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状及分析1.1村庄综述1.1.1村庄历史由来连家营村,现为沈家营镇辖村,设村委会。
据村民反映:明代已成村落,为隆庆卫军屯,因连姓居多,故名连家营。
1.1.2历史文化资源连家营村以前曾有一个河北梆子剧团,远近闻名,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被编入延庆县剧团,后逐渐衰落,现已解散。
1.1.3村庄职能连家营村自然条件良好,村庄近几年没有受到有污染的工业影响。
根据延庆县村庄体系规划(2006-2020),连家营的村庄主要职能为:民俗体验、特色种植及现代农业。
1.1.4地形地貌连家营村庄类型属平川区,地处妫水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492米。
面积8万平方米,聚落呈正方形。
1.1.5工程地质连家营村庄地处妫水河冲积平原妫水河北岸,地势平坦,土壤为淋溶褐土、潮土。
农业植被以玉米、蔬菜为主,林业植被以果树、山楂树为主。
妫水河沿岸林木以杨树、槐树、柳树、榆树为主。
1.1.6气候气象连家营村的气候冬冷夏凉,气候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延庆暖区。
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大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
多年平均降水量493毫米,陆面蒸发量40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1666.2毫米/年。
全年日均温8℃,最低月为一月,日均温度零下8.8℃;最高月为七月,日均温23℃。
全年无霜期158天。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3.1米/秒。
1.2对外联系1.2.1地理位置连家营村位于延庆县城东北7.5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南1公里处。
北距魏家营0.5公里,东距井家庄乡南老君堂1.7公里,南距大榆树镇阜高营2公里,西距冯庄0.8公里。
村域面积1.73平方公里。
1.2.2过境交通连家营村北靠延琉公路,南有妫河生态走廊,南北两条滨河路从连家营村附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1.2.3对外联系方式北靠延琉公路,南有妫水河流,有滨河北路、南路两条路从连家营通过。
设有公交停车站,村庄附近有公交车可乘,与最近新城中心的通车距离为7.5公里左右,耗时约半个小时。
1.3现状人口1.3.1现状人口总体情况连家营村2007年年底总人口343人,全部为户籍人口,户籍劳动力人数为190人,其中男185人,女158人。
男女比例接近1.2:1。
1.3.2户籍劳动力情况连家营村根据调查从2004年到2007年户籍劳动力人口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2007年劳动力人数为190人。
其中村民多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户籍劳动力从业情况现为第一产业45人,第三产业145人,村中没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2007年村庄户籍人口为343人,比去年的345人和前年的357人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为人口迁往外县或市区,导致户籍人口逐年减少。
连家营村人口年龄结构总体来说中年人居多,村庄无老龄化趋势。
1.3.3非户籍人口情况现状连家营村没有非户籍人口。
1.4村庄经济1.4.1村庄经济概述连家营村现村庄类型为保留控制发展型,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最近几年都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强势发展,连家营村近四年来,经济构成呈一产比例下降、三产比例增加的变化趋势。
各种原有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减少使得传统种植业逐步退出作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的角色,第一产业不断缩减。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和服务业的起步发展,使村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第三产业。
(图1-8)1.4.2农村经济分析评价在村庄经济总收入的构成中,连家营村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开始下降。
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的22% ,下降至2007年的16%。
连家营村近几年没有第二产业。
连家营村村庄的第三产业从2004年起一直在经济总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飞速发展占全村经济收入的84%。
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在近4年内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
2004年时,第三产业经济收入为672.6万元,到2007年,增长为717.5万元,增长幅度为107%。
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幅度为118%,商饮业增长幅度为104%,服务业发展有所下降。
1.4.3 农民收入分析从2004年到2007年的四年间,农民收入呈波动起伏的趋势,其中2005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后逐年回落。
1.4.4村域主要项目情况介绍●第一产业现状第一产业为45人,占23.7%,比上年所占比重减少4个百分点。
(表1-2)1、种植业:村有耕地31.90公顷,其中大部分为水浇地,主要种植玉米,蔬菜。
有电机井7眼,修有配套渠,利用妫水河灌溉。
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蔬菜,土豆等。
第一产业2007年经济产值达到136.5万元。
2、畜牧业:畜牧业主要为家庭形式饲养禽、畜等。
3、农副产品:农产品主要是玉米和蔬菜。
目前村内无集市,农副产品产销主要以镇县地区为主。
●第三产业现状目前连家营村第三产业一直处在稳步发展状态,其中2007年大幅度上升。
交通、商饮、服务三大行业,餐饮业以270万元的年收入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交通和服务。
(表1-3,图1-10)。
