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电化学总复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电化学总复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电化学总复习1.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的腐蚀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②金属的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只有电化学腐蚀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因为二氧化碳普遍存在,所以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④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总是金属被氧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答案:C2.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电镀,意在考查考生对电镀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未通电前,题述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锌的析出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B错;电镀时电解反应速率只与电流大小有关,与温度无关,C项对;镀锌层破损后,会形成铁锌原电池,铁作正极,得到保护,D项错误。

3.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O2+2H2O+4e-===4OH-B.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C.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较快地看到铁锈D.分别向铁、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前者铁锈出现得快答案:D 解析:铁是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成Fe2+,在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故将氧气吹向石墨电极的腐蚀速率比吹向铁电极快;向自来水中加入NaCl(s),可使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加快腐蚀速率;但若将石墨电极换成Mg电极,则负极为Mg,Fe被保护,难以看到铁生锈。

4.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2-4向Al电极移动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Al+4OH--3e-===AlO-2+2H2O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Cu-2e-===Cu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出1 mol Ag 时,消耗铜电极32 g答案:C 解析: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里阴离子移向负极,故A项正确;B项中,Al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故Al应转化为AlO-2,B项正确;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材料为Fe,故C项错误;由电子守恒知,当析出1 mol Ag时转移电子1 mol,消耗Cu 0.5 mol,即32 g,故D项正确。

5.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2OH --2e -===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Ni 2O 3+3H 2O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充电电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充电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书写电极反应的能力。

在铁镍蓄电池中,Fe 是负极,Ni 2O 3是正极,由于生成Fe(OH)2,则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故A 正确;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2OH --2e -===Fe(OH)2,故B 正确;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 -===Fe +2OH -,阴极附近溶液pH 升高,故C 错误;由充电时的总反应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可得到阳极反应式,D 正确。

6.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如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K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 PbSO 4+2H 2O -2e -===PbO 2+4H ++SO 2-4B .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 2SO 4为0.2molC .K 闭合时,Ⅱ中SO 2-4向c 电极迁移D .K 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Ⅰ为原电池,a 为正极,b 为负极;Ⅱ为电解池,c 为阴极,d 为阳极。

K 闭合时,d 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PbSO 4-2e -+2H 2O===PbO 2+4H ++SO 2-4,A 项正确;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e -,则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Ⅰ中消耗0.2 molH 2SO 4,B 项正确;K 闭合时,Ⅱ中SO 2-4向阳极(d 极)迁移,C 项错误;K 闭合一段时间后,c 电极析出Pb ,d 电极析出PbO 2,电解质溶液为H 2SO 4,此时可以形成铅蓄电池,d 电极作正极,D 项正确。

7.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C .无论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 和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现象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的掌握情况。

a 、b 不连接,未形成原电池Cu 2+与Fe 在接触面上直接反应,A项正确;a 、b 用导线连接,铜片作正极,Cu 2+在该电极上得电子,B 项正确;a 、b 连接与否,溶液中的Cu 2+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 ,Fe 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 2+,故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 项正确;a 与电源正极相连时,Cu 片作阳极,Cu 2+向Fe 电极移动,D 项错误。

8.下列装置中,Fe 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⑤④③②①B .⑤④①②③C .⑤③④①②D .①②④③⑤答案:B 解析:③中是Zn 失去电子,转化为Zn 2+,而Fe 作正极,被保护,不易被腐蚀。

9.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过程中,石墨电极上有H 2产生B .电解初期,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u +H 2SO 4=====通电CuSO 4+H 2↑C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 .整个电解过程中,H +的浓度不断增大答案:D 解析:活泼金属铜作阳极,阳极发生反应:Cu -2e -===Cu 2+,通电初期溶液中H+在阴极放电:2H++2e-===H2↑,溶液中H+不断减少,总方程式为Cu+H2SO4===== CuSO4+H2↑。

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Cu2+数目增多,溶液中Cu2+在阴极得电子:Cu2++2e-===Cu,此时,H+浓度保持恒定不变,因此整个电解过程中,H+是先减少后恒定不变的过程。

10.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6H2O+6e-===6OH-+3H2↑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D.(4)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答案:B 解析:金属活动性:Mg>Al,故在(1)中Mg为负极;在NaOH溶液中,Al能与NaOH 溶液反应而Mg不能,故(2)中Al为负极,Mg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为6H2O+6e-===6OH-+3H2↑;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与浓硝酸在常温下能反应,则在(3)中Cu为负极;(4)中酒精是非电解质,不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1.如图所示,a、b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观察到两支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K1,闭合K2,观察到电流计A的指针有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溶液的pH变大B.断开K1,闭合K2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断开K2,闭合K1时,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D.断开K1,闭合K2时,OH-向b极移动答案:B 解析:该试题为原电池及电解池的综合考题。

当断开K2,闭合K1时为电解池,此时根据电源判断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相当于电解了水,故A项正确;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故C项正确;当断开K1,闭合K2时,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故D项正确;B项错误。

12.常温时,将500 mL pH=a的Cu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测得溶液的pH变为b(假设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发现只有一个电极有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可以向溶液中加20(10-b-10-a) g CuCO3 B.b<a<7 C.阳极电极反应:2H2O-4e-===O2↑+4H+D.整个过程中是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铜单质答案:A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看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发现只有一个电极有气体产生,马上就知道整个过程中是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铜单质,要恢复电解前的溶液就要将氧气和铜的质量转化成CuO或CuCO3,需要20(10-b-10-a) g CuO。

考虑水解a<7,电解转变成酸则b<a。

1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饱和NaCl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断开S2,接通S1,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该装置形成了原电池,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Ⅰ)的电极名称是负极 B.C(Ⅱ)的电极名称是阴极C.C(Ⅰ)的电极反应是2H++2e-===H2↑ D.C(Ⅱ)的电极反应是Cl2+2e-===2Cl-答案:AD 解析:断开S2,接通S1,相当于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阴、阳两极分别产生H2和Cl2,由题中“C(Ⅰ)附近溶液变红”知C(Ⅰ)为阴极,C(Ⅱ)为阳极。

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了原电池,类似于燃料电池,因为H2还原性比Cl2强,所以在这个原电池中C(Ⅰ)作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C(Ⅱ)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l2+2e-===2C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