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价值评估

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价值评估



第三个特征和第四个特征,FASB是通过减少期权的时间 期限(即期权的名义到期期限为10年,而FASB给定期权的 期望期限为6年)来反映。但是如何估计期权的期望期限 呢? 在表1的例中,给定的6年是一个假设的数字,并没有经过 理论或者经验的检验。期权的真实期望期限取决于等待期 结束后管理层的行权是在何时进行的,所以笔者认为要对 管理层的行权行为做进一步的分析。



另一种观点认为股票期权价值在授予日计入企业财 务报表后,要在以后的会计报告日重新估值并在报 表上反映,也就是要“盯市”(mark-to-market)。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期权在授予时一般是虚 值期权,价值较低,期权的价值是随着公司股票价 格逐步上升而逐渐增加的,如果只在授予日一次记 入期权价值而以后不作调整,会使人们尤其是企业 股东低估期权的未来真实价值,从而低估了企业成 本,高估了企业利润。
100000 15.65 1565000
美元。这就是FASB提出的企业股票期权的价值评估方法。
如果运用二叉树模型,那么6年期的期权价值就是17.25美元,经离职率调整后为15.75 美元,和Black-Scholes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别甚小。总之,FASB修正的Black-Scholes 模型就是目前美国企业对经理股票期权进行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如何对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进行合理的价值估值, 成为现代公司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 尚未得到圆满解决。

管理层股票期权的特点使得标准的期权价值评估方 法很难应用。这些特点主要是: 1、管理层股票期权有等待期,在等待期内期权不 能被执行。等待期可以长达数年,如3—4年。 2、当管理层由于自愿或者非自愿等原因在等待期 内离开工作岗位时,他们的期权就被取消。 3、当管理层在等待期之后离开工作岗位时,处于 实值状态的期权被要求立即执行,处于虚值状态的 期权就被取消。 4、管理层股票期权本身无法进行交易出售。拥有 者只有行权并出售股票才能获得期权的收益,因此, 相比相同到期日的一般股票买入期权,从实践经验 上看,管理层股票期权在行权时间上更早一些。



在管理层行权动机上,股票价格和执行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之间的比例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他们的研究成果启发笔者,在管理层行权 动机上,股票价格和执行价格之间的比例 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三、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修正二叉树 估值模型


针对FASB方法的不足,笔者增加两个假设: 第一,考虑管理层的离职率。假设在等待 期中的管理层离职率是 1 ,在等待期结束 后的管理层离职率是 2。 2 和 1的数据可 以由企业管理层离职率的历史数据资料得 到。 这样在等待期中的每一个时间区间内的离 职率是 1t ,在等待期之后的每一个时间区 间内的离职率是 2 t 。




一、内在价值法与公允价值法

第一种方法内在价值评估法,是美国会计原则委 员会在1972年发布的25号意见稿(APBOpinion25) 中提出,这种方法是将股票期权授予日的股票市 场价格和期权的执行价格之间的差值作为期权的 价值。
美国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采用内在价值法对经理股 票期权进行估值,即使下文提到的美国财务会计 准则123号文公布之后,也依然没有改变。
其次,由于管理层在等待期中可能会离开工作岗位,导致期权作废,减少了企业 的期权价值成本。假设表1的等待期3年中每年管理层离职率为3%,那么期权的 成本就是 0.97 0.97 0.97 17.15 15.65 美元。
如果该企业该次期权计划授予了10万份的期权,那么该次期权计划对企业的总成本就是


Carpenter(1998)、Huddart和Lang(1995)的两篇论文 。
Carpenter搜集和分析了从1979年至1994年40家企业的高级管理 人员的期权行权行为资料(所有这些期权都是10年有效期)。 他的统计结论是期权的平均等待期为1.96年,平均行权时间是 5.83年(不包括等待期),行权时的股票价格是期权执行价格 的2.8倍。 Huddart和Lang搜集和分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 上8家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计划,他们的研 究对象包括企业的所有员工(即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股票期权 计划)。结论是平均行权时间是3.4年,行权时股票价格和期 权执行价格的倍数是2.2倍。而且,他们发现一般员工的行权 时间要比高级管理人员的行权时间早,一般员工行权时的股 票价格与执行价格的比例比高级管理人员的这一比例要低, 高级管理人员比普通员工更能够在行权前等待更长的时间。
2、股票期权的价值与管理层行权时的股票市场价格与期权 执行价格的比例(X)正相关。当行权时的股票市场价格相 对于期权执行价格的比例上升时,期权价值上升,反之, 当行权时的股票市场价格相对于期权执行价格的比例下降 时,期权价值下降。