1.5土地1.5.1 村域土地情况综述连家营村本次规划所统计的现状用地分为村民住宅用地、管理性公共设施用地、市场性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农林种植地、防护绿地、闲置地等各类用地总面积为93.57公顷,其中大部分土地为园林种植地。
由于近年来村内人口外迁及人口自然死亡,人均土地面积有将要超过国家最大指标的趋势,这就使得日益减少的人口与逐渐相对增大的土地之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表1-4、图1-24)1.5.2 村域现状用地1、村民住宅用地连家营村现状村民住宅用地比较整齐,占地5.40公顷,人均157平方米。
户均宅基地面积达到了350平方米。
2、管理性公益性设施用地连家营村现状管理性公益性设施用地占地0.31公顷,人均9.1平方米。
村委会位于村落西南侧地段,占地0.15公顷,建筑质量较好。
村内现有1处卫生所,位于村委会内,建筑面积45平方米。
村内医疗设施基本能满足就医需要。
(图1-21)。
连家营村村内设有文化室一个,位于位于村委会内,占地60平方米,服务内容主要为图书、成教用书、服务人数可达50人,室内主要设备有电视、DVD机、功放机等。
3、市场性设施用地连家营村现状市场性设施用地占地0.03公顷,人均0.87平方米。
村内仅有1处小商店,位于村庄北部地段,为村民自家所开,主要服务于本村村民,所售商品种类数量都有限。
村内无较大规模商场和集市,相应的服务设施比较缺乏。
4、工业生产用地连家营村村域西南地段有独立工矿用地,占地地0.81公顷;村委会东北侧及村庄南侧地段各有农业生产设施用地一处,总占地0.04公顷。
5、道路用地连家营村现状道路用地面积为3.88公顷,村庄建设范围内道路面积1.8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长度5100米,村庄建设范围内主要道路大部分已经硬化。
6、广场用地连家营村现状广场用地面积0.09公顷,人均2.48平方米,位于村庄西南角入口处。
7、公共绿地连家营村村内公共绿地位于位于村庄中心,总用地0.02公顷,人均0.58平方米。
8、农林种植地连家营村村域农林种植地主要分布村庄四周,将村子包围,总共占地78.52公顷,为全村域面积的84%以上。
其中耕地31.9公顷,园地8.3公顷,林地38.87公顷。
9、闲置地连家营村村庄范围内有闲置地0.09公顷,占村庄面积的0.2% 。
1.6住宅1.6.1 住宅建设年代及质量连家营村村内有部分老旧房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基本已经达到使用年限,该类房屋占全村房屋总量的5.6%。
另有部分村民住宅房屋新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2000年之间,约占24.5%。
还有大约4.7%的房屋是2000年之后建的新宅。
1.6.2住宅闲置情况分析连家营村村内有24间无人居住房屋,房屋无人居住的因素各异。
例如房主常年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居住在村内,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村居住,其房屋为长期闲置状态;又如房主在附近村庄务工,每周或每月或几个月回村居住一次,其房屋处于短期闲置状态。
1.7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现状1.7.1 现状情况1、电力、电信设施现状连家营村用电取自沈家营镇变电所,引自电压380伏。
村内电力线路采用架空方式铺设。
(图1-32)全村年用电量4.5万千瓦时,生活居住用电3.5万千瓦时,农业生产用电量1万千瓦时。
连家营村村内部分道路设有路灯,共有34盏路灯。
路灯覆盖面较小,不能满足全村的需要。
(图1-31)连家营村目前达到70%的座机覆盖率,手机用户130户。
村民相互之间或者与外界交流较为方便。
连家营村内可以通过电话线上网。
2、供水现状连家营村村内供水方式为自备井,水源方式为地下水,水质不达标,有水污染。
村庄北测、西侧及西南侧共有8处电井。
地下最大出水量为50立方米每小时。
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村给水管道多为上世纪修建,部分有渗漏现象,需要尽快修复。
村庄西侧共有5个电井,东侧3个。
3、污水、雨水处理现状(1)污水系统连家营村村内无任何污水集中和处理设施,主要问题是污染环境,影响生活。
村民的生活污水随意泼洒,然后下渗或蒸发。
厕所多为建在自家庭院内的旱厕或水厕。
(2)雨水系统连家营村村内无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雨水和污水混排。
由于最近几年基本未有什么大的降水,而且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雨水等直接排放到妫河。
因此该村村内基本不会有存积雨水现象,并且该村目前没有雨水回用灌溉项目。
4、燃气现状连家营村由于多方面因素,基本使用柴、煤或者秸秆做燃料,但是村民普遍希望能够使用上沼气。
5、公厕、垃圾处理现状连家营村村庄没有公厕,户用厕所旱厕与水厕各占一部分。
村连家营村庄村委会附近设有垃圾收集点。
1.7.2 村民满意度分析2008年7月18日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共计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合格率84.8%。
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村民意愿。
1.8 社会事业连家营村目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343人,普及率为100% 。
现状无五保户,社会事业比较健全。
1.9 自然环境资源1.9.1 限制性因素1、基础设施不完善连家营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无排水设施,雨水污水混排,污染环境,影响旅游等行业发展。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连家营村缺乏基本的配套公共设施,如幼儿园、小学、公共浴室以等。
村内污水垃圾随处可见,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变。
3、产业化带动难连家营村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还不明显。
现代农业、特色瓜果种植虽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但是村民的种植经验匮乏。
1.9.2优势资源1、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连家营村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极具特色的瓜果品种是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据北京市区2.5小时车程,远离城市喧嚣,自然景色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