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诊断疾病方法眼睛不仅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而且是人体内脏的外境。
眼睛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革拉底氏曾经说过:“眼睛如何,身体也如何。
”故眼睛又被称为健康之窗。
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人体感受外界的信息有90%来自眼睛,所以眼睛是人体重要的信息站。
眼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却与整体五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学就认识到眼睛是五脏六腑的缩影,眼睛的特定部位与特定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以此分属于脏腑。
第一节眼睛与脏腑器官部位眼睛与脏腑器官部位(见下图)眼睛与脏腑器官对应示意图1、肉轮(眼睑),属脾2、血轮(两眦),属心3、气轮(白睛),属肺4、风轮(黑睛),属肝5、水轮(瞳神),属肾眼睛示意图第二节眼诊方法一、望眼神1、健康人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白睛润泽,黑明亮,瞳神展缩正常,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扩大或缩小,眼球转动灵活自如。
2、久病体弱或阴盛阳衰的人往往双眼无神,表现为目光晦暗无华,白睛失泽,黑睛混浊,瞳神展缩失灵,眼珠转动不灵活,提示有病难治。
3、精神病人的目光呆滞,眼睛混浊,反应迟钝,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烦燥。
二、望眼睑1、眼睑浮肿:属于生理因素的有睡眠不足、睡眠时枕头过低及流泪之后等;属于病理性因素的有眼前部炎症、心脏病、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2、眼睑红肿:为感受热毒之邪所致。
若眼睑局限性肿硬,疼痛及红赤不甚,久不痊愈,为痰瘀互结所致。
3、眼睑下垂: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后天性的往往由疾病所致,如重症肌无力、精神抑郁症、某些脑血管疾病、眼周围组织肿瘤压迫及维生素B1缺乏症等。
4、眼睑不能闭合:是面神经麻痹的特征之一。
如儿童在入睡后眼睑不能闭合,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5、眼睑暗黑:常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房劳过度引起。
6、眼睑结膜苍白:多为贫血。
7、眼睑黄色瘤:眼睑皮肤面出现微微隆起的斑块。
这说明人体内血脂过高,易患心血管疾病。
三、望两眦1、两眦流泪:迎风流泪,无热感,为肝肾不足,风邪引动泪液而出;冷泪长流,常为气血亏虚;或肝肾两亏,约束无权;或泪道不循常道而出。
两眦部流热泪,伴有目赤肿痛,为外感风热毒邪或异物进入眼内所致。
2、内眦流脓:多因外感风热或脾胃蕴热、心火上炎所致。
3、胬肉攀睛:多因心肺两经风热壅盛所致,与长期阳光、风沙等刺激有关,常见于户外劳动者。
四、望白睛健康人的白睛(白眼球)洁白而的光彩,没有其它颜色出现。
如果出现异色或斑点,即表示人体内脏有病,并可从颜色来判断疾病的部位。
眼球经区诊法图1、从形态上看:(1)、根部粗大:如球结膜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较长,多有器官损伤,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证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若血丝很长,延伸到其它区域,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扩散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转变,如腰腿痛、上肢麻木、骨髓炎等。
(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是被黑色瘀点分隔开,此征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阻塞、狭窄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等。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新病,或者说为急性炎症开始。
(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像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证。
多提示有该部位胀痛的症状。
如在肝区、胆区见此证,多提示有肝气郁结的症状。
若见于女性还可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往往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证,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如肝硬化、陈旧性损伤等。
(9)、黑圈:在白睛上见到一种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提示其相应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
(10)、螺旋形状:在白睛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示机体内血液循环有较严重的障碍,或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
临床上往往出现疼痛、刺痛、灼痛现象,部分癌症病人也可见到这种改变。
(11)、蜘蛛网状:白睛上出现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有痰证、瘀证。
如哮喘患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而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并由于长期哮喘,导致血管破裂、散乱等。
(12)、叶脉状:白睛上血丝像树叶茎脉状分枝,也表示体内有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是体内有瘀血证。
(13)、横行血丝:白睛上部有血管横向走行,呈“一”字形,多提示患有消化系统或其它方面的严重疾病。
而正常有或病变较轻的患者,白睛上半部血丝向瞳孔方向呈纵向走行。
(14)、赤脉贯瞳:为白睛上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
多提示患有淋巴系统的严重疾病。
2、从颜色上看:(1)、白睛鲜红,多为新病、急病和热病。
(2)、白睛紫红,多为邪热入营,灼津为痰,或灼血为瘀。
(3)、白睛浑红,提示症状加重、加深,出表示病情恶化,或是病邪由表入里,入中脏腑的表现。
临床上常见于邪盛正未虚,邪正相争的阶段。
