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控制爆破

边坡控制爆破


线装药密度 QL (kg/m)
100
125 150 200
பைடு நூலகம்
0.90
1.40 2.00 3.00
硝化甘油Φ29mm
Nabit Φ40mm Nabit Φ50mm 硝化甘油Φ52mm
0.80~1.20
1.00~1.50 1.20~1.80 1.50~2.10
8~12
8~12 8~12 7.5~10.5
表3
3.3.1 线装药密度qL和孔距a
qL和a是预裂爆破两个主要参数,确定的方法大致有 三种:理论计算法;经验公式计算法和经验类比法。 (1)理论公式 多数理论公式是从孔壁岩石所受压应力小于抗压强 度,而孔间岩石所受拉应力大于岩石抗拉强度为出发点, 应用爆破力学理论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必须满足的条件:
二者之间设1~2排缓冲孔;
预裂孔超前75ms。
3.3预裂爆破参数设计
影响预裂爆破效果的因素很多,计有钻孔直径、
孔距、装药量、爆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
炸药品种、装药结构以及施工因素等等,凡此种种 又都是相互影响的。
预裂爆破参数设计的要点,就是根据工地的岩
石种类、地质构造情况以及施工机具等条件,恰当
古斯塔索夫 (瑞典)
<2.0 2.0~4.0 4.0~6.0 6.0~10.0 炮孔深度 (m)
葛洲坝工程
<5.0 5.0~10.0 >10.0
3.3.3 孔深、孔径和不耦合系数 (1)孔深(L) (2)孔径 (D) (3)不耦合系数( ) 合适的不耦合系数可用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1 18.32
3、预裂爆破设计与施工
3.1特点 预裂爆破的设计与施工,首先要了解爆破的主要特点, 然后紧紧围绕如何形成预期的贯通裂缝开展工作。 预裂爆破的主要特点是: (1)、贯通的隙裂可以将开挖区和保留区分开,使爆 炸应力波在裂隙面产生反射,减轻爆震强度,或者说因裂 隙的存在,可放宽对开挖区爆破规模的限制,提高工效。 (2)、切断爆破裂隙延伸途径,减少对保留区岩体的 破坏影响,利于边坡稳定。 (3)、保证边坡壁面平整,减少超、欠挖量和整修工 作量,利于后期作业,节省投资。
装药类别 Gurit 0.12 0.17 0.25 0.35 0.50 0.70 Gurit Gurit Gurit Nabit Φ22mm Nabit Φ25mm 硝化甘油Φ25mm 孔 距 a (m) 0.25~0.50 0.30~0.50 0.30~0.50 0.45~0.70 0.55~0.80 0.60~0.90 0.70~1.00 孔间距系数 E 8~17 8~13.5 7~11 9~14 9~13 8~12 8~11.5
孔口填塞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梯段爆破孔填塞长度。
3.3.8 预裂爆破起爆时差 起爆时差应尽量小,最好应同段起爆。炮孔
太多时也可分段起爆,如下图所示。
2 4
MS2 传爆方向
5
1
3
1 —预裂孔;2—导爆索干线;3—导爆索支线; 4—塑料导爆管;5—第二段非电毫秒延期雷管
图5 预裂孔分段起爆示意图
3.3.9 炸药选用与装药结构 3.3.9.1 炸药选用 (1)预裂爆破对炸药的要求 ①低威力、低爆速。 ②较小的临界直径。 ③抗水性能好。 ④性能稳定、传爆性良好。 ⑤便于装填。 (2)预裂爆破用炸药 可采用一般工业炸药。
预裂爆 破 类 型 孔 径 D (mm) 80
马鞍山矿院建议的预裂爆破参数
线装药密度 QL (kg/m) 0.4~1.0 适应范围
孔 距 a (m) 0.7~1.5
100
一般 预裂爆 破
1.0~1.8 1.2~2.1
1.5~2.5 0.3~0.5 0.4~0.6 0.5~0.8 0.6~1.0 0.7~1.2
在施工设备方面,对造孔设备进行 改进,为100B钻机加装限位板、扶正器 并在钻机上加焊固定支架,有效防止了 开孔时的钻头偏移和“飘钻”现象的发 生,提高了造孔精度。
作业。
作业方法分:预裂孔先行爆破法 分段延期起爆(100~150ms)
1.1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概念
光面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用不耦合装药 或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构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 面的爆破作业。 作业方法分:预留光爆层
分段延期起爆(150~200ms)
1.2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适用条件: (1)地质条件适应性。
3、预裂爆破设计与施工
3.2一般规定 (1)边坡面前方开挖层较宽,需要设置隔震带的爆破区域, 宜采用预裂爆破。 (2)预裂爆破应沿设计开挖边界布置,炮孔倾斜角度应与 设计边坡坡度一致,炮孔底与设计在同一高程。 (3)炮孔直径根据台阶高度、地质条件、钻机设备确定。 (4)预裂孔与主炮孔之间关系:
应用一定距离; 预裂孔在两侧超出主爆区5~10m;
3.3.9.2
装药结构
炮 泥 填塞栓 空气层 炸 药
(1)连续装药 ①胶质炸药切条; ②拉长炸药卷; ③水下预裂爆破装药。 (2)串状间隔装药
图6 空气层装药结构
(3)空气层间隔装药(见右图)
(4)药卷的放置
3.3.10 预裂爆破的施工 (1)施工准备; (2)钻孔 ; (3)药包加工; (4)装药、堵塞和起爆 。
的办法,其预裂爆破效果比较好。
3.3.5
孔口填塞长度(L2) 孔口填塞的长度与密实度,应该以能够在地表产生
预裂缝、又不使地表岩石产生漏斗为原则,通常由现场 单孔及排孔试验确定。
一般地,填塞长度L2=0.6~1.5m,孔径小、岩石完整
时取小值,否则取大值。
3.3.6
缓冲孔参数
(1)最小抵抗线WH:即缓冲孔至最后一排梯段孔的距离, 由下式确定: WH=2b/3 式中,b为梯段爆破孔排距。
[σ]R—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kPa; [σ]P—岩石的极限抗拉强度,kPa。
装药密度计算:
根据炮孔内冲击应力波的作用理论,在保证孔壁岩体不 被压碎的前提下,可求得最佳装药密度:
压 / 10(2.5 6.25 1400 压 / 10 ) / 100 Q
式中, —最佳装药密度,g/m;
其理论和技 术日趋完善,并 在若干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
施工中的水黄公路石方边坡
局部地段
运营中的全景
焦(作)-晋(城)高速高 边坡分台阶峒室加预裂爆破
采用了预裂和光面爆破开挖的三峡工程钢管槽
预裂钻孔排架搭设
云南溪洛渡水电 站地下厂房岩锚 梁预裂效果
1.1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概念
预裂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用不耦合装药 或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爆破前起爆,在爆破和保留 区之间形成一道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减弱主体 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
(2)孔距(aH): aH=a/2
式中,a为梯段爆破孔孔距。 (3)单耗(qH): qH=(0.8~1.0)q 式中,q为梯段爆破孔单耗 。
(4)单孔药量(QH)
QH=qH aH WH H
式中,H为梯段(台阶)高度。 (5)装药结构 药卷采用不耦合装药,为防止发生空气间隙效应, 用导爆索贯穿全孔的装药、非电豪秒延期雷管引爆。
露天爆破:边坡控制爆破
主讲:
1、概述
预裂爆破和光 面爆破技术都是20世 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
来的一种现代爆破技
术,属于定向成缝成 面的特种控制爆破技 术范畴。
路堑边坡的预裂爆破
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所以自它问世以来,在一 些重要的开挖工程中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其规模也日 益扩大。
目前可以做 到一次预裂深度 达38m以上,预 裂面积已达数千 m2。


