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 1 -
第3课《“开元盛世”》学教案
主备人:姜燕 课型: 新课 审核:历史备课组 集体备课时间 :
备课组长签字: 班级: 第 学习小组 姓名: 分数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
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导入新课〗: 导入框——杜甫的《忆昔》。

唐朝全盛时期,小小的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色泽上好的稻米和洁净的小米,堆满了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仓;各地的道路上没有豺狼虎豹,出门远行用不着选择吉日。

你知道这是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景象吗?历史上把这一统治时期称为什么?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呢?当时社会又繁荣到何等景象呢? 一、“开元之治”
1、政治上:“开元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
于改革精神的 );② ;③ 。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2、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 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培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和 ;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 、邢窑 和 最为有名。

(3)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 、 、 和 ②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三、唐朝的衰亡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使唐朝由胜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 年,唐朝灭亡。

四、达标检测
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的是( )
A 唐玄宗励精图治
B 唐玄宗崇尚节俭
C 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3.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4.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6、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8.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了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
C. 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9、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0、诗圣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
(2)诗中描述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什么景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