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文东苑李小学水文化建设汇报

张文东苑李小学水文化建设汇报

创建“水文化”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构建“水文化”育人体系
打造“水文化”品牌学校
水寨镇苑李小学
张文东
2014.8
构建“水文化”育人体系打造“水文化”品牌学校——水寨镇苑李小学创建水文化特色学校汇报
镇教育办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教体局“一一二三”工作思路,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提升全镇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在全镇各校深入开展了“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活动,苑李小学认真落实教育办要求,积极开展“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活动,现就我校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水文化教育”理念学习,树立明确的办学方向
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水文化教育”理念学习活动,使教师明确了教育办提出“水文化教育”的理念符合水寨的实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因为我们水寨因水而得名,与水文化极有渊源。

绣江河、小清河、章齐排水沟、绣云沟、青云河纵穿全镇。

小清河由西南入水寨,穿水寨北半部折而向东注入渤海。

绣江河纵贯全镇注入小清河。

水寨镇的小城镇建设在“水”上大做文章,依靠绣江河建起了“绣江湖公园”;在绣江河西岸建立了“滨河花苑”居民小区,这一切都与“水”密切相关。

学校以“水文化教育”为理念,就是要挖掘水的优良品质,用水的品质来建设我们教育的品质、打造学校的品牌。

培养师生“爱水、惜水”的情怀;“亲水、乐水”的情操;如“水”一般的品行。

二、构建以“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系统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贯彻“水文化教育”的理念,利用校园宣传栏、宣传牌等将水文化办学核心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阐释醒目的展示在校园内。

在校园中设置了“水的品格”宣传栏,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分别是:
一是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守拙。

二是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是谓齐心。

三是坚韧——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崖头滴水,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是谓坚韧。

四是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是谓博大。

五是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是谓灵活。

六是透明——水是清澈、透明的。

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是谓透明。

七是公平——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公平”。

以上对“水品”七方面阐释,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阅读、审视,使“水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在学校广场建设了“水文化”主题喷泉,将“上善若水、水品育人”镌刻在四周,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加了“水文化”感性体验。

三、以水为魂,构建若水育人体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之母,水孕育了文明,更孕育了悠久的历史。

人们以水为载体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无声无息,却绵延悠长;水,平凡无奇,却滋润万物。

我们充分挖掘水文化的精髓,将水的高尚品质作为我们育人的目标,构建学校若水育人体系。

对于水文化的精髓,我们首先是突出其“善”。

这里的“善”,我们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善”,亦即“善良”之“善”。

无论是“学之初”,还是“教之初”,都是“性本善”的,而且也必须都是“性本善”的。

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善”,亦即态度、方法之“善”。

可以说态度“善”了,方法也就“善”了。

我们注重“水文化”的滋养,本身就是在“先利其器”,是利思想之器、心灵之器。

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坚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紧紧把握“爱、责任、创新”的主旋律,围绕“大练基本功、养成好品行”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班、示范生”的评选活动,组织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学生坐姿“三个一”评选活动,上午预备后以班为单位齐诵“水”诗,下午预备后齐唱“水”歌。

结合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清明节、寒暑假开展“爱、责任、创新”主题实践活动。

在校园内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入手,在校统一着校服、佩戴红领巾,升旗、做操、放学等校园集体活动做到步调一致、摆臂有力、队伍整齐、口号响亮,整个过程快、静、齐。

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培育其“善”。

其次是关注其“容”,这里的“容”是海纳百川之“容”。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才能有真正的源头活水。

这里的“容”也是包容的“容”,只有能够包容他人的人,才能具有宽广的胸怀。

我们开展师生“交心教育”工作,利用交心本、交心卡,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与家长交心、沟通。

课堂上精心、生活上关心、辅导上耐心、课外经常谈心。

学校组织了“交心教育”工作论坛,交流交心经验;开展了“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生日送祝福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好学、博学、包容、谦逊的豁达之人。

第三是重视其“韧”。

抽刀断水,水更流——“韧”。

柔韧坚强是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

水的灵动、透明、宁静等一系列的自然特性赋予了水独特的人文性,我们以水的柔韧来教育学生。

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坚韧的学习品质。

教师要多鼓励、表扬、提示等方法,让学生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之下不气馁的优秀品质。

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不仅他们的意志能力增强了,而且还能使他们从中看到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自信。

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五节”活动中,学生节目反复排练、克服困难、不断改进,其中有挫折、有汗水、有泪水,但学生不放弃,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

第四是强化其“恒”——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

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不停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落实“一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一:提前一天预习;三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养成教育;四精: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问题、授课过程中精讲、精心设计预习题、达标题。

五步:导(激情导入)5分钟——学(自主学习)10分钟——探(合作探究)10
分钟——点(点拨提升)10分钟——达(达标检测)5分钟)。

师生经历了由不熟悉到逐步适应、形成习惯的过程,这其中持之以恒是关键。

在德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坚持不懈,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始终,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积极态度和顽强精神,教育学生只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

“善”“容”“韧”“恒”是我校师生做人做事所要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学校管理所要求的。

用水的优秀品质影响我们的全体师生;通过若水教育,我们力图使育人工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四、开展以“水文化教育”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校利用早晨预备后的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开展与“水”相关的诗文诵读活动,利用中午预备后全校唱《若水年华》校歌,努力让“水文化”理念入脑入心。

在暑假中开展了“水文化教育”暑假实践活动,从“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赞美水、感悟水”五个主题开展活动。

我们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主题入手,了解水丰富的自然特性,调查了解淡水资源,了解水污染及水危害的现状,结合“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开展以“水”为主题的文艺、体育、旅游等活动。

通过农民饮用水工程调研、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调查、干旱水灾调查、节水护水小窍门搜集等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走进丰富多彩的水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水知识,提升爱水护水的意识。

学生将参与活动的过程用活动记录、资料搜集、图画、照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假期结束后交流、评比,培养学生如水的品格。

今后工作思路:
1.开发“水文化教育”学校课程。

暑假中已经编辑完毕“水文化教育”校本教材,本学期将在全校所有年级试用,力图使“水文化教育”规范化、系统化。

2.开展课题研究。

以“双心”教育课题研究为载体,让“水文化”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相互结合,努力打造“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

(双心指恒心和诚心,恒心是师生走向成功的桥梁,诚心是做人的根本。


各位领导、老师们,《管子》有言:“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从高山流水到似水流年,从上善若水到水到渠成,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

我校“水文化教育”、打造“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刚起步,今后我校将按照镇教育办要求,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努力。

水寨镇苑李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