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20米预应力砼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准格尔至兴和运煤高速公路永兴至麻迷图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其它相关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有1座大桥、4座中桥,上部均为20米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组合连续箱梁。
下部为单排桩柱式墩身,墩身盖梁分左右幅;全段共198片箱梁。
2、箱梁设计要点桥上部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组合连续箱梁,采用多箱单独预制,简支安装,现浇连续接头的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
主梁沿纵向外轮廓尺寸不变,在各箱梁之间设横向湿接缝。
每联端部横梁部分与箱梁同时预制,每跨跨中横梁部分与箱梁同时预制;各中间墩顶横梁采用现浇。
为满足锚具布置的需要,箱梁端部在箱内侧方向加厚,腹板内预应力钢束除竖向弯曲外,在主梁加厚段尚有平面弯曲。
与此相应,锚固面在三个方向倾斜,使预应力钢束张拉时垂直于锚固面。
除桥台和兰麻夭大桥5#墩处设滑板支座外,其余各桥墩上支座均为板式橡胶支座。
台顶设置GQF-80型伸缩装置。
3、箱梁主要尺寸及结构形式1)箱梁为单箱两室部分预应力结构。
梁中心高度120厘米,内、外侧高度根据线路横向坡度具体调整;底板宽100厘米,跨中处厚18厘米、梁端处厚25厘米;腹板跨中处厚18厘米、梁端处厚25厘米;顶板厚18厘米,梁宽240厘米、边梁285厘米;翼缘处设湿接缝左幅宽70厘米,右幅宽40厘米,架设就位后通过现浇砼使梁连接成整体。
2)在梁的底板和腹板设纵向预应力,中跨梁钢束布置为:N1中梁2×4、边梁2×5;N2 2×4;N3 2×4;边跨梁钢束布置为:N1 2×5;N2 2×5;N3中梁2×4、边梁2×5;钢束采用φ高强低松驰钢绞线,其标准强度1860MPa,锚下控制应力,在梁体砼强度达90%时张拉,张拉采用双控;梁体砼为C50。
3)预应力部分采用波纹管制孔,波纹管采用φ内55mm规格,并采用PVC管作芯棒。
锚具采用OVM15-3、OVM15-4、OVM15-5系列锚具,采用YCW100A型配套千斤顶张拉。
4)在梁的连续端处设T1 2×5、 T2 2×4、T3 1×5负弯矩束,预应力部分采用扁波纹管制孔,波纹管采用90×25mm规格,锚具采用OBM15-4、OBM15-5系列锚具,采用YCW25×150()型配套千斤顶张拉,张拉时接头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的95%。
5)每片箱梁底板设4个φ100毫米通气孔;边梁设滴水槽、泄水孔等;滴水槽采用半圆钢筋制成,其深度不大于1cm。
6)根据梁的架设位置不同,箱梁分中跨中梁,中跨内边梁,中跨外边梁;边跨中梁;边跨内边梁,边跨外边梁。
4、箱梁预制场建设规划概述箱梁全部采用现场预制。
具体位置在线路K112+500右侧。
本标段设1个箱梁预制场,按照工期要求预制场设16个固定的制梁台座,采用边预制边架设的方法进行施工。
箱梁预制场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1)预制场的布置根据本合同段地形、交通、水源、拌合站设置及各桥涵分布情况,拟订在K112+500右侧,负责预制本标段箱梁。
预制场设16个底座,一个钢筋加工棚,一个钢筋存放场,一个箱梁存放场;长250m,宽21m。
2)制梁底座结构形式底座采用C25混凝土浇注,高30cm,顶面两侧预埋∠45×5角钢,上铺δ=4的钢板,宽,长21m,两端3m范围内每侧加宽50 cm、加厚至60cm,在下部铺设φ12钢筋网@15×15cm。
从底座顶面往下8cm处设φ45mm的预留孔,以便穿拉杆加固模板,间距为60cm。
中间预留向下设的预拱度,预拱度采用抛物线形式。
3)场地硬化先将原地面平整夯实后,测量放线,先立模浇注制梁底座,然后进行场地硬化,采用C20混凝土厚20cm,底座之间设排水沟,纵横坡为2%。
混凝土来自搅拌站,其它附属生产及生活设施布置详见《平面布置示意图》。
4)箱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图5) 箱梁预制场人员及设备部署5、为配合制架梁的施工,每个梁场主要设施如下:1)设2台80吨龙门吊机,主要负责箱梁预制时的相关吊装作业及箱梁架设。
2)设拌合站一座,由二台JS1200强制式搅拌机组成,产量50m3/h。
3)砼运输车二台,负责砼的运输。
4)钢筋车间一座,由电焊机4台、剪断机2台、弯曲机2台、调直机1台、闪光对焊机1台,钢筋存放场等组成。
5)制梁台座及底模16个,模板中梁2套、边梁2套、内模4套。
6)其它相关设施;梁场范围内全部硬化以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
三、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制做制梁基座。
制梁台座采用砼基础(梁端采用扩大基础),用σ=4mm的钢板做制梁台座的底模。
制梁台座的尺寸、棱角、表面平整度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详见底座布置图);地基承载力、台座间距等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步骤1)对底模进行检查、处理,满抹脱模剂。
2)绑扎底板下层钢筋N13、N1,腹板钢筋N12、N12’、N10、N10’。
3)绑扎底板上层N15,腹板筋N4、N5。
4)绑扎波纹管定位筋,安装底板束N3、腹板束 N1、N2等预应力束波纹管并精确调整、固定,穿预应力PVC塑胶管。
5)绑扎底板、腹板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间距75*75厘米。
6)模板刷脱模剂,安装外侧模及内侧模板,调整、固定。
7)依次绑扎N4、N2、N3、N16、N18等顶板钢筋及保护层垫块。
8)绑扎负弯矩束定位网片并固定,安装预应力束波纹管、锚垫板等。
9)绑扎防撞挡墙预埋筋;安装预埋件,预留孔等。
10)安装堵头模板、调整、固定;安装时注意方向性。
11)检查模板拼缝情况、对拉杆紧固情况、支撑稳定情况等。
12)浇注底板砼;浇注腹板、顶板砼。
13)梁体混凝土养生。
14)当砼强度达设计强度标准值的50%,即25MPa时,拆除外模、内模。
15)养生至砼强度达设计的90%即45MPa时依次张拉N1、N2、N3钢束。
16)压浆封端或起吊架设就位后压浆封端;如果先压浆、封端则等压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起吊移梁。
