)基底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够时,按设计图软基处理,铺设30㎝碎石垫层及10㎝砂垫层,压实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时,及浇筑10㎝砼垫层。

(2)基底处理完毕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内容包括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基底平整度、基底承载力确认合格后,填写地基检验表,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4基础钢筋:首先测量工程师测量放样(测出基础尺寸、高程);施工班组对钢筋外观处理干净;a.钢筋加工使用前对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处理干净并进行调直处理;b.钢筋加工后同类存放,编号标签;钢筋运输时谨慎装卸,避免变形;存放时避免雨淋受潮生锈;c.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其接头位置、长度和截头面积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d.钢筋骨架片(网),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利运输、吊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致松散、移位和变形,必要时增设加强钢筋;e.现场绑扎钢筋:交叉点铁丝必须牢固,必要时点焊焊牢;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f.钢筋安装要求准确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