(4)、白睛红中带黑,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入里化热,热炽血滞,瘀血内生。
一般表示病程长,瘀血重,邪热盛,正气未虚之象。
(5)、白睛红中带黄,提示病情好转,病热减轻。
因为黄为有胃气的象征,也为瘀血化解后的表现。
(6)、白睛血丝淡黄,为病情将愈之象,或该病已愈。
如血丝颜色淡黄略红,表明病情虽好转,但尚有余热未清。
(7)、白睛血丝浅淡属虚证、寒证,提示机体相应脏腑的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
另外,白睛血丝浅淡也属正常现象,区别是:病变者,血丝多而乱;正常者,血丝少而直。
(8)、白睛暗灰色,多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虫积等病痊愈后留下的痕迹。
3、如果某经区的血管延伸到其它经区,且原发性经区血管颜色深重,为邪传它经,原发经之病仍重;相反,为不传它经,原发经的症状已经逐渐消退。
从颜色来判断疾病的部位:1、白睛出现绿色:多半是患有肠梗阻;白睛变黄,这是出现了黄疸。
2、白睛上常出现出血片:这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信号;白睛上常有小红点出现,这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最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3、白睛充血发红:常由细菌、病毒感染发炎所致。
另外,严重失眠者、心功能不全者、血压高的人发生脑溢血前及羊痫风病发作前,都会出现白睛充血的症状。
4、白睛呈蓝白色: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白睛发蓝也是贫血的表现。
5、白睛青蓝:指白睛局限性青蓝,呈隆起状,高低不平者,多因肺肝热毒,或湿热蕴蒸逼,困于白睛,致气滞血瘀,渐变青蓝,或因梅毒、结核引起。
若白睛青蓝一片,不红不痛,表面光滑,为色素沉着,乃先天形成。
6、白睛蓝斑:指白眼珠的上部或下部,内部或外部,呈现一种如针尖至绿豆大小、不规则,不突出白眼珠表面的蓝色斑点,或诊断为蛔虫病。
7、眼蛔斑:指白眼珠上的小血管顶端的旁边,有蓝色、青黑色或紫褐色圆形的斑点,约大针头大小,可诊断为蛔虫病。
如斑大表示是成虫,斑小表示是幼虫;斑多为虫多,斑少为虫少。
8、紫色云斑:为白眼珠上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出现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可诊断为钩虫病。
斑块大者为感染程度较重,斑块小者为感染程度较轻。
9、黑色斑点:为眼珠上黑眼珠左、右上方的白睛区出现近似圆形的一个或数个直径为1~3mm大小的黑色斑点,据此可诊断为蛲虫病。
10、疟斑:为白睛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呈现着黑色、青紫色。
棕色。
紫红色、淡紫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直径为1~4mm大小,可诊断为疟疾。
11、白睛肝征:指白睛内下方,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淡青色者,可诊断为肝炎。
(如图4)12、白睛胃征:指在两眼瞳孔下方的6点处,白睛上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可诊断为胃肠道疾病,如胃酸过多、肠胃炎等。
13、赤脉贯瞳:指在眼白睛部有充血样血脉贯入瞳孔,是瘰疬病的一种征象。
14、白睛癌征:眼珠上半部白睛浅层下呈“一”字形的静脉显露者为阳性,可诊断为癌症。
15、白睛痔征:指白眼珠上5、6点间(乾与坎卦间)部位附近有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的血管。
颜色有鲜红、淡红、或红中带黄、红中带黑等。
以此可诊断为痔疮。
痔征出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核;出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核。
痔征呈现一条,末端未分枝的表明仅有一个痔核;末端有分枝,或在同一位置上呈现两条痔征的,表示有两个痔核;痔征条数多,或分枝多的表明痔核的个数也多。
痔征细小,不甚曲张,不甚明显,为痔核小;痔征粗,且曲张有力者,为痔核大。
痔征的根部特别膨胀,或数条并在一起者,为痔核有垂脱现象。
16、白睛报伤点:指患者伤后白睛出现青紫色血络浮起,在血络末端有瘀血点者,又称报伤眼征。
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则提示体内有伤。
如果瘀血点不在血络末端而在其中部,或离开血络,则无诊断价值。
(1)、以瞳仁水平线为准,报伤点在水平线之上者,主要反映腰、背及上肢有伤。
其中,腰部的瘀血点偏向内侧或近瞳仁;肩部与脊骨的瘀血点多居中;上肢的血络分支短,其瘀血点多偏向外侧,且远离瞳仁;下肢的血络分支长且超过瞳仁水平线;若两肢俱伤,则血络可呈中断跳跃状态。
报伤部位腰部瘀血点位置肩部与脊骨的瘀血点位置上肢瘀血点位置下肢小血络形态及位置上下肢俱伤的小血络形状(2)、报伤点出现在眼的水平线之下者,主要反映胸部及下肢有伤。
伤在乳头上方者,瘀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下内侧、胸骨旁者,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外侧下方及锁骨窝下者,则瘀血点偏向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Y”形,瘀血点位于分叉的末梢。
(3)、报伤点出现在左眼者,表示身体左侧有伤;出现在右眼者,表示身体右侧有伤。
(4)、报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瘀血点上下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腋中线及腋前线受伤;报伤点出现在眼的内侧,则提示对侧胸胁受伤。
(5)、报伤点下的血络呈明显扩张、弯曲如螺旋者,提示有较剧烈的疼痛出现;若血络粗细不一,则虽无瘀血点,也有伤。
(6)、报伤点色淡如云,或黑而沉着,凝结如小芝麻者,为伤在血分,病情较重;黑且周围有色淡如云,呈不规则晕状者,为气血两伤,病情最重。
17、白睛诊癌:(1)、白睛颜色苍白、无光、呆滞、晦暗或黄染。
(2)、)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V”形走向。
(3)、巩膜上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整个颜色暗灰无光。
(4)、白睛血管呈螺旋状弯曲、怒张,颜色鲜红。
(5)、白睛血管呈树叶叶脉状走向,颜色鲜红。
(6)、赤脉贯瞳,甚或白睛血管鲜红、怒张,至少两条以上延伸穿过瞳孔。
五、其他方法1、双目大小不一明显者,提示此人有家族性脑血管病史。
建议此人进入50岁之后应积极防治脑出血发生,应戒烟禁酒,勿过分劳累,保持心情开朗,控制情绪波动。
一目是单眼皮,一目是双眼皮,提示此人有家族遗传性脑出血史。
建议此人进入45岁后预防高血压,禁烟酒,忌大怒,及大便干燥,以防诱发脑卒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