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关税法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例6-3】某进出口公司2010 年12 月进口一批应税消 费品,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由海关估定完税价格。按 当月向中国境内销售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计算,该批 应税消费品成交价折合人民币980 万元。在进口时该 公司还支付如下款项:(1)货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 地点起卸前、后的运费分别28万元、2万元,保险费分 别为4万元、0.5万元;(2)包装材料费和劳务费9万 元;(3)与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12万元;(4) 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46万元。关税完税价格 为多少?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二)关税的类型
关税的分类 与计税方法 分类依据
1.按征收对象划分 2.按征收目的划分 3.按计征方式划分 关税分类 4.按税率制定划分 5.按差别待遇和特定 的实施情况划分
具体种类
有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 税 有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有从量关税、从价关税、 混合关税、选择性关税和 滑动关税* 有自主关税和协定关税。 有进口附加税(主要有反 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差 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 制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二)纳税义务人
A B C
进口货物的收 货人
出口货物的发货 人
进出境物品的所 有人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三、税率
• (一)进口关税税率 • 1.税率设置 • 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 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 率等税率。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 以实行暂定税率。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例6-2】某进出口公司进口一批应税货 物,FOB价格折合人民币2 80万元,运 费80万元,保险费率3‰,计算关税完税 价格。
• 【解析】关税完税价格=(280+80)÷ (1-3‰)=360÷0.997≈361.08(万元)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二)出口关税税率 • 我国出口税则为一栏税率,即出口税率。 • 国家仅对少数资源性产品及易于竞相杀价、盲目进口、 需要规范出口秩序的半制成品征收出口关税。 • 1992年对47种商品计征出口关税,税率为20%-40%。 现行税则对36种商品计征出口关税,主要是鳗鱼苗、 部分有色金属矿砂及其精矿、生锑、磷、氟钽酸钾、 苯、山羊板皮、部分铁合金、钢铁废碎料、铜和铝原 料及其制品、镍锭、锌锭、锑锭。出口商品税则税率 一直未予调整。但对上述范围内的23种商品实行0- 20%的暂定税率,其中16种商品为零关税,6种商品 税率为10%及以下。与进口暂定税率一样,出口暂定 税率优先适用于出口税则中规定的出口税率。因此, 我国真正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只有20种,税率也较低。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2.适用税率的确定 • 在根据进口货物原产地确定进口关税适用税率 时,中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全部产地生产标 准”和“实质性加工标准”。 • 全部产地生产标准是指进口货物“完全在一个 国家内生产或制造”,生产或制造国即为该货 物的原产国。 • 实质性加工标准是适用于确定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国家参与生产的产品的原产国的标准,其基 本含义是:经过几个国家加工、制造的进口货 物,以最后—个对货物进行经济上可以视为实 质性加工的国家作为有关货物的原产国。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例6-1】某进出口公司2010年12月进口 一批货物,成交价格折合人民币1 880万 元(含该货物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 卸前的运费、保险费20万元),另支付与 货物有关的境外开发设计费用200万元。 关税完税价格是多少?
• 【解析】关税完税价格=1 880+200=2 080 (万元)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最惠国税率 • 适用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 国待遇条款的WT0成员国或地区 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我国签 订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 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 的货物,以及原产于我国境内的 进口货物;协定税率适用原产于 我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 区域性贸易协定有关缔约方的进 口货物;特惠税率适用原产于与 我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 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普通税 率适用于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 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 物。按照普通税率征税的进口货 物,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特 别批准,可以适用最惠国税率。
CPA真题
A.24万元 C.48万元 B.32万元 D.80万元
2006年6月1日,某公司经批准进口一台符合国 家特定免征关税的科研设备用于研发项目,设 备进口时经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折合人民币800 万元(关税税率为10%),海关规定的监管年限 为5年;2008年5月31日,公司研发项目完成后, 将已计提折旧200万元的免税设备出售给国内另 一家企业。该公司应补缴关税( )。
四、关税完税价格
• (一)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
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包括货物的货价、货物运抵我 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货价+采购费用(包括货物运抵中国
关境内输入地起卸前的运输、保险和其他劳务等费用)。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解析】应补缴关税=800×(1-2÷5)×10%=48(万元)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9)以其他方式进口的货物 以易货贸易、寄售、捐赠、赠送等其他方式进口 的货物,应当按照一般进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 定完税价格。
你来做
下列各项中,符合进口关税完税价格规定的是( )。 A.留购的进口货样,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格为完税价格 B.转让进口的免税旧货物,以原入境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 C.准予暂时进口的施工机械,按同类货物的价格为完税价格 D.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应以加工后入境时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三)特别关税 • 特别关税包括报复 性关税、反倾销税 与反补贴税、保障 性关税。征收特别 关税的货物、适用 国别、税率、期限 和征收办法,由国 务院关税税则委员 会决定,海关总署 负责实施。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关税法
目 录
关税的基本规定 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优惠 征收管理 关税的会计处理与纳税申报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第一节 关税的基本规定
一、关税的基本原理 (一)关税的概念 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 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解释1】所谓“境”指关 境,又称“海关境域”或“关 税领域”,是国家《海关法》 全面实施的领域。关境与国境 有时不一致。 【解释2】海关在征收进口 货物、物品关税的同时,还代 征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 2.海关估定完税价格 • 如果进口货物的到岸价格经海关审查未能确定的,海关可 以依照以下次序、以下列价格为基础,估定完税价格:
• 第一,从该项进口货物的同一出口国或者地区购进的相同货 物的成交价格。相同货物指除包装的差异、外形上的微小差 别外,其他方面如功能、性能指标、理化性质、材料构成、 用途、质量、信誉都相同。 • 第二,从该项货物的同一出口国或者地区购进的类似进口货 物的成交价格。该类似货物,是指具有类似原理和结构、类 似特性、类似组成材料,并有同样的使用价值,而且在功能 上与商业上可以互换的货物。 • 第三,该项进口货物的相同或者类似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成 交价格。 • 第四。进口货物的相同或类似货物在国内市场上的批发价格, 减去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其他税费以及进口后的运输、储存、 营业费用及利润后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将上述进口费用及营 业费用和利润定为完税价格的20%。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5)暂时进境货物。对于经海关批准的暂时进境的货 物,应当按照一般进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定完税 价格。 (6)租赁方式进口货物。租赁方式进口的货物中, 以租金方式对外支付的租赁货物,在租赁期间以 海关审定的租金作为完税价格;留购的租赁货物, 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格作为完税价格;承租人申 请一次性缴纳税款的,经海关同意,按照一般进 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 (7)留购的进口货样等。对于境内留购的进口货 样、展览品和广告陈列品,以海关审定的留购价格 作为完税价格。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A
(3)运往境外修理的货物 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其他货 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 复运进境的,应当以海关审定的境外修理费和料 件费为完税价格。 (4)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 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海关审定的境外加 工费和料件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 用、保险费估定完税价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税法实务与案例》教材编写组
(8)予以补税的减免税货物。减税或免税进口的货 物需予补税时,应当以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 价格,扣除折旧部分价值作为完税价格,其计算公式 如下: 完税价格=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 ×[1-申请补税时实际已使用的时间(月)÷(监管 年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