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及答案解析一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及答案解析一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第Ⅰ卷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蛰.(zhé)蹊跷.(qiāo)忏.悔(chàn)管窥蠡.测(lí)B.悄.寂(qiǎo)狩.猎(shòu ) 登载.(zài)余勇可贾.(ɡǔ)C.谥.号(yì)嫡.系(dí)木讷.(nè)扺.掌而谈(dǐ)D.剽.悍(biāo)分析.(xī)船舷.(xián )春风骀.荡(dài)错别字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祥和启事笑眯眯人情事故B.编纂纪元坐右铭以逸代劳C.沉湎坐镇挖墙脚计日程功D.羁旅抉择爆发户平心而论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汉字面临着新的挑战。

各种键盘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网络俚语带来晓畅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

呵护母语,我们。

A.消除便捷简单责无旁贷B.消解便捷简明责无旁贷C.消解快捷简单义不容辞D.消除快捷简明义不容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了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中澳签署自贸协定,不仅为亚太地区发展高水平的经贸安排产生效应,更将为两国实现优势互补、密切互利合作,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C.故乡是他永远绕不开的情结,那炽热的情感,唯有通过这样浓烈的色彩,才足以表现出来,真可谓情到浓时色彩艳。

D.这次医疗体制改革是综合改革,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必须增加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5.下列各句填入横线上不恰当的一项是()前几日,偶于旧书铺获《古诗源》一书,该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虽品相略显风尘之色,但内里竖排的诗文立即焕发出古人思想的夺目光华,而古人对生命的透彻洞达更是让我读得悲从中来。

读古典,让我的阅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A.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B.如陆机的《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譬如朝露。

”C.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如陶潜的《停云》:“停云霭霭,时雨其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母语文化及其他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

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

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

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

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

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

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

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

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

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

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

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

关键是重视不够。

“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

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

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

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

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

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

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

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

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

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

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

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

6.对“汉字及母语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是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体。

B. 英汉文字混杂,实际上是轻视民族文化和自信力缺失的表现。

C. 中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

D. 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用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式将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母语文化中。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中国人对计算机输入法的研究开掘,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

B. 无论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已受到严重威胁。

C.有人认为汉字难学是因为汉字不仅要表情达意、承载信息,还要注意书写艺术。

D.眼下,社会对汉语轻视与麻木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传承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造成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主要大国都在颁布法令维护本国语言。

我国电视节目中如“NBA”“GDP”“WTO”等外语和缩略词将告别央视,这是广电总局坚决维护汉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具体表现。

B. 目前,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是汉字。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联合国常用的六种文字中,汉字表意最简洁。

C. 文字之争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

我们既要敢于吸纳更多的外来语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

D.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

因此,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门客B.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通“疲”,疲惫C.齐威王欲将.孙膑率领D.士卒亡.者过半矣死亡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田忌欲引兵之.赵仰观宇宙之.大B.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C.彼必释赵而.自救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D.于是乃以田忌为.将为国者无时为.积威之所劫哉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①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②居辎车中,坐为计谋③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膑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热情的款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