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
秸秆的碱化处理通常是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过氧化氢等碱性物质进行处理的技术,而用氨水和尿素等去处理秸秆则列入氨化处理秸秆范围。
一、碱化处理
用碱处理秸秆主要是提高消化率,从处理效果和实用性看,目前在生产实践中用得较多的有氢氧化钠处理和石灰水处理两种。
(1)氢氧化钠处理
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又可分为碱化的湿法处理和碱的干法处理两种。
1、碱的湿法处理
①用氢氧化钠进行湿法处理。
先配制1.5%氢氧化钠溶液,再用相当于秸秆10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室温下浸泡秸秆3天,多余的碱用水冲洗掉,最后用经处理后的秸秆喂畜。
据报道,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黑麦秸,其有机物消化率由45.7%提高到71.2%。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能维持饲草原有结构,有机物质损失较少。
经此法处理的秸秆,纤维素成分全部保存,干物质大约只损失20%。
它能提高消化率;有芳香味,适口性好;设备简单,花费较低。
但是,用这种方法处理秸秆,在用水冲洗过程中,将有25—30%的木质素、8—15%的戊聚糖物质损失掉。
而且用大量的水冲洗,也易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②轮流喷洒法。
方法是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轮流喷洒秸秆,喷洒碱液后,不用水冲洗,而用磷酸中和。
中和溶液中可以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尿素,糖蜜和维生素物质。
用此法处理,有机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到66%。
③浸泡法方法是将秸秆放在1.5%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0.5—1小时,再晾干0.5—2小时,随之在10℃左右的气温下堆放成熟3—6天,最后用经堆放的秸秆喂畜。
进行第二批浸泡时要添水,并按每千克秸秆加60克氢氧化钠,以保持氢氧化钠溶液的1.5%的浓度。
据报道;经此法处理的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20—25%。
如果在浸泡液中加入3—5%的尿素,则处理效果会更好。
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秸秆的消化率与氢氧化钠数量有关,试验证明,只有当每100千克的秸秆用6千克以上的氢氧化钠处理时,秸秆的消化率才显著提高,当氢氧化钠达12千克时,效果最好,当然成本也更高。
表一、氢氧化钠的数量与处理的秸秆的消化率的关系。
贮液器内有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启动电动机,溶液经液泵打入撒布管撒在容器内的秸秆上,再经一段时间碱化处理即可获得PH值7.9—10.3的碱化秸秆。
按此原理,我国电机部已研制出93JH400型秸秆化学处理机。
据报道,经该机处理后的秸秆含氮量增加1.4倍,每千克处理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0.45个饲料单位(一饲料单位相当于11.8兆焦)。
经此机型处理的稻草,其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化率分别达到70.5%和64.4%,比未处理的稻草分别提高12.5%
和31.6%。
用此稻草喂牛,采食量提高48%,日增重提高100%,达0.8千克/日。
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2
2、碱的干法处理技术
用氢氧化钠进行干法处理时,先按每100千克秸秆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30升喷洒于秸秆,且边喷洒边搅拌,使之充分混合,以便碱溶液渗透于秸秆中。
处理后的秸秆不需要用水冲洗就直接堆存在仓库或地窖里,也可压制成颗粒饲料,需要用时即可取出来直接喂家畜。
据报道,用此种方法处理的秸秆,其消化率可提高12—15%。
但是,由于这种秸秆其碱的残余量较多,家畜饲用后引起饮水、排尿增多,且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价值不大。
(2)石灰处理
此方法就是用氢氧化钙处理秸秆的方法。
它又可分为石灰乳碱化法和生石灰碱化法两种。
1、石灰乳碱化法:
先将45千克的石灰溶于1吨水中,调制成石灰乳(即氢氧化钙微粒在水中形成的悬浮液),再将秸秆浸入石灰乳中3—5分钟,随之把秸秆捞出,放在水泥地上晾干,经24小时后即可饲喂家畜。
捞出的秸秆不必用水冲洗,石灰乳可以继续使用1—2次。
为了增加秸秆的适口性,可以在石灰乳中加入0.5%的食盐。
在生产中,为了简化石灰手续和设备,可以采用喷淋法,即在铺有席子的水泥地上铺上切碎的秸秆,再用石灰乳喷洒数次,然后堆放,经软化1—2天后即可饲喂家畜。
2、生石灰碱化法
按每100千克秸秆加入3—6千克生石灰,搅拌数次使之均匀,再放适量的水,使秸秆浸透,随之在潮湿状态下保持3—4昼夜使之软化,最后分批取出晾干即可给家畜饲用。
石灰处理的秸秆,效果虽不及氢氧化钠处理的好,且易发霉,但石灰来源广,成本低,对土壤无害,且钙对家畜也有好处,故可使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钙磷平衡,适当补充磷酸盐。
二、过氧化氢处理
用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秸秆时,按过氧化氢的用量占秸秆的干物质的3%计,将过氧化氢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经切细的秸秆上,再用水将秸秆的含水量调至40%左右,在15--25℃条件下,密闭保存4周左右,最后开封将秸秆放在水泥地上晾干即可喂家畜。
试验证明:当用过氧化氢处理秸秆时,如果与尿素配合在一起进行,其效果更好一些,例如:用6%的尿素加3%过氧化氢处理玉米秸秆,与未处理者相比,其粗蛋白提高17.7%,而纤维素含量下降9%,干物质消化率提高4%。
当用占日粮比例分别为36%和72%的经上述处理的秸秆喂羔羊时,其日增重分别达到339克和341克。
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
三、碳酸钠处理
用碳酸钠处理秸秆时,按每千克秸秆干物质用80克碳酸钠(即8%计),再按上述湿法碱化处理法进行即可。
试验证明:按每千克秸秆干物质用80克碳酸钠处理秸秆,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达68.8%,动物自由采食时,每千克体重食入量达15.9克,用4%碳酸钠溶液处理玉米秸秆、稻草、小麦秸时,其干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78.7%,64.7%和44.2%。
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80.3%,74.4%和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