四、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价值调整记 账问题

期权价值是否要按市值进行重新评估? 在期权授予日计算出的期权价值会随着时间变化和股票价格波动而发生 变化,这样最初的期权价值在计入会计报表后,以后的企业会计报表中 是否要对期权价值的变化做出反映呢? 现在西方财务金融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授予管理层期权反映了在授 予日给予管理层的福利,在会计上是一种一次性的交易行为 (transaction),以后期权价值的变化属于管理层承担的风险,而不是公 司承担的风险。所以期权价值只需要在授予日计入公司报表,以后不需 要重新评估。



第二个特征在FASB方法中是通过管理层在等 待期内的离职率参数进行了反映。但是值得 探讨的是这个离职率是否是常数。
从直观上分析,管理层的离职率和股票价格 负相关。因此,将离职率固定为常数,可能 高估或者低估了期权的实际价值。但是要验 证管理层离职率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 系,是非常困难的。

表1 假设的一个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的基本参数
数值
管理层股票期权的基本参数 期权的到期年限 等待期 10年 3年
授予日股票价格
行权价格 无风险利率 期望股票价格波动率
50美元
50美元 7.5% 30%
期望股息收益率
来源:FASB123文件。
2.5%

基本参数代入标准Black-Scholes模型,可以 计算出期权价值为20.47美元。1、将期权的 到期年限由10年改为期望年限6年,这样, 计算出的期权价值为17.15美元。
(12%,14%) 10.76 11.51 12.07 12.43 12.56
1 2
(15%,17%) 9.59 10.23 10.70 10.99 11.09
注:模型计算中运用了表1中的所有参数。计算结果为每股股票期权计划的价值,单位为美元。表中
1 ,是因为等待期前离职会使得所有期权作废,等待期后离职实值期权可以行权获得 2
二、公允价值法的不足

现在笔者的问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上述计算方 法算出的是否就是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的真实价值? 第一个特征就没有被考虑。因为Black-Scholes模型的假设前 提之一是期权只有在到期日才能被执行,也就是说BlackScholes模型只适用于欧式期权(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当天 行权),而不适用于美式期权(美式期权可以在到期日及以 前的任一天行权),因此,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应该采用适用 于美式期权的二叉树模型来计算。
收益,所以合理的推断是在等待期后的离职率会高于等待期前的离职率。

从表2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1、股票期权的价值与管 理层离职率负相关。当管理层离职率上升时(无论是等待 期前的离职率 1 ,还是等待期后的离职率 2 ),期权价值 下降,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也减少。反之,当管理层离职率 下降时,期权的价值上升,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也上升。

第二,考虑等待期结束后管理层的行权策略。 笔者假设当股票价格为期权执行价格的一定 倍数时,管理层就立刻行权,并假定这一倍 数为X。 笔者仍然采用FASB123号文件中给定的例子, 即保持表1中的所有数据不变,增加了三个 参数即等待期结束前、后的管理层离职 2和管理层行权时的股票价格相对 率 1 、 于行权价的倍数X,得出结果如下:
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的价值评估

1、是否将ESO计入会计报表?
2、如何对ESO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


阅读文献:李曜,“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计 划的价值评估”,《金融研究》2006年第2 期

美国发生过争议(1995),FASB123号文件表明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立场,即鼓励企业采用 文件中提出的公允价值法,但并不要求企业必须采 用。如果企业选择不采用公允价值法,则必须在报 表注释中披露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法对财务数据的估 计影响结果。

表2 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修正二叉树期权估值模型计算举例
,
行权时股票价格相对 于行权价格的倍数 (X) (3%,5%) 1.5 1.8 2.2 2.8 3.5 14.97 16.25 17.23 17.88 18.12
股票期权的价值 等待期前后的管理层离职率( ) (6%,8%) 13.43 14.51 15.32 15.85 16.04 (9%,11%) 12.03 12.93 13.61 14.04 14.20


第二种方法公允价值法,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 员会(以下简称FASB)在1995年10月颁布的123号 文(FASB123)中提出的,该文件的标题为“以 股票为基础的报酬的会计准则” 。

修正的Black-Scholes模型
这两处修改是:1、将期权的到期日改为期权的期 望期限,即预计的管理层行权的平均时间。2、考 虑到管理层在等待期离开公司的可能性,用等待 期内的年度管理层离职率来反映这一可能性。


笔者支持调整一方,笔者的观点是应该坚持对期权价值进 行调整,关键在于期权价值估值方法要统一,并且要坚持 保持一致。因为对于一项会计准则来说,即使是有误差的, 但是如果所有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而且大家都认识到误 差的所在,那么这种方法也还是有效的。 因此,应该定期对期权计划的价值进行调整,同时为防止 对期权价值评估的任意操纵,证券监管部门(证监会)和 会计政策制订部门(财政部)应该公开公布管理层股票期 权计划的价值计算公式,并要求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相关主题