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普罗米修斯与耶稣的形象“两希”文化

从普罗米修斯与耶稣的形象“两希”文化

从普罗米修斯与耶稣的形象浅谈“两希”文化摘要:普罗米修斯与耶稣分别代表着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象征,两者亦同亦异。

但两者又充分诠释了“两希”文化的亦同,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形象的异同,从中分析其代表的不同文化。

关键词: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普罗米修斯;耶稣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223-01
普罗米修斯与耶稣分别是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中伟大的神。

两者分别诠释了两种文化的异同。

两者均被赋予了创造生命的使命,并且都为了人类做出了莫大的牺牲。

通过对比两者从而分析两种文化不同的基本内涵。

希腊神话中记载“普罗米修斯十分的聪慧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含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型”。

而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又在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并使两人居于伊甸园繁衍生息。

然而,普罗米修斯和耶稣却为了人类遭遇劫数,两人为人类作出了莫大的牺牲。

为了维护人类,普罗米修斯欺骗了天神,天神为此惩罚人类,拒绝提供生存资源——火,而普罗米修斯再次为拯救人类偷了天神的火种。

天神大怒,将其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而应啄食其肝脏,使其受尽痛苦。

最终普罗米修斯被赫拉克勒斯解救。

而在《圣经》
中则记载,蛇引诱夏娃去偷吃禁果,从而惹怒了上帝,上帝为惩罚人类将其二人赶出了伊甸园。

上帝认为人类在世上的罪孽深重,于是开始惩罚人类。

后来圣婴耶稣降生,圣婴耶稣是上帝派来人间造福人类,耶稣为了替人类赎罪而牺牲了自己。

后来耶稣复活从而成了上帝。

普罗米修斯和耶稣形象在两种文化中亦同亦异。

首先,两种文化都强调了神高于人的思想。

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还是《圣经》中的上帝,都是至高无上的。

但是希腊文化中则更强调人的高低等级。

希腊神话中的众多英雄人物往往是神与凡人的后裔。

其次,两种文化都显示出了男权思想。

这点在希伯来文化中更为明显。

上帝造出的第一人是男人亚当,“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

这暗示了女人是从属于男人的,体现了男权主义的思想。

第三,两者均因人类而献身解救人类,使得两者都成了人类的牺牲者。

但是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牺牲被天神惩罚。

而《圣经》中人类的劫难息于圣婴耶稣的牺牲。

(在此需说明的是,《圣经》所代表的基督教思想是上帝,圣婴和圣灵三位一体。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帝即耶稣。

)第四,两者均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得以延续,但是方式不同。

普罗米修斯是被赫拉克勒斯解救,而耶稣则是死后经上帝而复活。

从两个形象的对比,得以简单地分析出两种文化的异同。

第一,两种文化均强调神的思想,以神来领导人,主宰世界,繁衍文化。

但两者对神的理解是不同的。

希腊文化中以群体为主,神也是众多的。

即我们所谓的“诸神”论。

而圣经中强调个体的绝对权威,即上帝、圣婴、圣灵的三位一体。

即我们所谓的“一神”论。

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仅仅肩负了造人的使命,并不监理其他职责。

而《圣经·创世纪》中我们不难看出上帝是全世界的造物主,并由后面的“三位一体”看出一神论思想。

第二,两种文化中均体现了人神思想,但人神主体却略有区别。

希腊文化中为人性化的神,诸神均体现了人性;而《圣经》中上帝并无形,而上帝派下的圣婴才具有人性特征。

这侧面反映了希伯来文化则更强调神的权威性。

第三,两种文化中均有体现出人触犯神的劫数,并被神解救,体现了两种文化对神的权威性的肯定。

但是解救人类的神的意识不同。

普罗米修斯不顾天神的威严,为帮助人类而惹怒天神。

我们可以认为他被处罚的原因是自身的反叛性。

而耶稣是上帝派遣到人间解救人类的,他受的处罚是替人类的而非上帝要处罚他。

希腊文化体现了反叛意识,神与人的秉性近乎一致。

而希伯来文化中则依然秉承神的权威,尊崇神的旨意。

第四,从“人”的角度,希腊文化强调“原欲”的张扬,希伯来文化强调“原罪”的抑制。

希腊神话中人类通过普罗米修斯的帮助日益壮大时,人类对上天的众神们发出挑战。

而《圣经》中的人类触犯上帝是受诱惑,并非自身的奋发。

这不难看出希腊文化主张对“原欲”的追求,也充分张扬了个性。

而希伯来文化则更多强调对上帝的尊重及绝对的信奉。

对人类的欲望也有
所限制,因为那是万恶的源头。

这也就充分展现了“原罪”思想。

这便是两种文化的基本内涵。

综上,通过对两个形象对比,我们可以得知两希文化的内涵。

希腊文化展现了具有人性形象的天神及人类不甘于被束缚而追求
自身的欲望。

这也就不难看出希腊文化主张的是“原欲”的张扬,体现了对个性张扬及初步的人权与个人自由思想。

希伯来文化则更多地强调对创造世间万物的上帝纯粹的崇敬与信奉。

由于人类的欲望触犯了上帝的规定,从而使人自诞生之时就注定有罪,人来到世间是赎罪的,人的欲望被视为是原罪的一部分。

因此希伯来文化多少都有些禁欲的色彩,体现了人该禁欲以达到博爱,使得世间更和谐美好。

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矛盾使得两希文化不断的发展,并孕育了西方文化,可见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