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唐代诗人李白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唐代诗人李白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唐代诗人李白
第三章李白
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识记: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青少年时期,是在隐居读书、漫游
求仙和任侠中度过的。

曾入京,供奉翰林,后遭谗毁,被迫离开长安。

简单使用:李白的思想性格特点。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
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一、在思想上,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
面又接受道家特别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

李白把这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李白一生的
主导思想。

二、任侠与求仙是其一生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

他的侠胆、仙趣、狂饮极大地刺激着其个性中高傲狂放的因素,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
狂放和倨傲达观的性格。

三、在李白的性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这正是他的自由
性格的生发点。

从自然与神仙中,他想得到一种使心境得以宁静和使
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
识记:李白乐府诗创作在创新上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是借古题写现实,二是用古题写己怀。

理解: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借古题写己怀。

此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

诗人据此实行联想,抒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将即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
具有大河奔流的的气势和力量,不但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
无以复加的地步,还充分显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简单使用: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

一、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二、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
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三、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
改变。

四、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
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
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李白的绝句
识记:李白绝句的特点。

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理解: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风格特征。

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佳作,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
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

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但在人与山的冥会中,似
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限情思,韵味无穷。

简单使用: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清新俊逸,其《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一、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形成清新俊逸
的情思韵味。

二、李白的七绝,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
爽朗情韵。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这几首诗: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
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的自然天成之作。

三、李白的绝句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乐府歌行的
表现手法。

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1.识记: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

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
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个性特点。

李白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

如《行路难》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用抑
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简单使用: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
恍的想象,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
2.识记: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明快,不加雕饰
简单使用: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他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

如“天生我
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

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有着
巨大的魅力。

二、他的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苏轼、陆游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