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学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民歌的知识。
使学生对我国各个民族有所了解,加深了对党的英明领导,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的认识。
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党。
懂得了今天的认真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建设祖国的使命。
教具:录音机、投影机、电子琴、双响筒、沙锤、碰铃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分辨民歌不同体裁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复习——录音机播发民歌音乐片段,学生说出音乐片段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
A:《拼命号子》——劳动号子
B:《无锡景》——小调
C:《放马山歌》——山歌
填图——按要求填图。
A:学生逐一地将云南、内蒙古、陕北、江苏、四川填在投影片的地图上。
B:在填图的过程中,学生发言,讨论各个省份的风土人情,哼唱有代表性的民歌片断。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的积极性,确认学生表述正确的部分;示范有代表性的舞蹈基本动作,揭示各民族音乐的特色。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性
的国家。
(2)新课教学:学唱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A:电子琴弹奏旋律,学生欣赏。
B:跟随老师学唱旋律
C:跟电子琴哼唱旋律
E:电子琴伴奏,学生齐唱
F:录音机播放范唱曲,学生完整地欣赏全曲
(3)表演:学生领唱、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用手击拍配以打击乐器及电子琴伴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能力):A:一位学生领唱
B:三位学生分别敲打双筒响、沙锤、碰玲,
节奏:X X| X X |、X XX | X XX |
C:其余学生边唱边用手拍打伴奏节奏:X X | X X |、X XX |X XX |
D:电子琴伴奏
(4)小结:今天通过欣赏、学唱民歌,让我们对我国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接纳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歌,因为它是我们文化的根源之一。
(5)作业布置:
A :能自如地演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B: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音乐课堂上推荐给同学们欣赏。
(6)教学反馈:通过两个课时的有关民歌介绍学习,同学们对民歌有所了解,逐步喜欢民歌,愿意演唱民歌,乐意了解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