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训练周计划
中学武术训练周记录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9.3~9.7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一 、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两大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武术萌芽
(2)、古代武术
(3)、近代武术
2.蹬腿:动作说明同弹腿,唯脚尖勾起,力达脚跟
要求与要点:同弹腿,唯强调勾脚尖。
3.侧踹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两腿左右交叉,右腿在前,稍屈膝。随即,右腿伸直支掌,左腿屈膝提起,左脚里扣,脚跟用力向左侧上方踹出,高一肩平,上体向右侧倒,眼视左侧方。练习时,左右可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挺膝,开髋,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跟。
要领:挺胸塌腰,两腿贴紧,腰向前腿拧转。
小
结
武术基本步型的学习练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武术的基本了解,同时为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可以打下一定的基础,武术基本步型的学习,也为以后能够扎实的学习好武术打下一定基础。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10.22~10.26
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开髋,侧身,猛收腹。
3.外摆腿:两脚并立,两手立掌侧一举。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地右腿旁。眼向前平视。左掌可在左侧上方击响,也可不做击响。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幅度要大,成记扇形。
4.里合腿:两脚并立,两手立掌侧平举。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尖勾起里合并向左上方踢志,经面前向右侧上直腿摆动,落于右脚外侧。右手掌可在右仙上方迎击左脚掌(击响),也可不做击响动作。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小
结
通过讲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针对武术的作用向学生讲解,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武术观念。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9.10~9.14 Nhomakorabea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抱拳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四)仆步
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和膝关节外展,臀部接近右脚跟;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两脚全脚着地,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左方。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要领:挺胸塌腰,平仆腿一侧沉髋。
(五)歇步
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在前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在后,前脚掌着地,右膝顶出并贴紧左小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脚接近脚跟处,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或左方。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小
结
武术基本功学习非常枯燥,学生不愿意积极的学习、练习,我们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告诉学生武术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同时要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9.24~9.28
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武术基本功(踢腿)
踢腿是部练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表现基本功训练的要方法之一,可以较集中地反映出腿部的柔韧,灵敏和控制力量的训练水平。
1、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小
结
学生学习五步拳时兴致非常高,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个别同学动作不够协调,动作衔接不够连贯。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10.29~11.2
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二)弓步
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
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三)虚步
虚步,是武术中五大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之一。两脚平行开立,宽约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重心于两腿之间。两手握拳于腰侧或平伸。挺胸,塌腰,脚跟外蹬,膝不过脚尖。虚步要求前腿虚,后腿实,虚实分明。要把身体的主要力量放在支撑腿上,虚步占三分
要点: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法编成的组合练习,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前。
教法提示:
(1)先掌握单个动作,然后再练习两个动作以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合动作的练习。
(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一致。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松髋,合髋,里合幅度要大并成扇形。
1.弹腿:两腿并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右脚脚面绷直。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大腿与小腿在一直线、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两眼平视。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脚面绷平,收髋。弹击要有寸劲。
(4)、当代武术
二、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的特点
武术是由人的技击自卫术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套路和搏斗,单练与对练,无论什么民族使用何种器械,都保留了攻防技击的技术特点。
2、武术的作用
(1)健身作用
(2)技击作用
(3)观赏作用
(4)教育作用
三、武德与武礼
四、课下思考
1、武术的文化特征表现在那些方面?
2、什么是武德?武德包含哪些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1.正踢腿:两脚并步站立,两手立掌成握拳,两臂侧平举。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两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2.侧踢腿:两脚并立,两手立掌成握拳,两臂侧平举。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勾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左转,左臂前伸,右臂后举。随即,左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上举亮掌,左臂屈肘立掌于右肩前或垂于裆前。眼向前平视。踢左腿为左侧踢;踢右腿为右侧踢。
五步拳是长拳套路中最简单的套路之一,而长拳又是融合查、华、洪、炮、弹以及少林等拳种而创编的一种拳术,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起伏多变、转折灵活,在技击上强调长击速打、适时出击、以快制慢、以刚为主。基本技法要求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清。
小
结
通过前面武术基本功(腿功、腰功、肩功)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练习武术基本功的方法。在练习踢腿时老师可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增加练习武术基本功时的娱乐性。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10.8~10.12
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3)待动作熟练后,可左右势互换,重复练习
五步拳是由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五种步型结合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进行的组合练习,简称五步拳。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预备式(并步抱拳)—拗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并步抱拳)
(五)正搬腿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
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小
结
通过讲解学习抱拳礼,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素质开展素质练习练腿功时,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要分层次的进行教学,最终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好腿功练习。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小
结
武术基本手型的学习练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武术的基本了解,同时为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可以打下一定的基础,武术基本手型的学习,也为以后能够扎实的学习好武术打下一定基础。
中学武术训练教学记录
活动时间
9.17~9.21
活动地点
操场
辅导教师
活动成员
七八年级学生
活
动
内
容
武术基本功(腰功)
(一)前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