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一、选择题1.19世纪中期,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率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驶入日本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浦贺港,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这就是“黑船来航”事件。

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D.佩里要为天皇从将军手中夺回实权2.“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3.1854年3月11日,一支由外国人率领的舰队来到日本,日本答应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这支舰队属于()A.美国B.德国C.俄国D.法国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A.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D.逐步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5.“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6.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7.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④有利于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在幕府时代,日本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居民主要由士、农、工、商四部分组成B.幕府的将军属于士阶层C.农、工、商等阶层的社会地位明显低于士D.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9.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实行征兵制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10.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A.西方侵略者B.幕府的军队C.倒幕派D.尊攘派11.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

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12.伏见、鸟羽之战()A.是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幕府的城市暴动B.是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的关键性战役C.是倒幕派击溃幕府军事力量的关键性战役D.是幕府势力在日本彻底消失的重要战役13.“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14.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前者包括后者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5.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

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 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

……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日本重农抑商B.资本主义萌芽C.日本商业发展D.封建统治动摇16.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17.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

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B.埃及阿里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1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事件,正确的是()①打开朝鲜的门户②吞并琉球③侵略中国台湾岛④挑起中日甲午战争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19.推翻幕府后建立的明治新政府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作()①彻底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②有利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③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④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1867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上奏朝廷说:“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于朝廷,广尽天下之公议,上仰圣断,同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

”德川庆喜“大政奉还”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被迫开国B.武装倒幕运动兴起C.明治天皇支持改革派D.幕府统治土崩瓦解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商人以“换棉”“出机”等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具体有哪些表现。

(2)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

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

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藩人交往……九、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

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材料二规定各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

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

……往来江户的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

——1635年颁布《武家法令》(1)概括材料一对各藩大名和小名做了哪些要求。

(2)材料二的规定对各藩大名和小名的要求是放松还是更严?为什么?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

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天主教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十几万之众。

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了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

”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

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

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

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尊攘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1)据材料指出,高杉晋作成为“尊攘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2)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3)此后日本出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结果如何?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维新时,日本人办教育,抓近代教育改革,很有些特色。

首先就是抓得快、抓得早、气魄大,教育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头……尽管明治维新时政府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

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

材料二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办技术教育,目的很明确……使国民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以便在实业、技术、生产和贸易上同地球上的各国展开竞争,这是“同国家富强、国家命运攸关的事情”。

材料三自从明治维新的近代教育改革以来,在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这一世界近现代教育史上罕见的痈疽。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不彻底性,尤其是明治维新后建立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的反动性。

——以上材料均引自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材料四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

……要知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

……无国民安得有人才?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癸卯游行记·归潜记》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日本的教育改革。

(3)结合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日本的腐朽落后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

故C项为根本原因。

2.【答案】A【解析】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却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这说明现实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这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3.【答案】A【解析】美国人佩里叩关,打开了日本大门。

4.【答案】D【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俄、日的改革都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又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通过改革摆脱了这一民族危机,而俄国却不存在这种民族危机,所以D项符合日本但不符合俄国。

5.【答案】B【解析】“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

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日本的前提。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提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这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初期,正开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努力建设现代国家。

7.【答案】C【解析】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后,确立的是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所有权,维护的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农民并没有得到土地。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提高了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8.【答案】D【解析】在当时的日本,划分等级的依据是出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