压 —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kPa;
Q —炸药爆热,kj/kg。
炮孔间距计算:
a 1.6( 压 / 拉 ) /(1 ) d
2/3
式中,a—炮孔间距,cm; σ拉—岩石的极限抗拉强度,kPa。
—岩石的泊松比。
d-炮孔直径,cm。
(2)经验公式 预裂爆破经验计算通式:
即以预裂孔同时起爆为基础,根据爆炸应力波的动力作 用(冲击波作用于刚性壁障压力急剧增大)推导的公式。为 保证形成理想的预裂面,且孔壁不受破坏或少受破坏,必须 满足下面的力学方程:
r [ R ] T [ P ]
式中,σr—预裂孔壁受到的最大径向压应力,kPa;
σT—预裂孔连心线上岩体受到的最大切向拉应力,kPa;
0.7~1.4 0.9~1.7
1.1~2.0 0.15~0.25 0.15~0.3 0.2~0.35 0.25~0.5 0.3~0.7
125
150 32 42
非建基面的预裂爆破,目的是 控制主爆区爆破的后冲和尽量减 少爆破振动的影响。
精确 预裂爆 破
50 80 100
对预裂爆破质量要求高的工程 ,如水工、城建、码头等建基面 及重要的永久边坡的预裂爆破。
qL k ( 压 ) a d
式中, —岩石极限抗压强度,MPa; 压

q L —线装药密度,kg/m;
a —炮孔间距,m; d —炮孔直径,m;
k —均为系数
长江科学院:
qL 0.034
0.63
d
0.67
(kg/m)
葛洲坝工程局提出的公式:
qL 0.367 0.5 d 0.86
0.26
式中,—岩石极限抗压强度,105Pa。 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合理取值范围为=2~4, 即D=(2~4)d。
3.3.4
孔间距系数(E) 孔间距系数E为孔距a与孔径D的比值,即 E=a/D
孔距a与孔间距系数E是预裂爆破的重要参数。若仅从
提高施工效率来讲,选取较大的孔距可以减少预裂孔钻孔数 量,但这将使单孔药量增加,不能保证预裂壁面的平整和保 留基岩的完整。 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均证明,采用小孔距、分散装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