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
听诊器
【目的】
1.了解正常心音的产生机制和特点。 2.初步掌握听诊方法,识别第一心音(S1) 与第二心音(S2),为临床心音听诊打好 基础
【基本原理】
心音是由于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所 产生的。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 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 /s),而历时较长(0.142s),声音较弱,是由房室瓣关 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 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 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 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声调教高(音频为50次/s)而 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 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 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 压的高低。
2、听取心音 (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 持听诊器头(胸器),置于受试者胸壁皮肤上,按二 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三 尖瓣听诊区顺序依次听诊。 (2)听取心音时,可用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 搏动。根据两个心音的性质、间隔长短、与心搏或颈 动脉搏动的关系,区分第一、第二心音。 (3)比较不同听诊部位两个心音的声音强弱。计数 心率。并可进一步分辨S1和S2期间长短,有无杂音及 节律是否规整等。
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 即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 稍内侧。 2、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 2肋间 3、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 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助间。 5、三尖瓣区:在胸骨体下端 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 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第一、二心音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心音是由于房室瓣突然 关闭引起心室内血液和室壁 的振动,以及心室射血引起 的大血管壁和血液涡流所发 生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与主动 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 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引起血 液、管壁及心室壁的振动有 关。
【实验对象】 人 【实验用品】 听诊器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1、确定听诊部位 (1)受试者解开上衣,暴露前胸壁,面向亮处做好。 检查者坐在对面。 (2)以胸骨角(平对第二肋)、锁骨等体表标志,确 定心音听诊部位。 (3)心脏瓣膜听诊区是指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 音传导至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瓣膜听诊区是根 据各瓣膜产生的声音沿血流方向传导到胸壁的不同部 位来确定,因而与各瓣膜的解剖位臵并不完全一致。 传统的心脏瓣膜听诊区为四个瓣膜五个区。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如呼 吸音影响听诊,可让受试者暂停呼吸。 2、听诊器的耳器方向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向前)。按压听诊器的胸器不得过紧或过 松。胶管勿与判断。
S1、S2区别: ①第一心音较长而音调较低,第二心音则较短而音调较高。 ②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间距较短,而第二心音与第一心 音间的时间较长,即舒张期较收缩期长。 ③第一心音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与颈动脉搏动几乎同时 出现。不宜用桡动脉搏动来辨别第一心音,因为自心室排 出血液的搏动传至桡动脉需一段时间,所以桡动脉搏动晚 于第一心音。 ④心尖部第一心音较强,而第二心音在心底部较强。一般 情况下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辨别并不困难,但在某些病 理情况下,如心率加快,心脏的舒张期缩短,心音间的间 隔差别不明显,同时音调也不易区别,则需利用心尖搏动 或颈动脉搏动帮助辨别。如仍有困难,心底部尤其是肺动 脉瓣区清晰的第二心音则有助于区分第二心音和第一心音, 并进而确定收缩期和舒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