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吉县承一接二连三转型竹产业

安吉县承一接二连三转型竹产业

浙江省安吉县一根毛竹裂变百亿产业的主要
做法
竹产业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该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目标,按照承接一产、拉动二产、带动三产的工作思路,强化竹资源培育、竹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与竹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承一接二连三”,竹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53.6亿元提高到2010年135亿元,年均增长50.4%,对GDP 贡献率达到32%,农民人均增收6500元,竹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60%以上。

2011年,该县创新成立全国首个竹产业发展局,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资源培育,实现一产提升
该县围绕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开展竹林经营,促
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是政策引导,扩大资源总量。

为加快安吉竹产业发展,该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振兴竹产业规划和政策25项;加大财政扶持
力度,4年累计投入竹林培育财政专项资金达8000万元;并全
面落实和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和发放林权证工作,积极拓宽融资
渠道,每年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亿多元;鼓励企业与个人外出企业。

在政策扶持下,全县竹林面积由1999年的94万亩增加到108万亩,毛竹蓄积量由1.1亿株增加到1.7亿株;毛竹年采伐量由1600万株增加到2800万株;全县有100余家企业、5000
余人活跃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合作开发竹产业,建立
县外竹产业基地62万亩。

二是科技支撑,提高资源质量。

在浙江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率先在全省建立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林测土配方施肥、竹林水分管理和节水定量调控等先进科技率先在竹林中得到推广。

竹林科研方面该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7项,厅、市、县级成果奖27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达32项。

从2004年开始,该县启动实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子速丰林建设、竹子良种基地和林区作业道路建设“四大工程”,使该县的竹林培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科技下带动下,全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每亩产值已达到3000元。

三是生态经营,保证竹林安全。

重视学习国际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完成100万亩毛竹林的FSC认证,毛竹林可持续经营不仅提高了竹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为该县竹制品进入欧美国际市场增加了一张绿色“通行证”;在竹林中实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在毛竹林套种阔叶乔木、套种香榧、红豆杉等经济树木、珍稀树木,改变林分结构,增强竹林的生态功能。

二、发展现代企业,实现二产拉动
该县依靠科技创新,顺应市场发展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竹加工产业。

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该县通过大力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项目,立足高、精、尖产品开发,推进竹加工科技创新、竹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了从原来的卖原竹到卖产品、从竹杆加工到全竹利用、从物理利用到物理生化利用并举的跨越,废料利用率
达到100%。

竹产品也从单一的竹凉席发展到了竹地板、竹地毯、竹窗帘、竹家具、竹纤维、竹饮料等八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

相应地,通过深度加工利用,一根竹子的价值从15元提高到60元。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该县按照“集中布局、集聚产业、集约资源”的发展思路,加快竹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梯度培育,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竹产业加工、集散、研发和培训中心。

初步建成了3平方公里竹产业科技创业园,投资10亿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国际竹艺商贸城,培育扶持了一批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50个竹产品加工专业村。

目前,该县拥有各类竹业生产企业20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和林业龙头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15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

三是推进品牌战略工程建设。

政企合力建设品牌,财政三年投入1500万元,打造并打响“中国竹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绿色地板〃安吉标准”等区域品牌,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命名的全国竹产业会展和培训中心。

出台专项政策意见,补贴企业参会、建立销售网络和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拓市场。

目前,该县竹业产品陆续进入省政府采购目录,世博会15个国家和地区展馆体现了中国竹元素,多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营直销连锁店。

三、开发竹林三产,实现产业“接二连三”
该县围绕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竹文化的“裂变效应”,做深竹子立体经营文章,把“活竹变成活钱”。

一是开展文化交流。

建成竹子博物馆、竹叶龙博物馆、山民文化馆等各类竹文化展示场馆。

该县的竹叶龙、竹乐和百笋宴等
民间艺术多次走出国门、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

先后承办了中国第一届竹文化节、“竹业走向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活动和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等活动。

以竹会友,广泛开展国内外各类竹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近万人次。

二是经营乡村旅游。

依托环境、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竹子第三产业。

全力打响“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品牌。

建成亚洲最大的竹博园、县级最好的熊猫馆、整体最美的大竹海。

推出“竹乡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农家乐”发展到800余家1万余床位,直接或间接从事生态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民超过2万人。

全县农家乐达580余户,共接待游客194.27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收入达 3.01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06%和8.24%。

三是发展文创产业。

在广袤的竹海中高品位建设影视基地,在该县竹林中成功拍摄了《夜宴》、《越王勾践》、《蜗居》等著名影片和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影视拍摄基地。

强化文创产业招商,该县正在建设的天使乐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抓住“世博会”、“休博会”契机,积极包装和发展竹文化创意产品,努力通过安吉县的万顷竹海而让三长角更多的都市人觉得“乡村,让城市更留恋”。

(安吉县府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