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物流(国家标准)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美国物流协会)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3运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4仓储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进库、存贮、出库的作业。
5库存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6包装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7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8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作业。
9配送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10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二、简答1 物流作业目标(1)快速响应,及时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2)最小变差,影响系统运作的未预期事件(3)最低库存,资产负担和相关周转速率(4)整合运输,降低运输成本(5)质量,物流是不断维持和发展TQM的主要部分(6)生命周期支持,在某些情况下,流向客户的普通的增值存货流必须反向流回。
(产品回收,退回物流,循环物流)2物流的地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物流是社会在生产不断进行,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3)物流是保证上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4)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5)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紧急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3物流系统要素包括功能要素——七大功能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速、流程支撑要素——政策法规,行业规范等基础要素——设施设备等4、运输的地位(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5、运输的基本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6、运输的基本要素(1)基础设施:运输路线、运输节点(2)运输工具:动力工具、装载工具、动力及装载一体工具(3)运输参与主体:承运人、承运人、收货人、政府和公众7、五大运输方式及比较!横线部分为缺点(1)公路运输:灵活性(空间、时间、批量、运行条件、服务);投资省、建设快。
能力、速度、运价等经济指标相对较差。
(2)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廉价;全天候;安全准时。
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灵活性较差。
(3)水运(沿海,近海,远洋,内河):运能大;运价低。
受自然条件限制;速度慢。
(4)航空运输:速度快;机动性大;舒适、安全;可抵达一些其他方式难以抵达地方;投资小建设快。
机舱容积与载重量小;运输成本和运价高;受气象条件限制。
(5)管道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自然条件影响小。
建设及维护费用高,运输物资品类受限大。
8、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方法(1)组织轻重配装;(2)实行解体运输;(3)改进堆码方法。
9、不合理储存的现象(1)储存时间过长(2)储存数量过大(3)储存数量过低(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5)储存结构失衡10、库存的重要性(1)提高客户服务水平(2) 调节季节差异(3)使企业达到经济规模(4)节约企业成本(5)客观要求11库存的弊端(1)占用大量资金(2)_发生库存成本(3)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12、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2)便利功能(3)促销功能13、缓冲包装的方法(1)全面缓冲(2)部分缓冲(3)悬浮式缓冲14、装卸搬运的作用(1)装卸搬运是物流各阶段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2)装卸搬运(换装)连接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多式联运得以实现。
(3)在许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系统。
15、装卸搬运合理化途径(1)防止无效装卸(2)充分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5)缩短搬运距离16、防止无效装卸的措施(1)减少装卸次数(2)消除多余包装(3)去除无效物质17、配送的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2)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用户需要什么就配送什么,而不是生产企业生产什么送什么(3)3、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4)4、配送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5)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运送18、配送的意义和作用(1)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3)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4)简化手续,方便用户(5)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19、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1)备货(2)储存(3)分拣及配货(4)配装(5) 配送运输(6)送达服务(7)配送加工20、提高配送经济效益的途径(1)恰当设置配送中心;(2)加强配送的计划性(3)实行共同配送(4)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21、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差别(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零配件、半成品(2)流通加工过程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一种辅助和补充(3)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22、流通加工的作用(1)提高加工材料利用率(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方式的优势(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23、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1)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2)加工和配送结合;(3)加工和配套结合;(4)加工和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24、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几种形式(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2)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3)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三、计算题节约里程法解题思路基本原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节约里程△L=L1+L2-L3原理图示案例:由配送中心P 向A —I 等9个用户送货。
途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两点间里程,途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个用户对货物的需求量t ,配送中心由2t 和4t 的汽车,且汽车一次巡回行走里程不能超过35km ,设送到时间均符合客户要求,求该配送中心最优送货方案。
!中间黑点为p步骤(1)首先计算配送中心至各用户以及各用户之间的最短距离,并列表最短距离表(2) 由上述最短距离表,利用节约法计算出各用户之间的节约里程,并编制成表(1)算法: 第一列:PA=11(以P 为起点到B ) 第二列:PB=5+5=10(直接连线)AB=5(先有P 到A ,以A 为起点到B) 第三列: PC=9(由P 到A )AB+BC=10 (先由P 到A ,以A 为起点到C) BC=5(先由P 到B ,以B 为起点到C ) 以下同理……节约里程表(3)根据节约里程表中节约里程多少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编制节约里程顺序表,以便尽量使节约历程最多的点组合装车配送节约里程顺序表(4)绘制路径图 分析过程,不用写出来:先选择最节约的路段A-B ,两者运输量为1.7+0.5=2.2>2t ,由题意知,只有2t 与4tl 两种车型,故选择4t 车,还有剩余,继续连接。
由于B-C 与其相邻并且第二节约,也要连上,两者的运输量已经为3.1t,,还有剩余,由于A-I 与A-C 路段相连,且3.1+0.6=3.7<4t,连接,不能再连接,否则超载。
之后过程类似,再找剩下的里最节约的,即e-f …… 结果如图算法: 第一列PA+PB-AB=16(以A 为起点) 第二列PA+PB+PC-AB-AC=10(以A 为起点) PB+PC-BC=5+6+5+4-5=14(以B 为起点) 第三列PA+PD-AD=11+6-5-5-4-=3(以A 为起点)PB+PD-BC-CD=5+5+6-5-4=7(以B 为起点)PC+PD-CD=9+6-4=11(以C 为起点)以下类似……计算结果为负时,表示里程数是负数,无实际意义,在表内写0(5)文字叙述路径A:4T车,走行32KM,载重量3.7T路径B:4T车,走行31KM,载重量3.9T路径C:2T车,走行30KM,载重量1.8T。
总共走行里程93KM,共节约里程63KM。
四、论述题猜想,仅供参考1)论述你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2)论述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及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3)论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4)物流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在供应链管理中有什么作用?5)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供应链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什么作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6)论述企业如何选择第三方物流要想选择好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就必须对3PL进行合理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PL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UPS是包裹的限时速递,中储是拥有大型的仓库;2.3PL是自有资产还是非自有资产。
自有的(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从事实实在在物流操作的专业物流公司)有较大的规模、雄厚的客户基础、到位的系统、专业化程度高、但灵活性有一定限制;非自有的(无硬件设施或只租赁运输工具等少量资产,主要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库存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职能)运作灵活,能根据服务内容自有组合、调配供应商,管理费用较低。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3.服务的地理范围。
全球性?国家性?地区性?4.服务的成本。
计算3PL服务的成本时,先弄清自营物流的成本,然后两者对应进行比较;5.服务水平。
成本尽管重要,但是3PL为本企业及企业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对选择物流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首要考虑因素有:3PL在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以及对你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