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中学生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农村中学生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农村中学生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社会实践单位:西安市蓝田县文姬中学实践时间:2010年7.13—7.18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市乡镇3所中学的学生的调查资料,从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习问题、上网问题、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心理等方面,了解了当前城镇乡村的中学生教育,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从中得出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当今中学生目前最关心的依旧是学习;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值得重视;中学生上网沉迷于网络是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而且影响着学生的人际关系;而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学生心理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由于近年来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中学生的安全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

关键字:中学生学习上网人际关系安全心理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城乡教育普及度不断上升,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中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者,是祖国的花朵,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中学毕业生,保证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

因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卫生、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本文却是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统一起来一起研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希望通过了解中学生的情况,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城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今年暑假,西安理工大学唐仲英爱心社成员通过在许庙中学、曳湖中学、文姬中学进行为期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实地调查研究这几个中学学生的情况,通过填写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真实情况,而本人作为文姬中学的支教老师,在暑期支教过程中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更是进行了一次面向所有暑期学生的励志讲座,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更是非常便利,因而也感触颇多。

下面是这次暑期实践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

一、样本与资料1.样本2010年暑假(7.14—7.18)进行的实践调查是在许庙中学、曳湖中学、文姬中学进行的,以三个学校参加暑期活动的总人数为总样本数,样本单位为每一个暑期活动学生。

每个学校分为三个班级,大概每个班的人数20人,初一初二基本上均匀分布,不乏小学生听课。

三个中学由于距城镇地距离不同,发展情况不同,因而也可以对比。

填写问卷时由每位班主任发放并指导填写,填写完收齐。

问卷主要由29道问题组成,涉及学生人际关系、学习、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心理方面等问题。

主要以封闭式为主,有利于统计分析。

具体的问卷内容与资料汇总见附录。

调查报告后附有问卷与资料的汇总表。

(在电子版里有,此处没打印)2.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各个学校的调查问卷均有班主任指导。

资料收集采取“各学校自由安排,每个学校各班同时填写问卷,当场完成,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

填写问卷时间10—20分钟。

填写过程中有的问题学生没有填写,以至于有的统计不全,还有些细节问题存在,这些虽然存在,但对问卷的质量影响不大。

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

有效回收率97%,回收率相当高,有利于资料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1中学生人际关系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

在学校现在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老师的责骂变少了,赞扬随之增多;在家里,父母常年的疼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这些都造成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与父母的关系。

当今社会,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家长们为了应付经济压力,不得不到外地打工,以至于很多中小学生从小就过着与父母分离的日子;在调查中了解到,父母不在身边时很多同学都是自己住或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

这部分大约占了78.2%。

而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如孤单没人聊天、学习没人监督、生活没人照顾等等,这些都存在问题。

而学生的影响程度可能还远不止这些。

但是也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发现,虽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到80%以上的学生是现在所谓的“留守儿童”,但同学们对这个“留守儿童”的概念似乎并不太在意,他们真正关心的是父母。

虽说是中学生但他们也了解到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因此也一定程度上理解。

而且农村很多家庭是一位家长外出打工,另一位在家照顾孩子。

这些都说明了这点。

但父母经常不在家,必然影响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以至于在交谈中很多学生的父母亲的感觉很生疏。

父母们往往只顾一味挣钱,满足儿女的物质需要,而疏于与儿女沟通、关注其情绪变化,使青少年的情绪就缺乏积极、主动的调节。

最终造成关系的生疏。

与老师的关系。

中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关系就是与老师的关系了。

我们常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

花朵是需要园丁的辛勤的劳作才会绽放的更加美丽,同样,园丁看到花朵的盛开才会更加有激情有动力。

而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教导,更是说明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但是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的盛行,连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都是那么的微妙,更别说师生之间的关系了。

在你认为任课老师怎么样时,接近40%的同学认为老师不了解自己很少注意自己的成长,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期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在我当班主任期间,同学们感到异常高兴,说他们从来没有遇到像我这么平易近人的老师,每天和他们交谈和他们谈心,上课不是拘束,而是快乐的学习知识,这样他们才感觉是在求学求知识,而不是强迫。

回家的时候他们还依依不舍的来相送,期盼着问着: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这种感情虽说只有五天,但已经深深存在我的心中。

而反观我们现在,中学生尚且如此,大学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我们自己是有深刻体会的。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众多的人际交往中,与同龄人的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

中学生处在一个心理身体都在成长的阶段,特别需要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得到肯定,也有各方面的竞争。

这些都促进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也在这种悲欢离合中不断得到生活的经验。

接近60%的学生把与同学朋友之间度过的时光当作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在一起玩耍学习。

当然他们的课余时间大部分也是和他们一起成长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常因个子过矮,过高,过胖,过瘦,五官不端,口吃,身有残疾缺陷等自卑;或因记忆力差、思维迟钝,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或因性格内向,一无所长而自卑。

不管是哪方面的自卑,其表现是相同的,即都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敢与他人交往谈心。

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原因,很多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被疏远。

而同学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异性关系。

虽说是中学生,但他们已经开始注意了解异性,而在交流中,大部分的男孩子不敢与女同学说话,当问他们原因时,很多学生说他们怕。

而且在支教这些天,我没有看见男同学和女同学坐到一起过。

这些都反映了一些不正常的方面。

人际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正确的人际关系观的树立尤为重要,中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

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培养,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所以中学生在成长过程面对的各种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不容轻视。

2.上网问题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

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这是多么大的诱惑,也足以说明当今互联网的重要作用。

勿容置疑,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中学生开拓视野,学习课外知识,个性化的培养,对外的交流以及更多信息化的东西,无不吸引着中学生的目光。

但目前的中学生上网的现状却并不是追求学习知识,而是更多的把时间放在了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娱乐消遣上去了。

就在暑期支教活动中还有一位同学说谎称自己来上课,却在中午回家时去上网,以至于下午没来上课,回家时还谎称上课时间延长了。

据了解这种逃课上网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屡见不鲜了。

这种问题的严重可想而知。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接近95%的同学上过网。

而谈到他们上网的目的时:72%的同学是为了打游戏交网友聊天,而仅有16%的同学上网时为了查资料,而且查资料是在娱乐之后进行,可想而知他们的真实目的。

而上网的金额更是让人担忧:每月上网费用高达300元以上的同学竟然也占了2.6%,真是让人担忧,而这些钱的来源无疑是父母亲。

而接近67%的同学常常上通宵或逃课上网,这些无疑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

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已经改变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生活方式,但是目前中学生上网目的还是不明确,很多学生上网没有计划,很少人用网络来学习知识。

而且这些学生的网费开支、上网习惯无疑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上网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又一难题。

3.学生安全知识掌握近年来,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达到60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

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预防和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

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危难之际学生学会自救,也是防止事故发生重要途径和方法。

特别是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灾害肆虐,让人不得不担忧。

为了消除隐患,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把安全教育列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应增强自身保护意识,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自救措施和知识,是当今安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自救、急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调查中,接近60%的同学的安全知识是来自于学校,而只有仅6%是来自于家庭,其余的来自于社会和报纸电视,这说明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家庭在这方面相对不足。

在遇到灾害时,接近95%的同学能够急中生智或是寻求帮助,鲁莽的行为相对较少。

而在他们所认为的安全事故隐患中,65%的同学认为是交通事故。

这也难怪车祸是中小学生最大的杀手。

在2006年的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数据表明,交通事故岛致的受伤人数最多,约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6%。

4.学生心理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