3、施工方法及各工序检验1)钢筋制作及绑扎a.按不同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分批验收进场材料,并分类堆存且设立标示牌。
所有钢筋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垫离地面50厘米以上;并覆盖或入仓。
b.钢筋在使用前应除锈,调直。
应按配料单加工,以降低损耗。
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端头箍筋按图纸施工),箍筋弯钩的重叠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
钢筋在绑扎时注意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绑扎牢固;保护层垫块数量合适,布局合理;预埋筋(件)预留孔(洞)位置正确,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在安装预埋构件时,如果其位置与普通钢筋发生干扰可适当挪动普通钢筋的位置。
c.钢筋接头采用闪光电弧焊搭接接头形式。
先进行焊接试验,合格后进行实际焊接工作。
所有焊接接头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剔除不合格部分。
对于电弧焊缝的要求:均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5d;焊缝宽度,焊缝厚度;焊缝表面饱满、平顺、呈均匀鱼鏻状,不允许有夹碴,气孔、咬边、焊瘤或烧伤主筋现象,搭接钢筋接头应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在冬季焊接时应在室内进行,若特殊原因只能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低于-20℃,并设置防雨雪挡风措施,要减小焊件温度的梯度,焊接后接头覆盖炉渣或石棉粉,使其缓慢降温,防止骤然冷却产生脆性。
在正式施焊之前应先试焊,掌握好各项技术参数。
试焊合格才可批量生产,焊工培训后持证上岗。
钢筋制安检验项目2)模板制安a.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加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在胎具上加工成型。
其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及平整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各部位尺寸、角度等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
在加工和转移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模板变形;新制模板进场后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先试拼验收合格。
模板加工制造质量检测项目b.模板在试拼验收合格后才可正式使用。
在使用前必须洁净无锈蚀无污物,安装前涂抹不改变砼颜色的脱模剂,模板安装顺序:先端侧模和标准侧模,然后堵头模板,即先中间后封端;先外模后内模。
模板安装质量检测项目c.模板安装注意事项(1)模板接缝必须紧密;止浆带(条)厚度适宜,位置准确;(2)模板之间连接螺栓应逐个上满拧紧;(3)模板上的对拉杆、支撑体系、必须稳固牢靠,受力一致;(4)模板在安、拆、存放中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变形;操作时动作不能太大使模板变形;3)混凝土的浇注a.砼的拌制砼在拌合站严格按配比采用JS1200强制式搅拌机拌制;由砼灌车运输,龙门吊机吊装入模。
砼质量要求:坍落度100-130mm,梁端部分因钢筋间距窄小及波纹管的影响,坍落度应保持在130mm;初凝时间≥4h;每盘拌制时间≥;其他应符合规范要求。
b.混凝土浇注先浇注箱梁底板,然后依次浇注腹板和顶板部分砼,腹板采取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方式浇注,并保持水平分层,每层控制在30cm内。
两侧腹板对称浇注。
在浇注腹板时注意控制浇注速度,以防止底板处翻浆,必要时可静停一段时间;在浇注顶板时严格控制其厚度,避免增加梁体重量;梁顶板表面不抹光采用拉毛,或在初凝后4小时内将混凝土表面凿毛。
在砼拌制浇注过程中,应取5组试件,3组进行标养,2组进行随梁养护,其中1组作为砼质量的评定依据,另1组用于箱梁张拉控制。
c.混凝土振捣砼振捣采用以附着式振捣器为主,φ30插入式振捣器为辅进行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不大于振捣半径倍,以表面泛浆、少量气泡为振捣密实的标志;防止漏振、欠振、过振现象;在振捣时避免振捣器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或波纹管上;振捣棒离模板5~10厘米,插入下层砼5~10厘米。
振捣时在梁顶板处开洞(开洞应选择在顶板张拉槽范围内),在箱梁腹板、底板及顶板连接处,预应力锚固区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应特别注意振捣质量,在振捣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监督。
d.混凝土的养护、拆模梁体砼浇注完毕后,当气温在+5℃以上采用洒水养生;当满足冬季施工条件时,采用蒸汽养护;采用蒸汽养护时,应控制砼的升降速度等。
养护时制定严格的养护制度,由专人负责养护。
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即可进行拆模,拆模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拆模时应避免损伤混凝土边角。
e.冬季混凝土施工(1)冬季施工期间,对于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在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前,需采取防冻措施。
(2)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水泥提前进库保温,砂石料加蓬覆盖,避免冰雪混入。
(3)冬季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并严防骨料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